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乾隆御題端石龍池硯

明乾隆御題端石龍池硯,硯橢圓形。硯堂四周起框線,硯池浮雕海水龍紋,內有一枚雕成短柱的石眼。硯背深凹寸許,有兩根柱眼。硯壁陰文楷書乾隆題銘。硯盛黑漆盒中,盒面有梁清標填金隸書銘“龍池”,款署“蕉林珍賞”,鐫“玉立”印。蓋壁一周填金隸書乾隆題銘。

簡介

明乾隆御題端石龍池硯明乾隆御題端石龍池硯

乾隆御題端石龍池,明,長17.3cm,寬12.3cm,高4.2cm。清宮舊藏。
硯端石製成,色黑紫。硯為橢圓形,浮雕海水龍紋硯池,左上方有一石眼。硯背覆手深及寸許,有長、短二柱,亦各有石眼。周側錄乾隆皇帝御題:
舊坑之白,號蕉林兮。玉潤金堅,剛柔協兮。
既圓而橢,制穩貼兮。墨池弗涸,有波疊兮。
龍守其珠,緯蕭涉兮。書而供跳,王之帖兮。
文而寓雕,劉之勰兮。問誰所珍,蕉林篋兮。
何來西清,伴芸笈兮。一誦旅獒,慙弗愜兮。
乾隆戊戌季夏御銘
並鐫“得佳趣”篆印。
硯裝黑漆隨形盒內。盒面填金隸書“龍池”、“蕉林珍賞”,旁鐫“玉立”篆印。蓋壁填金隸書乾隆御題,文與硯側同。
此硯造型厚重,雕刻刀法奔放,具有明代制硯風格。原系梁清標之物,後為清代宮廷收藏,並收錄於《西清硯譜》之卷二十。

中國的名硯

作為一種書寫工具,在現實社會中的套用性已是很低,但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是一種有著很高觀賞價值的文物性工藝品,而且只要是中國的書畫藝術存在,硯的實用價值就依然存在。名硯的可貴之處,不僅僅表現在它外在的質量上,還有著更深一層的文化內涵--將歷史與文化溶入不足盈尺的小小硯台之中,成為家庭和文人雅士觀賞、收藏、饋贈親友、陶情怡性之硯林佳品。
澄泥硯台
元長方石硯
宋青石雕魚紋硯
宋舊端石鵝硯
宋三堂款陶硯
唐箕形陶硯
漢十二峰陶硯
明澄泥風字硯
清澄泥石渠硯
清端石瓜田硯
清端石雲紋硯
清端石醉翁硯
明端石琴式硯
明澄泥夔紋硯
宋代澄泥蕉葉硯
清顧二娘蕉月硯
明端石雕九龍雲從硯
明澄泥蟠螭紋長方硯
漢辟邪蓋三熊足石硯
唐李顥款風字形硯
明隆慶端石長方硯
菊花石秋潭菊形硯
清乾隆端石鼓式硯
宋代歙石龍尾太極硯
宋代雘村石風字硯
宋代端石雲龍九九硯
清乾隆松花石蟠螭硯
清乾隆歙石荷葉式硯
明乾隆御題端石龍池硯
明青石魚子紋長方硯
宋端石雕蟾紋長方硯
明端石漱石銘長方形硯
明端石高空懸月抄手硯
清乾隆歙石井字大方硯
清乾隆端石書卷式小硯
清乾隆端石壽山福海紋硯
清乾隆歙石瓶池長方硯
清澄泥乾隆御製賞硯
清康熙端石雙龍硯
清代銀鎏金嵌琺瑯硯盒
清田黃石雕異獸書鎮紙
清松花石海水龍紋長方硯
明白鶴山人端石長方硯
清雍正款松花江石硯
清歙石雙螭壽字池長方硯
清康熙松花江石桃式硯
清乾隆澄泥仿古石渠硯
清康熙莘田款端石硯
明清萬斯同銘端石瓜式硯
清康熙松花江石瓜池硯
清康熙莘田款端石東井硯
清康熙五彩長方形瓷暖硯
漢代未央官東閣瓦硯西清硯
清代雍正端石福壽萬年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