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弦

春弦

指正常脈象在春季的變化。弦,形容脈勢有如弦線彈動,表示脈氣的流暢 而堅挺。春天陽氣上升,生髮機能較旺,故脈象也表現出弦象。清·田蘭芳《將別石仙堂(袁可立堂號)》:“陰砌漸悲新思出,春弦莫憶曉星高。”

簡介

指正常脈象在春季的變化。弦,形容脈勢有如弦線彈動,表示脈氣的流暢而堅挺。

春弦春弦

春天陽氣上升,生髮機能較旺,故脈象也表現出弦象。清·田蘭芳《將別石仙堂(袁可立堂號)》:“陰砌漸悲新思出,春弦莫憶曉星高。”

四時脈象

由於自然界的季節氣候有更替,陰陽盛衰有變化,所以,反映在人體的脈象上,也就出現了“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特點。
如《素問·脈要棺微論》中指出:“萬物之外,六合之內,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傷,冬應中權。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陰陽有時,與脈為期。”可見脈象的變化,是人體適應自然界陰陽消長的一種周期性變化,因為四時正常脈象的形成是與四時氣候變化相一致的。

春弦春弦

早春

陽氣稍長而陰氣漸消,天氣由寒轉暖,這是其基本規律,但其陽氣的增長並非是直線上升,陰氣的衰退也非是直線下降,而是乍暖還寒、時熱時冷的迂迴式遞增遞減。人體血脈應陽氣漸長之熱而上浮,但漸退未盡之陰寒之氣卻又令其內斂不散,陰陽二氣相搏,致使春脈呈現浮滑而微弦之態,其浮滑為陽動之徵,其微弦為陰斂之象,應“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素問·脈要精微論》)。《素問·玉機真藏論》謂:“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

夏季

天氣炎熱,人體肌膚血管舒張,表現為脈象上浮而大。按之稍減不空,其搏動起落較大,來去若波瀾之狀,象徵草木茂盛,鳥獸肥壯,應“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素問·脈要精微論》)。《素問·玉機真藏論》謂:“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

春弦春弦

入秋

陰氣漸長而陽氣漸消,既有金風習習,氣溫下降,又有暑氣尚存,餘熱未消,二氣相搏,化濕為燥。天氣以復,陽消陰長,使人氣血內斂,地氣以明,暑熱未盡,又致氣血斂而不下,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云:“秋日下膚,蟄蟲將去。”與夏脈相比,其勢已稍下,並漸而下沉。《素問·玉機真藏論》謂:“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來急去散,如微風吹拂禽鳥之羽,輕浮而滑利,故《素向·平人氣象論》又謂:“秋胃微毛”。

嚴冬

天寒地凍,陰盛陽伏,人體肌膚血脈緊縮,以減少體溫的耗散,所以脈象漸沉,輕取不應,重按始得,如蟄蟲潛居地下越冬一般。但冬脈之沉,必滑勻有力,而非沉狀不顯,其動從容和緩,悠然自得,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云:“冬日在骨,蟄蟲固密,君子居室。”《素問·玉機真藏論》謂:“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而轉,故曰營,反此者病。”沉而轉者,若投石入水,輕取不應,重按顯然,如《素問·平人氣象論》云:“冬胃微石”。

相關條目

中醫 脈象

春弦春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