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畫

易拉罐畫

以易拉罐為主要材料製作成的書畫作品,也稱鋁箔畫、銀貼畫,由於易拉罐內壁具有金屬光澤,有很強的銀質感和浮雕感,因此製成的書畫作品不僅立體效果特別好,而且還低碳環保。

代表作品

瀋陽市民韓學軍創作的《新瀋陽清明上河圖》易拉罐浮雕畫

《新瀋陽清明上河圖》 《新瀋陽清明上河圖》

2013年6月1號,近10米長、用780個易拉罐耗時近5年做成的瀋陽全景浮雕畫昨日亮相中國(瀋陽)第六屆民間藝術品博覽會。

53歲的瀋陽市民韓學軍創作的《新瀋陽清明上河圖》易拉罐浮雕畫成為關注焦點。“看這裡,過了富民橋就是我家了。”市民王先生興奮地在這幅長9.7米、寬1.22米的浮雕畫上尋找著自己家的位置。

韓學軍介紹說,該浮雕畫是在2008年4月至2012年8月期間利用業餘時間創作的,被譽為“世界最長易拉罐浮雕畫”,目前世界紀錄協會已經為其頒發了世界紀錄證書。

整幅浮雕畫使用了780個易拉罐、8000多個小鉚釘,每個易拉罐都是剪去兩端後展平,再採用刻刀等工具在印有圖案的一面進行雕刻,最終拼在一起形成一張巨大的浮雕畫,從正面看畫面均為凸起的,富有立體感。

在浮雕畫上能夠發現許多我們熟悉的地方,渾河、瀋陽故宮、彩電塔、棋盤山、方圓大廈……畫上的建築、樹木、山水、人物等都刻畫得細緻逼真,但至於到底有多少人、多少樓,韓學軍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沒有數過,差不多能有上千了吧,創作這幅浮雕畫主要是想展示新瀋陽的風貌,所以其中描繪的所有地方我都不止一次親自到現場觀察、採風,然後才能夠準確地展現在作品中。”

遼寧丹東民間女藝人於文的易拉罐畫《清明上河圖》申請“吉尼斯記錄”

2011年,於文接到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寄來的基尼斯記錄確認證書,上寫:“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最長的易拉罐畫——“清明上河圖”,尺寸:7.32×0.54米。該作品選用易拉罐為材料,經清洗、修剪、描刻等工藝,用浮雕技法組合貼上而成……”。

於文的《清明上河圖》用掉了700多個易拉罐,畫了685個人物、25艘船,還有房屋、樹木、牲畜等等。

製作過程

製作材料

原材料和製作工具:各種易拉罐、筆、尺子、複寫紙,厚約3厘米的一塊橡膠墊,大、中、小號剪刀、刻刀,彩色水筆、水彩或油畫色,乳膠、多功能膠、砂紙,襯紙、襯布、鏡框等。

製作方法

易拉罐畫作品 易拉罐畫作品

拓印底圖。先設計出精美的圖畫作為底圖,然後再把底圖用複寫紙拓印在易拉罐片的正面(此時的易拉罐已從中間剪開,去掉頭尾部不用)。因為長邊外較硬,應儘可能把畫面拓印在易拉罐的中間部位。

描刻。把拓印好的易拉罐片平放在橡膠墊上,用原子筆按複印的線條把圖描刻一遍。描刻時注意力量要適中,以金屬版反面能辨認出線條印跡為好。

成型。把描刻好的底圖進行擠壓、劃刻成型。應根據底圖的要求,需要凸起的部分,把金屬片反面朝上平放在橡膠墊上,依據線條印跡,用筆、筆尖對畫面進行擠壓、劃刻。要凹陷的部分,再用上面的方法對金屬片的正面部分進行擠壓、劃刻。在操作過程中用力要適度、均勻,使金屬表面不能有明顯的擠壓、劃刻痕跡。力量過大會使金屬表面破裂,過輕則達不到畫面的立體效果。通過反覆的擠壓劃刻和正反面的修整,才能使畫面產生立體效果。

清洗。成型後,用清潔劑對畫面進行洗刷,清除掉污點,使畫面乾淨。

修剪著色。用剪刀把易拉罐片的成型畫面剪下來,無法剪的部位可用刻刀雕刻,並對畫面進行必要的修整。再根據底稿的要求,把剪下來的各部分圖形用膠拼接在一起,構成一幅完整的畫。接著,根據需要用顏料著色。當然利用易拉罐的本色最好。

裝框:要對畫面進行整體、全方位的檢查、修整,使畫面更加完善。之後,把襯紙(襯布)用膠平整地貼上在鏡框底板上,再把畫用膠貼上在襯紙(襯布)上,裝進鏡框。

易拉罐畫作品(2) 易拉罐畫作品(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