六卿

六卿:古代統軍執政之官。《書·甘誓》說:“大戰於甘,乃召六卿”。《周禮》執政大官分為六官,亦稱“六卿”。後世往往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為六卿。官職僅次於宰相、三公的高級大臣,又稱六官,始見於西周,具體官職組成有以下幾種:1、有歷史學家認為,周的六卿為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六卿之外設有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而春秋時代的晉國有著完全別於周室的軍政合一制度(見於晉國六卿)。2、也有歷史學家認為,六卿是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它們分別有另外的稱號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3、隋唐以後,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分當天、地、四時官,稱六卿,唐高宗時,曾改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尚書。

春秋時晉國六宗族

春秋時晉國六卿,即趙、魏、韓、范、智、中行氏六家。

春秋時晉文公、晉襄公時,狐、趙、先、郤、胥等氏頗有權勢,以後又有韓、魏、欒、范、荀氏等強大宗族。春秋中期以後,十餘家卿大夫控制了晉國政局。經過激烈兼併,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趙、魏、韓、范、智、中行氏六家,稱為“六卿”。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兩家被滅,晉國只剩下智、趙、韓、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強。晉陽之戰後,智氏被其餘三家消滅,此後只剩下韓、趙、魏三家。公元前403年,由周威烈王冊命,韓、趙、魏正式成為諸侯國,史稱“三家分晉”。三家與秦、齊、楚、燕並稱戰國七雄。“三家分晉”也標誌著中國古代史正式由春秋時代轉變為戰國時代。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袁可立)登籍四十六年,居朝僅十二載。而碩果不食班聯,六有足異者。”

王莽六卿

納言、作士、秩宗、典樂、共工、予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