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僖侯

晉僖侯,又稱晉厘侯,姬姓,名司徒,是西周諸侯國晉國的第七任國君。晉僖侯是晉靖侯之子,晉獻侯之父。

人物簡介

晉僖侯(前840年—前823年在位),又稱晉厘侯,姬姓,名司徒,是西周諸侯國晉國的第七任國君。晉僖侯是晉靖侯之子,晉獻侯之父。

生平介紹

僖侯十四年(前827年),周宣王初立。

僖侯十八年(前823年),僖侯死,其子晉獻侯姬籍繼位。

史稱晉僖侯儉而不中禮,由是唐之變風始作。

因名廢官

舊時,對帝王將相或尊長,不直接稱其名,謂之“避諱”。如遇此類文字時,要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來迴避,否則就是犯諱,尤其是犯了君主的諱,是一種大不敬的行為,輕者遭到杖責,重則招來殺身之禍。

《左傳·桓公六年》記載,魯桓公生了兒子,向大夫申繻問起名。申繻對曰:“……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

晉僖侯名司徒,因避諱之說,便廢除了當時的司徒官職,到晉文公稱中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