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村鎮

旺村鎮

旺村鎮(WangcunZhen)位於大城縣境北部,距縣城14千米,毗鄰文安窪,土地資源豐富,素有“北大窪”之稱。東部與天津市靜海縣子牙鎮接壤。面積149.41平方千米,人口4.08萬人(2002年)。轄4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流標村。

基本信息

概述

旺村鎮旺村鎮
旺村鎮位於大城縣最北部,北距廊坊80公里,廊(廊坊)泊(泊頭)路貫穿全境,是大城通往京、津、廊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全鎮總面積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0070畝,總人口41190人,轄45個村街,鎮政府駐地:流標。

旺村鎮政府緊緊抓住經濟建設不放鬆,抓園區建設,促鄉鎮企業發展;抓農業結構調整,促農民增收;抓治綠工程,促生態環境改善;抓小城鎮建設,促農村城鎮化進程。2003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58930萬元,財政收入121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80元。

歷史沿革:1957年建旺村鄉,1962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3年改鎮。1996年王文鎮併入。1997年,面積149.4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旺村、大次花、李次花張次花、大荊河、張荊河、流標、西子牙河北、西子牙河南、東臧莊、西臧莊、尹四岳、邢四岳、大崔四岳、小崔四岳、劉四岳、梁四岳、北四岳、馬六郎、祖寺、郭底、王軸北、三軸北、七女、龍冢、前孝彩、後孝彩、馬莊、薛王文、魏王文、吳王文、申王文、王王文、田王文、東孟村、西孟村、道彩、王思河、李思河、崔思河、張思河、南樓堤、北樓堤、東萬燈、西萬燈45個行政村。

地理位置

旺村鎮麥田
旺村鎮位於北京、天津兩市的外圍,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門戶,自古即是京畿要地。作為清代皇室的“郊遊”場所,這裡有清代最大的皇家古典園林承德避暑山莊,中國最大的皇家寺廟群——“外八廟”,清代皇家遊獵的場所——木蘭圍場。旺村鎮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8處,名列全國首位,著名的還有邯鄲趙王城遺址、涉縣媧皇宮、響堂山石窟、保定直隸總督署、古蓮花池、唐山清東陵、清西陵、滄州鐵獅子、定州塔、趙州石橋、正定隆興寺等。 在悠悠歷史古蹟的背後,旺村鎮也不乏擁有風景秀麗的自然景觀:北戴河、秦皇島南戴河和唐山沿海的天然海濱風光,遼闊壯美的壩上草原,野趣天成的淶水野三坡,險峻又不失秀美的嶂石岩……山、水、草原各種景致相映相成,為“燕趙大地”增添了不少色彩。 部分地區古屬冀州,故簡稱冀。河北地處華北、渤海之濱,首都北京周圍,近郊天津。春秋戰國時為燕、趙之地,漢、晉時置冀、幽二州,唐屬河北道,元屬中書省,明屬京師,清為直隸。

自然環境

旺村鎮旺村鎮
旺村鎮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兼跨內蒙古高原。旺村鎮中環首都北京和北方重要商埠天津市,北與遼寧、內蒙古自治區為鄰,西靠山西,南與河南、山東接壤,東臨渤海。旺村鎮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為山區、丘陵和高原,其間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東南部為廣闊的平原。海岸線長487公里。旺村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年日照時數2400~3100小時;年無霜期120~200天;年均降水量300~800毫米;月平均氣溫在3℃以下,七月平均氣溫18℃至27℃,四季分明。

旺村鎮屬溫帶季風氣候——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熱多雨;春多風沙,秋高氣爽。全省年平均氣溫在4~13攝氏度之間,一月14~2攝氏度,七月20~27攝氏度,大體東南高西北低,各地的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較大,全年無霜期110~220天。旺村鎮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勻,年變率也很大。一般的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燕山南麓和太行山東側迎風坡,形成兩個多雨區,張北高原偏處內陸,降水一般不足400毫米。夏季降水常以暴雨形式出現,1966年7月29日遵化降雨327.9毫米,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春季降水少,春旱、夏澇對農業生產威脅較大

特色經濟

旺村鎮苜蓿草
1、農業結構調整呈獻新亮點:旺村鎮政府通過採取抓基地、育龍頭、促發展的方式,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路子,有力地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一抓優質糧種植基地建設,全鎮優質糧種植面積達4.8萬畝,總收入2300萬元。二抓棉花種植基地建設,2003年,全鎮種植的2.3萬畝棉花喜獲豐收,農民人均增收580元。三抓苜蓿草種植基地建設,2003新增苜蓿草種植面積9200畝,種植面積擴大到2.42萬畝,種植千畝以上的大戶就達6戶,全鎮農民人均半畝苜蓿草,被廊坊市政府命名為“苜蓿草種植專業鄉鎮”。四抓棗樹進田基地建設,棗樹進田面積發展到7000畝。五抓畜牧養殖業基地建設,以西子牙河北村農牧示範場、流標村奶牛養殖基地、祖寺村奶牛養殖基地為龍頭,輻射全鎮,養殖業發展出現了良好勢頭,種養專業大戶發展到200多戶。近年來,旺村鎮政府通過採取租賃、轉包等多種形式,把土地作為一種產業來經營,吸引了美國安達跨國投資公司、北京聚隆迪公司、天津匯森公司等多個承包經營大戶,土地流轉面積達36175畝,全鎮農業發展形成了種、養、加協調發展,農、林、牧多業並舉的新格局。

2、有色金屬加工:園區建設發展速度迅猛。旺村鎮鄉鎮企業起步早、發展快,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屬改型加工等為主導的六大行業,“一園五區”(即南至南樓堤、北至馬六郎、東至東臧莊、西至流標面積12平方公里的旺村有色金屬加工貿易基地工業園區,東臧莊有色金屬分揀加工區、北四岳不鏽鋼製品小區、流標鋁型材加工區、祖寺工業小區和西子牙河南電鍍小區)建設初具規模,園區經濟發展呈獻出了前所未有的好勢頭。2003年,全鎮鄉鎮企業營業收入完成254301萬元,工業增加值完成68367萬元,利潤完成19539萬元,稅金完成1810萬元,引進域外資金7800萬元,鄉鎮企業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名優特產

旺村鎮驢肉

大城驢肉:大城縣旺村鎮驢肉是地方名優特產,俗稱“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均為美味佳肴。大城旺村鎮驢肉源於明代,祖傳方法製作,配料講究,風味獨特,有清香怡人,美而不膩之感,是大城飲食“三寶”之一。

金絲小棗:金絲小棗是中國棗資源中品質極其優良的品種之一,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據史料記載,大城金絲小棗栽培歷史悠久,年產420萬公斤以上。 金絲小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鐵、鉀、鎂、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A、C、P、果酸等多種營養成份。

薛家窩頭:百年傳統、宮廷貢品―里坦薛家窩頭。清朝道光年間,河北省大城縣旺村鎮,薛氏獨闢蹊徑,製做窩頭。以其精湛的工藝,獨特的選材配方,製做的薛家窩頭,清香四溢,綿甜可口而遠近馳名。光緒末年,太監總管李蓮英(大城籍人),把薛家窩頭作為貢品送給慈嬉太后,慈嬉品嘗後,大悅,稱之為“黃金塔”,並親書匾額賜給薛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