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澤湖

明澤湖

明澤湖地處大連市中心的兒童公園內。三萬多平方米的明澤湖綠波蕩漾,環境優美,是城市的綠肺。

簡介

明澤湖地處大連市中心的兒童公園內。三萬多平方米的明澤湖綠波蕩漾,湖堤由花崗岩整齊堆砌而成,站在岸邊或是棧橋上依稀看到紅色鯉魚游弋水中;沿湖修建的塑膠跑道是對晨跑人們的最好體恤;深入湖中央的小亭,自然古樸,時常有好歌者,立亭面湖,或清晨練嗓,或漁歌唱晚;湖北岸木質棧道順湖而鋪,面湖的長椅總有閒坐觀景之人,少婦一手輕推童車一手小心扶住睡童將要靠到童車邊緣金屬桿上的頭。身在公園中可以看到湖北面的高檔住宅小區,精緻小樓因湖而靜謐,美麗湖光因樓而高貴,一時間難以分辨人是在公園內還是在小區內。

特色

靜靜的明澤湖坐落在美麗的兒童公園裡,這裡環境優美,是個可愛的地方。

整個湖面是橢圓形的,就勢做出兩條十分有特色的路,一邊是寬木板鋪就的孔橋,一邊是彎曲的紅色塑膠小路,在湖的南面還有坐木板路面的斷橋,直入湖心,斷橋的盡頭是個木製的涼亭,裡面三兩人坐著休息。岸邊好些柳樹,映著波光,輕擺枝條,與湖水交相呼應。記得西湖岸邊也有垂柳,看來這兩者原本就是一對,所以無論在哪兒都那么和諧。當然,只有柳樹是不夠的,銀杏、櫻花樹,木芙蓉,還有好些叫不上名的珍惜樹種,金色的,深紅的,墨綠的,錯落有致,點綴如詩畫卷。

湖水與海水、江水都不同,海與江都是男性化的,湖卻極盡陰柔之美。無論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湖,還是這種小的人工湖,都那么平靜,猶如一個處子,清純可人。水裡很多錦鯉魚,不是很大,卻成群結隊,緩緩的游著,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但再美的景色,少了人的參與,也會顯得沒有生氣,所以,我們這樣的遊人也成了其中的一景,有年輕人談情的,有老年人下棋的,有我們這樣稱午休放鬆的上班族,盡情的享受午後的慵懶時光,久久不願離去。生活中的美,其實不會很遠,就在你我身邊,等待著你去發現。

相關新聞

兒童公園明年讓明澤湖吸氧

明澤湖大量放生魚造成因魚多湖水不堪重負而嚴重缺氧的訊息一經報導後,眾多熱心市民紛紛給新商報打來熱線電話,表達他們對湖中放生魚命運的擔憂,也有市民對兒童公園“垂釣”減壓的無奈之舉提出疑義。昨日,記者就市民關心的問題再次對兒童公園管理部門進行了採訪。

市民張先生曾在水庫等地放生,昨日他看到報導後,了解到兒童公園準備“垂釣”減壓,張先生對此做法表示不能理解。張先生說,市民將魚放到明澤湖裡就是為了放生,如果進行“垂釣”顯然有違市民初衷,不能為挽救一部分魚而犧牲另一部分魚。對於張先生提出的問題,公園負責人李剛表示很為難地告訴記者:“雖然現在湖裡的魚非常多,但公園為了對市民負責,仍禁止在湖裡釣魚,並派保全24小時監管。但現在湖裡不僅放生魚多,而且放生魚繁殖的速度還很快,長此以往,不出兩三年,後果將不堪構想。為了緩解魚的生存危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減少魚的數量,園方絞盡腦汁才想出這個‘垂釣’的辦法。”

還有市民提議,是否可以將湖內的魚分流,放生到其他地方?李剛說:“其實這種辦法是‘換湯不換藥’,將魚分流到其他的湖裡或水庫里會導致新一輪的惡性循環,同樣會面臨魚多缺氧的問題。”同時,兒童公園負責人表示,市民如果有其他好建議可以書面形式反映到兒童公園。

昨日記者獲悉,為了給湖裡的放生魚更大生存空間,兒童公園計畫明年購進幾台打氧機,給明澤湖充氧。

生態改造死水變活水

細心的市民發現明澤湖湖面上多了幾個不斷攪動湖水的白色球形裝置。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這是明澤湖改造的一個新項目,令死水變活水,重現生態景觀。 對於不久前出現的這4個外形很像大風扇的白色裝置,附近的居民大多叫不上名稱,但都能感覺到湖水在發生著變化。“去年,明澤湖長滿了藍藻,魚都死了。有一陣子湖水發出腥臭味,讓人不願意靠近。”居民劉大爺習慣在公園裡散步,他告訴記者,現在湖水又清了,能看到湖裡的水草和遊動的魚群,估計就是這湖面上的裝置起了作用。

白色的裝置究竟是什麼東西?記者從中山區城建局園林處找到了答案。原來,這是明澤湖改造工程的項目之一。“由於明澤湖水長期受到藍藻的污染,水中含氮量超標,發酵之後產生腥臭的味道,成為一潭‘肥水’、死水。”明澤湖改造工程負責人安先生告訴記者,為了讓死水變活,工程部採用一系列方法,包括利用管道把湖水從一頭調到另一頭,令水循環起來;還在湖底放置了3000平方米的生物淨化水附著基;湖面上的白色裝置叫做“更水機”,技術緣於水產養殖,類似打氧的裝置,還兼著攪動湖水,讓淤泥慢慢沉積到湖邊。“現在,湖邊大石頭多,水草很難生長,等淤泥逐漸被更水機‘趕’到湖邊,我們可以種植一些水草,適量地投放魚類。那時湖水經過幾個月的淨化,能見度還會增加,可重現明澤湖的小生態循環。”

對於明澤湖的生態恢復,中山區環保局每月的監控數據可以證明。“已經從較重的污染中恢復,達到觀賞要求。”中山區環保局局長李春勝接受採訪時表示,明澤湖的生態環境剛剛恢復,市民放生泥鰍、巴西龜等可能會擾亂生態,如果市民有放生的願望,可以適量放生鰱魚和草魚等適合水質改善的魚類,但數量不宜過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