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泰塔

旬邑泰塔

旬邑泰塔,又名旬邑寶塔、北宋泰塔,在陝西旬邑縣城內。泰塔是樓閣式磚塔,八角七層,高五十六米。據塔身第六層北面東側檻窗上的一塊磚刻題記,起塔的時間為嘉祐四年正月中,即公元1059年。由此證明,此塔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了。泰塔1957年公布為第二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旬邑泰塔位於旬邑縣城內。泰塔是樓閣式磚塔,八角七層,高五十六米。在第一層北面正中辟有半圓形卷門。通過門裡的甬道,進到塔心小室後。有木梯可攀登遠眺。第二層起,每層都有拱形的門洞與長方形的假門相間,逐層依次變換方位。

各層塔檐於轉角部位的中線上。用青石製成角石一根。它的外端均特意被加工雕琢成螭首,自翼角伸出。相傳此塔建於唐代,但據塔身第六層北面東側窗上的一塊磚刻題記,起塔的時間為嘉佑四年正月中。由此證明,它的歷史已經有九百年了。

泰塔外觀秀麗,裝飾典雅。昔人周崇雅《寶塔凌空》詩題記“:玲瓏金剎跨幽陽,七級芙蓉舍利藏,風雨翠屏形突兀,雲霞白色鏡蒼茫。”

歷史

滄桑泰塔泰塔坐落於旬邑縣城中學院內,修建於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塔高53米,占地120平方米,為八角七層樓閣式磚石結構,塔內中空,有木梯盤鏇至頂,每層有拱形門洞與長方形的假門相間。各層門兩側砌有窗子,並刻有菱花格子和曲尺欄桿,整個建築遠視古樸壯觀,雄偉挺拔,近觀做工精細、靈巧雅致。

泰塔又名旬邑寶塔,其原在僧人寺院,後由於歷史變遷以及戰亂的破壞,寺院早已不復存在,剩下這一寶塔歷經近千年仍巍然屹立。泰塔之名,是根據我國傳統的八卦學說而定的,這座塔的建築基址在八卦學說中位於八卦的“泰位”,因此旬邑寶塔又稱為“泰塔”。由於戰亂的破壞,新中國成立前該塔破損嚴重,1959年對該塔進行了修繕。塔下豎立的石碑就是修繕寶塔的紀念碑

泰塔經歷955年的風雨滄桑,地基下陷,現已向東北方向傾斜,據測定已偏離中心線2.296米,因此,人稱該塔為“中國的比薩斜塔”。2001年泰塔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狀

旬邑泰塔旬邑泰塔

民間有歌:“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鹹陽塬上埋皇上。”這些陵墓見證輝煌歷史的同時,被遺忘的鹹陽古塔,同樣訴說著這個城市的往昔風情。

鹹陽境內現存古塔15座,其中有“全國第一高塔”之稱的涇陽崇文塔和陝西境內唯一一座木質古塔三原文峰木塔外,還有旬邑的建於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的泰塔,因偏離中心線2米多,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

2013年11月25日,經最新一次測量,泰塔已經向北偏東方向偏離中心線2.296米,這一數字還在繼續增長。自2006年2014年,各級部門已經投入50多萬元對泰塔進行修繕和測量。

泰塔會不會倒下,已經成為眾多專家甚至旬邑老百姓關心的問題。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30分,何一平正走在旬邑縣的街上,突然聽見一聲喊“地震了”,與別人都跑向空曠的地點不同,何一平邁開步子跑到了縣城中央,“謝天謝地,塔在呢!”望著依然矗立著的泰塔,他鬆了口氣。

一季度測量一次

48歲的何一平回憶起第一次看到泰塔的景象,依然深刻:20世紀70年代,父親騎著老式腳踏車從老家旬邑縣湫坡頭鎮看花宮村到旬邑縣城,車子剛到半山坡,父親看了看矗立在不遠處的塔,沖他說:“看,寶塔,斜著的寶塔。”當時10多歲的何一平不會想到,自己的一生將與文物打交道,會與這座塔有什麼關聯。幾十年後的如今,他工作的地點,旬邑縣博物館正位於泰塔的“腳下”。

拿著手電筒,數著自己之前用粉筆在每層轉角處寫下的樓層數,他來到7層。低著頭逐一在4個門洞的方向,查看地面有無裂縫,看一遍發現沒有,還是不放心,再仔細看了遍,還是沒有。感慨古塔的堅固,他終於鬆了口氣。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的那天下午,作為旬邑縣博物館館長,何一平獨自一人進入了泰塔裡面,“還是得去看看,萬一有什麼情況得及時匯報。”

拿著手電筒,數著自己之前用粉筆在每層轉角處寫下的樓層數,他來到7層。低著頭逐一在4個門洞的方向,查看地面有無裂縫,看一遍發現沒有,還是不放心,再仔細看了遍,還是沒有。感慨古塔的堅固,他終於鬆了口氣。

10天后,2008年5月22日,旬邑縣博物館委託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對泰塔進行了傾斜測量,當時的測量結果為偏離2.275米。從此泰塔開始定期測量傾斜度,並從2008年6月18日至2009年4月18日,每隔2個月就會測量一次。從2013年8月26日開始,對泰塔的測量頻率更改為每隔3個月測量一次,至今如此。

最新測量傾斜2.296米

2013年11月25日,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對泰塔進行了第15次測量,測量結果為:傾斜方向北偏東27°36′10″,傾斜2.296米,傾斜變化量為22毫米。

距離1983年旬邑縣當地建築工程師對泰塔做的第一次測量,時間已經過去了29年,泰塔的傾斜數字從1.855米漲到了2.296米。毫無頭緒的同時,何一平總會急切的擔心,擔心泰塔會倒下。

他還記得2006年夏天的一個晚上,值班。半夜一聲巨雷響,他被驚醒。腦子裡第一個就想到,泰塔會不會有事,跑出樓道一看,塔依然在。他心才安了。

何一平曾私底下問過測繪專家,泰塔還會矗立多久,雖然沒有明確的答案,但他心裡知道,傾斜數字還會增加。上個月27日,泰塔開始了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的第16次測量,

56個風鈴見證歷史

“玲瓏金剎跨豳陽,七級芙蓉舍利藏。風雨翠屏形突兀,雲霞白色鏡蒼茫。”這是昔人周崇雅所作《寶塔凌空》對泰塔的描述。

旬邑縣體育場北側,旬邑縣中學舊址內,需仰頭能將塔的全景嵌入眼眶,八角七層,各層塔檐在轉角部位的中線上,都用青石製成角石一根,外端均被加工雕鑿成螭首,螭首嘴裡“吐”出鈴鐺,一共56個。

“每逢颳風下雨,站在下面聽見叮叮噹噹的聲音,特別悅耳。”何一平說。

踩著木質台階走進泰塔,隨著樓層的增加,光線逐漸明亮,每層均有4個磚石拱門,每個都顯得古樸而精緻,就連樓梯扶手也有講究,對應塔的八角,雕刻的鏤空花雕刻成八片段預告瓣。據了解,泰塔之名是根據我國傳統的八卦學說而定的,這座塔的建築基址在八卦學說中位於八卦的“泰位”,因此得名。

塔檐那56個鈴鐺在歲月侵蝕下已銹跡斑斑,有“千年寶塔”美稱的泰塔也經過了多次修繕。

三次大修

1998年,陝西省文物局撥專款對泰塔的塔基排水做緊急處理,當時在地磚下面用三七灰土打了30厘米厚的防滲層,並向四周造坡,院外周圍同時鑿了排水溝。並初步判定泰塔傾斜最主要原因是地基排水不暢。

加之1998年的這次維修,泰塔總共進行了三次重大修繕:上世紀50年代末,國家撥專款進行了為期11個月的全面維修和加固,修建院牆,鋪設地磚,在塔內修補了樓梯,在塔頂安裝了避雷器,並立了《旬邑寶塔重修記》石碑。

在2006年,省文物局對泰塔做了頂層漏水修補等四個方面的工作。

據何一平介紹,泰塔傾斜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塔基排水不暢,導致地基不均勻沉降所致。

據研究院對泰塔觀測後,所作《泰塔變形觀測技術說明》中報告,“由觀測成果可見,東北角2號點與西南角6號點差異沉降達7.6毫米,其特徵為東北角下沉,西南角抬升。”

2006年後每年投入約5萬

據何一平說,自2006年至今,省市縣各級政府及文物部門總共對泰塔累計投入50多萬元,這些錢基本全部用來對泰塔修繕和傾斜測量。

“2006年那次大動花了近25萬元,之後平均一年的投入是5萬元,這幾年最主要是進行傾斜測量。”他說。而每次測量的報告和數據,何一平要向各部門匯報,這幾年,所送報告的單位又多了一個,那就是陝西省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設計研究院。

向這個研究院送報告是為泰塔的糾偏工作做準備,“糾偏就是大手術,不但要有更大的資金支持,還要承擔失敗的風險,目前還不敢輕易動,還是密切測量傾斜數據。”何一平說。

除過泰塔,何一平的工作還有很多,但每逢行至此,見傾斜的泰塔,他總會想起坐在父親騎著老腳踏車的后座,看到泰塔第一眼時的情景。

20年9月份,旬邑縣中學搬至新的校址,如今只留下泰塔在院內,無人問津的它依然從容,風起時吹動鈴鐺,鐵馬叮噹。

鹹陽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