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橘級驅逐艦

日本橘級驅逐艦

日本海軍在戰爭中稱為丁型驅逐艦的艦艇共有2個級別,即松級和橘級,他們是艦隊驅逐艦小型化、量產化、功能簡單化的作品。

橘級驅逐艦簡介

日本橘級驅逐艦日本橘級驅逐艦
日本海軍在戰爭中稱為丁型驅逐艦的艦艇共有2個級別,即松級和橘級,他們是艦隊驅逐艦小型化、量產化、功能簡單化的作品。
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一直處於優勢,其海上和空中力量均比美軍強,所以各種艦隻損耗較少,這當然包括驅逐艦在內。1942年中的中途島海戰日軍大敗,戰爭主動權轉移到美軍手中,使得日本海軍的壓力倍增。當年8月美軍發動了瓜島登入戰,日本海軍從此陷入了一個凡爾登式的絞肉機中不能自拔,各種艦隻及航空兵器陪同陸軍損失慘重,驅逐艦也不能例外。
當時驅逐艦擔當了航空母艦部隊(機動部隊)的警戒護衛和陸軍反擊瓜島登入部隊運輸艦的警衛任務,瓜島戰局轉向對美軍有利之時又增加了索羅門群島方面的補給勤務。加上東南亞方面和東海上美國潛艇張開的針對日本運輸線的大網,自此日軍的驅逐艦就一直頭頂美軍飛機的炸彈腳踩美軍潛艇的魚雷艱難前行。從1942年5月到12月,在嚴酷的作戰環境下日本海軍損失艦艇35艘,其中驅逐艦12艘。由於日本方面雖然經歷了珍珠港和中途島後仍然抱持艦隊決戰思想,再加上驅逐艦在戰場上用處甚大,所以海軍方面緊急要求彌補損失,特別是不能讓決戰需要的艦隊驅逐艦不足。從情報上看美國人在用他們的老舊的一戰平甲板驅逐艦用來做日本人理解的次要勤務,避免直接衝突。而日本方面的實際情況是登入作戰、補給作戰、警備作戰需要大量的驅逐艦,這些新情況下的運用通常用不上艦隊驅逐艦的強大火力,據此需要一種和以往戰術指導思想完全不同的新型驅逐艦,這就是丁型驅逐艦(在我們看來就是美英的護航驅逐艦)——松級橘級
在松級開工的同時,軍令部開始實行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戰備計畫。該計畫前期判斷中提出自瓜島和特魯克空襲以來日本海軍的驅逐艦在極為強大的美國艦載機和潛艇的打擊下嚴重減員,整個戰局以高於日本方面想像的速度惡化,聯合艦隊現有驅逐艦數量大為不足,使得海上作戰的困難度不斷增高,因此必須儘快縮短量產艦的生產周期來彌補損失。具體命令下達給艦政本部希望將其零部件和部分圖紙改動為和當時正在建造的鵜來級海防艦、一等運輸艦同一標準,並運用其建造經驗以達到更大規模流水化作業節省材料人工縮短工期。
松級改驅逐艦以F55B的計畫番號於1944年3月開始進行基本設計,然後送交橫須賀工廠進行詳細設計,同時雙方進一步磋商協調來儘快給出施工作業圖。這次效率的確很高,橫須賀方面在4月就交出了施工用具體圖紙。另外為節省人員、材料,松級改開始設計的時候艦政本部就徹底停止了夕雲級驅逐艦的建造,其中的“清霜”號只需要2個月就可以竣工。
新的松級即橘級驅逐艦把線圖、材料、構造、艤裝做了全盤的徹底簡單量產化。艦首水線以下的弧形的曲線省略變為直線,艦首一改日本驅逐艦傳統帶有的彎曲線條變為直線式。上甲板的梁拱以及艦體的舷緣內傾被廢除,艦尾形狀改為平板艦艉。
艦體構造上,二重底簡化為一重底,松級的鋼材質量低下的特點在橘級上被發揚光大。上甲板、外板全部放棄使用HT鋼,代之以MS鋼,全面採用焊接技術連線(因為當時HT鋼的焊接技術不成熟,效率遠不如MS鋼)。由於從HT鋼改為MS鋼,必須增加板材厚度提高強度,因此橘級的上甲板厚度從松級的12~14毫米增加到18毫米,外板從12毫米增加到16毫米,艦體材料的變化引起的重量增加約為50噸。以上方式能大大促進建造周期。
武備上高射炮魚雷反潛深彈的裝備完全和松級一樣,在前主高射炮後方兩舷、後部煙囪後方三連裝高射炮座以及艦尾兩舷上增設了5座單裝機關炮。由於新式水偵設備的完成九三式聲納、九三式探測儀被更新為四式聲納和三式探測儀,強化了對潛能力。四式聲納共有80個捕音器,平鋪於艦底,探測能力相比九三式有質的飛躍。不過由於探測裝置的變化必須在艦底的龍骨線上設計一個3米直徑的圓形平面,這樣就改變了艦體橫斷面V字型的構造,將擾亂水流減低速度,並再次複雜化了施工,與簡單量產化的思路不符。不過由於軍方迫切需要加強反潛能力,這個問題被忽略。輪機部分的中壓渦輪機以及巡航渦輪機被撤銷。雷達上把13號雷達裝備於後桅桿上,松級的22號雷達專用桅桿被廢除,將其裝備於前桅桿上,同時還改進了前桅桿的強度和形狀。相比松級,橘級標準排水量增加90噸。吃水增加0.1米,艦體總高增加0.1米,速度下降0.5節。
橘級一號艦“桔”號(5511艦)於1944年7月8日在橫須賀工廠開工,自此橫須賀工廠的任務全面轉向橘級的建造。而藤永田造船所也於10月15日開工建造“樺”號、舞鶴工廠於8月14日開工建造“榆”號。二廠分別計畫建造7艘和6艘。
橘級的設計中認為建成一條艦需要3個月時間,但是由於各個工廠事情堆成山。熟練工大量被徵召上戰場造成的工作能力低下,實際上一艘艦完工需要6個月時間。
改五計畫集中於上述三工廠完成,希望能有利於戰字計畫在川崎神戶、三菱長崎的工作,不過事與願違的是1945年的戰局已經對日本不利到極點,為了實現所謂的本土決戰計畫,海軍方面可憐的資源重點都轉移到水中特攻武器和海上交通護衛用艦艇上來,凡是年中前無法竣工的艦艇工程統統下馬。涉及到改五計畫艦26艘戰字計畫艦32艘(其中松級18艘橘級14艘)中的6艘。改造修理中止的有改五計畫艦5艘,戰字計畫艦4艘,停止建造的改五計畫艦11艘,戰字計畫艦22艘。到戰爭即將結束時,殘餘的松級和橘級除了6艘外均被編入各個港口的防空單位當移動炮台作垂死抵抗;前述6艘被改裝為回天自殺魚雷搭載母艦,安裝了海上發射回天魚雷的搭載導軌,並進行了相關的訓練,不過在投入實用前日本就投降了。
作為戰時的緊急計畫艦,松級和橘級推翻了戰前日本海軍崇尚的單艦戰鬥力第一、水面戰鬥力第一的方針,是一種突破。但是由於一直用實戰的情況作為研究對象,然後再將研究結果用於設計上,加上不斷的人為干擾,等艦艇造出來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先機。這也是日本人固有的直線思維模式在作怪,即已經考慮好的事情一般不作變通,理想主義化地認為將一直這樣到結束。松級和橘級各艦竣工後都投入了一線使用,進行船隻護衛、運輸等任務,總共戰損10艘,海軍內部認作為護航驅逐艦,丁型驅逐艦顯然不能參加艦隊決鬥,它們除了航速不高外其他評價還是較高,是合格的戰時量產急造艦。由於日本的技術兵器實力不在,以美國標準看兩級似乎不能算合格的護航驅逐艦,但橫向比較日本自己的設計還是可以看到思想和技術的明顯進步。日本人自稱丁型活躍於戰時,但經歷的戰事並不多,最為諷刺的是由於丁型生存下來的較多,他們擔當了戰敗後人員輸送的主力,堪稱“活躍”。丁型驅逐艦對日本真正有利的還是在於戰時緊急製造中積累的省時省工節約材料的經驗很快運用到戰後的日本造船業上,促進其復興。
丁型驅逐艦的出現代表著日本人在戰爭中思維的轉變,但是這個轉變的速度顯然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戰敗是一個合理而必然的結局。

艦艇簡單歷程

日本橘級驅逐艦“初櫻”號是橘級的8號艦,完工於1945年5月8日,入籍橫須賀鎮守府,此時離日本戰敗僅僅3個月多一點時間。“初櫻”號完成後竣工的驅逐艦為“樺”號和“初梅”號,之後再也沒有艦艇完工,“初櫻”號是最後完成的三艦之一。
“初櫻”號竣工投入戰場後背靠的不是1941年12月8日偷襲珍珠港時全盛的航母機動部隊,對手也不似當年打仗還笨手笨腳的模樣。此時號稱不沉戰艦的“大和”號已經爆炸翻沉海底,領日本人感到恐怖的美軍飛機遮天蔽日,聯合艦隊殘存的艦艇都拚命披上偽裝網假扮成島嶼希望騙過頭頂的死神。在這樣的情況下加上沒有燃料,“初櫻”號只能呆在橫濱港無所事事,偽裝成棧橋每天躲避美機的空襲希望能保存到美軍發動登入的那一天發動水上特攻作戰(東京灣凡是能動的艦艇都被編入了特攻部隊)。
就這樣“初櫻”號以無損狀態等到了8月15日,沒等來出擊的命令,等到的卻是日本無條件投降的通告。15日上午11點該艦受命出發返航,下午1點返回橫須賀港口。在航行途中從廣播中聽到了天皇發表的聲名,橫須賀方面才第一次知道無條件投降的訊息。
這時“初櫻”號終於得到了它第一個重要的任務——搭載高松宮親王前往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簽署投降協定。不過由於盟國方面決定更換籤字方式,計畫改在9月2日在東京灣簽署,該任務被中止。
在儀式之前,聯合艦隊殘存的艦隻能動的都被要求停泊到東京灣內。由於半月前出於所謂本土決戰需要日軍在東京灣內密布水雷,為防止艦隻觸雷,“初櫻”號被要求擔當先導艦。於是該艦於8月26日搭載軍使出發前往伊豆大島洋面,次日於聯合艦隊匯合。盟軍艦艇在望見日本艦艇後均將炮口指向它們,“初櫻”號首當其衝。這個場面被盟國的記者所抓拍,從照片上可以清晰見到作為戰敗國的艦艇,炮口按照要求降至最低俯角,除了桅桿上軍艦旗在飄揚外一派垂頭喪氣的感覺。這就是當時日本驅逐艦最真實的寫照。
8月28日造成“初櫻”號開始引導艦艇進入東京灣,從1700噸的小艦到48000噸的大艦約100艘,任務最後圓滿完成。當時“初櫻”號的艦長說自己感覺就想是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一樣在進行海上閱兵式。之後“初櫻”號開始進行在日本國外的人員返回運輸,到了1947年7月,作為賠償艦轉交給蘇聯。至此“初櫻”號在日本海軍中簡單的生涯宣告完結。

基本性能數據

日本橘級驅逐艦排水量 松級標準1260噸 橘級標準1350噸
全長 100.00米 水線長98.00米
全寬 9.35米
吃水 松級3.30米 橘級3.41米
輪機 艦本式減速蒸汽輪機×2,4重油鍋爐,雙軸推進,2煙囪
輸出功率 19000馬力
搭載燃料 重油370噸
最大航速 松級27.8節 橘級27.3節
續航力 18節/3500海里
武備 40倍口徑八九式127mm半自動高射炮單裝一座,雙聯裝一座;九二式610mm四聯裝魚雷發射器一座,備雷4條;25mm三連裝機關炮四座,單裝炮8座,後期增加5座;深彈投放軌2條,投放機2台,備彈36枚;松級裝備22號雷達、E27雷達、21號雷達各一,橘級裝備13號、21號雷達、22號雷達各一;松級裝備九三式探測儀、聲納各一,橘級裝備四式聲納、三式探測儀各一。
定員 根據1937年2月3日下達的內令第五十四號和1945年的改正令第二百四十四號,設艦長中(少)佐一人,航海長分隊長大尉一人,槍炮官兼分隊長大尉一人,水雷長兼分隊長大尉一人,輪機長兼分隊長大尉一人,其他中少尉軍官5人,士官55人,士兵149人攻擊214人。
命名:基本上都是以樹、花、果一類的植物來命名

各艦大事記

日本橘級驅逐艦日本橘級驅逐艦
松:松科常綠喬木,自古為被尊敬的對象
1944.04.28 於舞鶴工廠竣工
1944.08.04 在父島東方被美軍艦載機攻擊中彈沉沒
1944.10.10 除籍
竹:禾本科多年生常綠喬木的總稱
1944.06.16 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4.07~ 擔任船隻護送勤務
1944.12.03 在烏姆灣於美艦隊交火,擊沉美軍驅逐艦“庫珀”號
1945.08.15 在國內迎接戰敗的來臨
1945.10.25 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16 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英國,被英國拆毀
1944.06.28 於藤永田造船所竣工
1944.11~ 活動於我國南沙群島附近海域
1944.12.15 被美軍艦載機攻擊受創,返回香港修理

1945.01.31擔任運輸任務中在巴士海峽被美機擊沉
1945.03.10除籍
桃:中國原產玫瑰科落葉喬木,果實可食用
1944.06.10於舞鶴工廠竣工
1944.12.15在林加延灣西方被美國潛水艇“玳瑁”號用魚雷擊沉
1945.02.10除籍
桑:桑科落葉喬木的總稱。葉成為蠶的飼料,果實科食用
1944.07.25於藤永田造船所竣工
1944.10參加萊特灣海戰
1944.11~在馬尼拉附近活動
1944.12.03運輸作戰中在烏姆灣被美艦擊沉
1945.02.10除籍
桐:落葉喬木,木材多用在家具上
1944.08.14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4.10參加雷伊泰灣海戰
1944.10.07在向雷伊泰灣運輸途中受損
1944.12.12在向烏姆灣強行運輸物資時再次受損
1945.03~損壞修理好後在日本內海擔任護航任務
1945.08.15迎接戰爭結束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員船使用
1947.07.29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蘇聯
杉:常綠針葉樹,木材多用於建材
1944.0825於藤永田造船所竣工
1944.10參加雷伊泰灣海戰
1944.11~擔任各種運輸任務
1945.02~護送運輸船隊返回日本,以後在日本內海活動
1945.08.15在吳港迎接戰敗來臨
1945.10.05作為復員船使用
1947.07.31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中國,改名為“惠陽”號
1962年左右觸礁後無法修理,除籍被廢棄
槇:杉和檜的古名,也指卷科的常綠喬木
1944.08.10於舞鶴工廠竣工
1944.10參加雷伊泰灣海戰
1944.12護航戰列艦“榛名”號、航空母艦“隼鷹”號返回日本途中觸雷受傷
1945.03~修復後在日本內海待機,與美軍飛機發生過交戰
1945.08.15迎接戰敗來臨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8.14作為戰爭賠償艦轉讓給英國,被英國海軍解體處理
樅:冷杉,松科常綠針葉樹,西方多用來做聖誕樹
1944.09.03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4.12~進入馬尼拉
1945.01.05在馬尼拉灣西方被美機擊沉
1945.03.10除籍
樫:橡樹,常綠喬木,木材堅硬多做家具
1944.09.30於藤永田造船所竣工
1944.11在菲律賓附近活動,參加サンホセ突入作戰
1945.01~在台灣待機
1945.02~護航船隊返回日本本土,以後在日本內海參加防空作戰
1945.07.28被美機集中受損
1945.08.15損傷狀態下迎來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8.07作為戰爭賠償艦轉讓給美國,被賣掉後當作廢鐵解體
榧:榧子樹,常綠喬木,木材質堅,多做棋盤等
1944..0930於舞鶴工廠竣工
1944.10~在馬尼拉附近活動
1944.11參加サンホセ突入作戰被美機擊傷
1945.01為修理損傷返回日本
1945.03修復後在本土待機
1945.08.15迎接戰敗的來臨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05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蘇聯
楢:落葉喬木,木材可作炭,樹皮可作染料
1944.11.26於藤永田造船所竣工
1945.06.30在關門海峽西口觸雷後重傷無法航行
1945.08.15在未修復狀態下迎來戰敗
1945.11.30除籍
1948.05解體
櫻:日本的國花櫻花的樹
1944.11.25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5.02~在上海附近活動
1945.03返回日本本土
1945.05.23在下關海域觸雷受輕傷
1945.06~在大阪灣掃雷
1945.07.11於和泉灘觸雷沉沒
1945.08.10除籍
柳:柳科、特別是柳屬植物的總稱
1945.01.08於藤永田造船所竣工
1945.05~在大湊方向擔任護航任務
1945.07.14在津輕海峽被美機重創
1945.08.09在大湊附近被美機攻擊擱淺
1945.08.15擱淺中迎來了戰敗
1945.11.20除籍
1946.10解體
椿:山茶,常綠喬木,生長於溫暖的地方,木材作工藝品用
1944.11.30於舞鶴工廠竣工
1945.01~擔任護航任務
1945.04.10在長江口觸雷受中等程度損傷
1945.05為修理返回日本,之後在本土待機
1945.07.24在岡山附近海域被美機攻擊再次受中等程度損傷
1945.08.15損傷狀態下迎來戰敗
1945.11.30除籍
1948.07解體
檜:常綠喬木,木材防水性好用途廣泛
1944.09.30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4.11~擔任護航任務
1945.01.05在馬尼拉出港後遭遇美軍驅逐艦,被重創之,隨後被美機擊沉
1945.04.10除籍
楓:楓科落葉喬木的總稱,葉紅
1944.10.30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5.01~擔任護航任務
1945.01.30在菲律賓執行航空人員撤退行動時被美機擊中受中等程度損傷。經過緊急修理後返回日本本土擔任訓練任務
1945.08.15等來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06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中國,改名“衡陽”號
1962年左右廢棄
欅:落葉喬木,木材質地堅硬少彎曲,多作建築裝飾用材料
1944.12.15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5.01~在日本內海擔任防空作戰勤務
1945.07~編入大阪警備府,作為警備驅逐艦使用
1945.08.15無損狀態下迎來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05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美國,被美海軍在海上自沉
橘:食用柑橘類的總稱,在日本傳為古代名門家的姓
1945.01.20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5.05~在津輕海峽擔任反潛巡邏任務
1945.07.14在涵館灣被美機擊沉
1945.08.10除籍
八重櫻:一種重瓣的櫻花,花期比一般的櫻花遲
1945.03.17在橫須賀工廠下水
1945.06.23受命停止施工,系留於橫須賀港
1945.07.28被美機擊沉
矢竹:竹子的一種,常用來做箭桿
1945.04.17在橫須賀工廠施工中受命停工
1945.05為騰出船台而被拉走到八丈島做防波堤用
葛:蔓科草本植物,其根研磨成粉末可入藥
1945.04.17在橫須賀工廠施工中受命停工之後被解體。該艦是日本海軍最後開工的艦艇(1945.03.20)
柿:落葉喬木,果實可食用,木材常用於建築
1945.03.05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5.03~在日本內海待機,執行防空任務
1945.08.15無損狀態下迎來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04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美國,後被解體
樺:雙子葉植物的一屬,木材多油脂易於燃燒用
1945.05.29於藤永田造船所竣工
1945.07.24在防空戰中受輕微損傷
1945.08.15迎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8.04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美國,之後被出售解體
桂:落葉喬木,木材易腐蝕難用
1945.06.23於藤永田造船所下水,同日即接到命令停工,艦體被用作小名濱港的防波堤,該艦是日本海軍最後下水的艦艇
若櫻:若木的櫻花
1945.05.11在藤永田造船所施工中接到停工命令
蔦:落葉小喬木,多年生蔓生植物
1945.02.08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5.04~在日本內海進行訓練,之後參加對空作戰
1945.08.15無損狀態下迎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31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中國,改名“華陽”號
1962年左右廢棄
荻:蔓科灌木,日本的秋之七草之一
1945.03.01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5.07.24在山口縣祝島南面被美機輕傷
1945.08.15迎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16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英國
堇:紫羅蘭,紫羅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天開有濃紫色的花
1945.03.26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5.04~在日本內海訓練
1945.08.15迎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8.20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英國,同年被當作靶艦擊沉
楠:樟科常綠喬木,木材可用於建築,可提取樟腦
1945.04.28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5.05~在日本本土擔任防空艦
1945.08.15無損迎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16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英國
初櫻:一年首開的櫻花
1945.年05.28於橫須賀工廠竣工
1945.08.15無損迎來戰敗
1945.08.27被指派給集結於相模灣的盟軍艦艇擔當聯絡任務
1945.09.1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29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蘇聯
榆:落葉喬木,木材質地堅硬多用於建築
1945.01.31於舞鶴工廠竣工,竣工後即被美機擊中中等程度損傷,7月才開始修理。艦員轉配到“樺”號
1945.08.15無人搭載的情況下迎來戰敗
1945.10.05除籍,在吳作為浮動碼頭使用
1948.01解體
梨:落葉喬木,果實可食用
1945.03.15於神戶川崎造船所竣工
1945.07.28被美機擊沉,何時除籍不明
1954被打撈上來修復後編入海上自衛隊,作為護衛艦“若葉”號服役
1971.03.31從海上自衛隊除籍
椎:常綠喬木,木材多用於建築
1945.03.13於舞鶴工廠竣工
1945.05~在本土訓
1945.08.15無損狀態下迎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05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蘇聯
榎:落葉喬木,木材多用於燒炭
1945.03.31於舞鶴工廠竣工
1945.04~在日本本土訓練
1945.06.26在小濱燈台附近海面觸雷后座沉擱淺
1945.09.30除籍後被解體
梓:落葉喬木,ヨグソミネバリ的別稱
1945.04.17於橫須賀工廠建造中接到停工命令
雄竹:苦竹那用看上去粗大的竹
1945.05.15於舞鶴工廠竣工
1945.08.15在舞鶴港待機中迎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04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美國,後被出售解體
初梅:一年中最早開的梅花
1945.06.18於舞鶴工廠竣工,日本海軍最後竣工的驅逐艦
1945.07.30救助同級艦“榎”號時被美機擊傷
1945.08.15迎來戰敗
1945.10.05除籍,作為復原船使用
1947.07.06作為戰爭賠償艦轉交給中國,改名為“信陽”號
1964廢棄
櫪:落葉喬木,多種植於馬路兩旁和庭院中
1945.05.18於舞鶴工廠施工中接到停工命令艦體被用作秋田港的防波堤
菱:一年生水草種子可食用
1945.04.17於舞鶴工廠施工中接到停工命令
榊:常綠喬木,日本自古視其作為神樹將其枝供奉於神龕
1945.04.17於橫須賀工廠施工中接到停工命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