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變

易通變,宋張行成撰。亦所進《易說七種》之一也。

古籍簡介

《易通變》·四十卷(永樂大典本)

四庫提要

宋張行成撰。亦所進《易說七種》之一也。其說取陳摶至邵子所傳先天卦數等十四圖,敷演解釋以通其變,故謂之通變。案以數言《易》,本自漢儒。然孟喜之《易》,言六日七分而已。至京房之《易》,言飛伏納甲而已。費直之《易》,言乘承比應而已。至魏伯陽作《參同契》,借《易》以明丹訣,始言甲壬乙癸之方位。而《易緯是類謀》亦謂冬至日在坎,春分日在震,夏至日在離,秋分日在兌。《易通卦驗》又謂乾西北主立冬,坎北方主冬至,艮東北主立春,震東方主春分,巽東南主立夏,離南方主夏至,坤西南主立秋,兌西方主秋分。蓋《易》之支流,有此衍說。至宋而陳摶作圖,由穆修以遞授於邵子,始借儒者之力,大行於世。故南宋之後,以數言《易》者皆以陳、邵為宗。又以陳本道家,遂諱言陳而惟稱邵。行成於蜀中作守,籍吏人之家,得邵子所傳十四圖,因著此書。其自序謂康節之學主於交泰、既濟二圖,而二圖尤以卦氣為根柢。參伍錯綜以求之,而運世之否泰,人物之盛衰,皆莫能外。其自許甚高。其中如人之五臟,亦以易數推之,謂當重幾斤幾兩,殊為穿鑿。《李心傳》譏其牽合,祝泌謂其發明處甚多,而支蔓處亦甚多。然其說亦自成理。自袁樞、薛季宣以下雖往往攻之,迄不能禁其不傳也。此本流傳甚少,外間僅有宋刻本及明費宏家抄本。今以《永樂大典》所載參互勘校,錄而存之,以備數術之一家。是書之名,《永樂大典》作《易通變》,費宏本作《皇極經世通變》,宋本但題曰《通變》而無易字,亦無皇極經世字。蓋原刻其全書七種,此乃其一,故有細目而無大名,不能據以斷兩本之是非。以《永樂大典》所題在費氏本前,當為舊本,今姑據以著錄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