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蠟像宮

明皇蠟像宮

北京十三陵明皇蠟像宮(簡稱明皇宮),是立足首都,依託明十三陵,於1994年8月開業至今是展示中國明朝歷史的大型人文景觀,是北京市旅遊局核准的旅遊定點單位。1994年11月,被昌平縣政府命名為“昌平縣中國小教育基地”,1997年9月,被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8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3A級景區,開業十四年來,已經接待包括中國小在內的國內外遊客860萬人,受到海內外各階層遊客好評。明皇宮占地133400平方米,總占地面積45000平方米,其中展廳有26個場景,374尊蠟像,建築面積8400平方米。目前,就蠟像藝術景觀而言,其規模之大、蠟像之多、文化品位之高,當屬國內首指、亞洲之最、世界一流。

景區介紹

明皇蠟像宮明皇蠟像宮

明皇蠟像宮坐落於昌平西關環島西下百餘米處,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蠟像藝術宮。占地面積19.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這座“巍峨壯美、氣韻飛動”的白色大殿,從翹起的飛檐和挺拔的樓體看出建築者在現代與古典相結合建築構思上下的功夫。被譽為“東方的羅浮宮”。

明皇蠟像宮以26個景致,374尊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人物蠟像,藝術地濃縮再現了自朱元津舉兵滅元奪取王位,至明末崇禎皇帝被李自成起義軍推翻並自縊煤山,明王朝276年由盛而衰的歷史。
整個建築群由明皇蠟像宮、仿明樂舞宮、明膳廳、明皇購物中心和多功能娛樂廳5部分組成。與小吃城、高級公寓及垂釣區域連為一體,風光秀麗,景色宜人,集遊覽、餐飲、住宿、娛樂、購物於一體;容歷史、文化、藝術、科技於一宮,使參觀者在歷史的回顧中,同時獲得藝術的享受。

明皇蠟像宮有二十六個獨立逼真的場景,三百七十四尊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人物蠟像,生動再現了明王朝276年中自開國皇帝朱元璋至末代皇帝崇禎共16個皇帝所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仿明樂舞宮可同時容納二百五十人,您可在品嘗明宮廷菜餚的同時,觀賞明代宮廷樂舞。明膳廳除為您供應明代系列菜餚外,同時照顧海內外不同層次遊客的需要,有各地快餐和各種風味小吃,可容納六百人同時就餐。多功能娛樂廳備有卡拉OK、音樂茶座及中小型會議室。

北京明皇宮立足昌平,依託十三陵,有“地下十三陵,地上明皇宮”的美譽。主展廳以世界一流的蠟像藝術,以明代16位皇帝的生平史跡為主線,通過374尊栩栩如生、形態逼真的蠟像人物和仿古仿真的26個場景,輔以現代影視、聲光效果,再現明代276年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宮廷鬥爭、社會民情歷史,堪稱東方“羅浮宮”。

明皇宮的蠟像藝術是有關專家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和試驗的最新成果。她不同於西方蠟像藝術單純以個人造型藝術形式出現,而是把蠟像放到歷史故事的場景中,配合戲劇、影視、音樂、美術、建築等多種藝術形式,使遊人在觀賞蠟像藝術的同時,進入歷史氛圍之中,引發對歷史的認識和思考。

“為中國奉獻一個世界之最,為世界再現一段中國歷史”。明皇宮堅持以弘揚民族文化的主旋律,被譽為“明宮延史集珍”、“明史奇觀”、“中華民族文化奇觀”。

蠟像合成

明皇蠟像宮明皇蠟像宮

生動逼真的北京明皇蠟像宮位於京郊昌平西關,宮中有26場景、314尊歷史人物。場景中有雲遊方僧朱元璋、有吊頸自盡的崇禎皇帝、有痛苦流涕的老婦人、有親臨農田的明孝宗……俱都栩栩如生,常使遊人真假難辨。

蠟像宮中的所有蠟像均採用的矽膠為主的多種化學原料與石蠟合成,不但形如真人,而且富有彈性,不怕高溫和水洗,就連手掌、手臂上的指紋、老繭和血脈都一一清晰可見,達至“真實再現”的水平。蠟像的毛髮均是按人物的需要,採用合適的真實毛髮人工一根根手植而成,因而髮根歷歷可數,情同根生。蠟像最大的特點是人造眼珠,特別“活”,只要燈光一亮,每個人物的目光即刻變得炯炯有神,仿佛能洞穿一切似的。而人物造型,則是根據人物的身份,情節的需要,挑選民間人士作背景陪襯,按1:1的比例製作而成。至於蠟像宮中用來襯托人物的道具全部真材實料,貨真價實,還有金銀珠寶擺放其中。
走過北京明皇蠟像宮,宛如親身走過大明王朝由盛到衰的歷史,讓人感慨不已。

節日活動

明皇蠟像宮明皇蠟像宮

周圍景點有十三陵九龍遊樂園蟒山虎峪等。

三大亮點

明皇蠟像宮明皇蠟像宮

明皇宮堅持寓教於游,具體三大亮點:
(一)主體鮮明。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明代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獨具特色。源於歐洲的蠟像是集雕塑繪畫、戲曲、美學、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高超的造型藝術。它以質地細膩、情感豐富、形態逼真、風采照人、引人入勝、嘆為觀止。明皇宮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把西方的蠟像藝術創造性地與中國文化相結合,運用仿古仿真和現代的聲光電技術,通過多種廣闊不同的影視場景,以朱元璋至崇禎等明朝十六個皇帝的生平史跡為主線,再現了明朝276年的波瀾壯闊的歷史,把明朝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民俗,像《清明上河圖》一樣如實地展示在人們的眼前。高雅的藝術,玄妙入神的景觀,能夠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精神享受。因而,來此參觀的遊客比喻為“地下十三陵,地上明皇宮”。

(三)內涵深刻。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遊覽明皇宮,人們會觸景生情。“以史為鑑”,可知歷史興衰,給人以思想的啟迪;“以人為鏡”,可知人的是非功過,激勵愛國情感,奮發向上,有所作為,永往直前。

歷史介紹

明皇蠟像宮明皇蠟像宮

明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由盛入衰的轉型時期。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專制。
經濟上,商品經濟快速發展,首次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蘇杭絲綢、景德鎮瓷器、松花棉布馳名中外。

科技上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為代表的重要著述相繼問世。
外交上,鄭和七下西洋,與亞、非30多個國家建立了友好往來關係,在早期世界航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明朝中葉以後,皇帝昏庸,沉溺於聲色,甚至二十年不理朝政。吏治腐敗,朝臣朋黨傾軋,宦官乘機攬權。
皇室官僚橫徵暴斂,擄掠殘害百姓。地主階級不斷兼併土地,封建剝削日益加重。蒙古貴族的襲擾,日本倭寇的
侵略,外擾內患民不聊生。在封建統治的重壓下,農民運動相繼爆發,李自成功陷北京,崇禎皇帝掛恥煤山。

交通路線

明皇蠟像宮明皇蠟像宮

1、在德勝門乘925、872路可直達明皇宮。

2、在積水潭乘345快到昌平西環南路下車原地換乘昌67路到明皇宮東門下車。
3、從昌平東關乘314、昌67路到明皇宮東門下車。
4、自駕車沿八達嶺高速公路至昌平西關出口,上昌平西關環島從延慶、十三陵方向出環島,行駛100米左右路西即到明皇宮東門。

聲明:明皇宮南門早已關閉,目前只是作為員工通道,無法為接待遊客使用。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特此聲明!

周邊景區

明十三陵
八達嶺長城
蟒山國家森林公園
居庸關長城
九龍遊樂園
小湯山龍脈溫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