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進黨

員,新政黨有可能發展成議會第一大黨。 執政的自民黨、社會黨和先驅新黨相抗衡,二是要成立新政黨。 可以說,“改革”會派是未來新政黨的雛形。

日本新進黨成立始末
以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為黨首、小澤一郎任幹事長的新進黨於1994年12月10日
式成立。它由新生黨、日本新黨、民社黨、公明黨、自由黨等 9個在野黨聯合組建,
號稱日本現政壇“最大的在野黨”。新進黨的誕生是繼“1995年體制”解體後,日本
政壇又一次政界大改組。日本政壇正從多黨競雄走向兩黨抗衡。
小澤透風
1994年 7月,被稱為原聯合執政黨“中心人物”的前新生黨代表幹事小澤一郎在
華盛頓接受《讀賣新聞》記者採訪時透露,在秋季國會臨時會議舉行前後將組建以原
聯合執政各黨為核心的新政黨。小澤一郎的講話透露出日本政壇組建新黨的動向。
按照小澤一郎等人的意圖,除日共以外的所有在野黨可以組建一個在眾議院擁有
200 個議席的新政黨,再加上當時對“自、社聯合”持批評態度的自民黨和社會黨議
員,新政黨有可能發展成議會第一大黨。這樣,如果剛剛成立不久村山內閣陷入困境,
政權就會自然回歸到在野黨一方。組建新政黨的意圖表明在“自、社聯合政權”“平
靜的水面”下,在野各黨欲聯合起來,結成大黨,以更猛烈的勢頭與執政的自民黨、
社會黨、先驅新黨抗衡。
黨序
日本政壇醞釀結成大黨派的暗中活動在去年春夏之交羽田內閣起步伊始就已拉開
帷幕。當時,現在的在野黨(日共除外)處於執政的地位(包括社會黨和先驅新黨)。在
日本新黨代表細川護熙和民社黨委員長大內啟伍的倡議下,日本新黨、民社黨和新生
黨等 5個黨派結成了國會內的一個統一會派“改新”,其目的是要鞏固羽田政權的根
基,進而為結成大黨派做準備。但“改新”把在細川聯合政權中動輒與其他黨派意見
相左的社會黨和先驅新黨拒之門外。儘管當時“改新”的議員再加上無所屬議員的總
人數達 130多人之眾,但此後社會黨和先驅新黨相繼退出聯合政權,造成了聯合執政
黨陣營人數銳減。結果,羽田政權僅維持了兩個來月就被迫下野,而社會黨和先驅新
黨轉而聯合正欲重掌政權的自民黨組成了以社會黨委員長村山富市為首相的新的聯合
政權。“改新”也就不了了之。
其後,聚散離合仍未止息。1994年 9月28日,國會內由新生黨、公明黨、日本新
黨等在野黨的 187名國會議員組成又一個聯合會派“改革”。這一派的目的一是要與
執政的自民黨、社會黨和先驅新黨相抗衡,二是要成立新政黨。小澤一郎等人的構想
是,將來日本政治要向美國式的兩大政黨輪流執政的方向發展,那么政壇上不能沒有
兩個旗鼓相當的政黨。現今的自民黨可算一方,另一方則應由眾多的小黨聯合組成。
可以說,“改革”會派是未來新政黨的雛形。就在“改革”會派成立的同一天,一個
由225名在野黨國會議員(眾議院186人,參議院39人)參加的“新黨籌備會”宣告成立,
這又為新政黨的誕生造就了“母體”。籌備會中起核心作用的職務——執行委員會委
員長由小澤一郎擔任。
新進黨誕生
日本政壇組建新黨的活動由“水下”走上“水面”,組建新黨的步伐日益加快。
1994年10月30日,日本新黨黨首細川護熙在該黨全國大會上宣布,日本新黨將於12月
9 日解散,並率先加入到重建日本政治新秩序的進程中去。這一舉措如同催生劑一般,
使新政黨的誕生指日可待。接著,新生黨、民社黨和公明黨等在野黨紛紛步其後塵,
宣布解散。
組建新黨的領頭人小澤一郎脫離自民黨時,有意聚集自民黨外所有保守勢力,籌
建一個新黨。這個新黨以新生黨為核心,把民社黨、公明黨、日本新黨等幾個在野黨
吸收合併,再把由海部俊樹為代表的自民黨脫黨者網羅進去,組建一個基本能與自民
黨分庭抗禮的大政黨。如今,除了分裂社會黨、再拉攏其右派共組新黨的目標未能按
計畫實現之外,其他都按照其藍圖一一實現了。
新黨原定黨名為“新·新黨”,後來經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徵集和新黨籌備會投票
表決,最終黨名定為“新進黨”。黨名的這種選定方式頗為奇特,或許是意在標榜一
個新生政黨的“民主性”與“公開性”。1994年12月10日在鄰近東京的新建名勝——
橫濱港口未來21新區國際會議場舉行新進黨建黨儀式,盛況空前。200 多名國會議員
登台引吭高歌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歡樂頌》,以此預示一個新生政黨光明前途的開端。
新進黨的成立可以說是日本政局在走向兩大政黨制的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標誌
著日本政界改組進入一個新階段。新進黨基本上囊括了所有在野黨,擁有眾議院 180
個議席,僅次於擁有 200個議席的自民黨。這一新結成的政治勢力無疑會對今後日本
政局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新進黨不僅人多勢眾,許多政界的中堅人物也加入
進來,其中當過首相和內閣大臣者為數不少。更引人注目的是新進黨中聚集了一批從
自民黨中分裂出來的所謂“少壯派”、“強硬派”。因此,無論從“量”還是從“質”
的角度來看,新進黨都具有與陣容強大的自民黨一爭高低的能力。
當務之急
新進黨成立的首要課題是在新選舉制度下進行的大選中從現執政聯盟的手中奪取
政權,建設一個“新日本”。
從在成立大會上通過的新進黨黨綱和其基本政策中可以看出,新進黨在對外政策
上主張日本要在世界上發揮積極作用,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經濟對
策上,主張把日本現行的對經濟實行保護和限制政策轉變為自由化政策;在憲法問題
上,主張“論憲”,也就是提倡公開地對現行憲法進行討論。該黨還主張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結束50周年之際設立“戰後50周年問題研討委員會”,對如何解決好戰後遺留
問題進行探討;設立“安全保障基本問題委員會”,討論自衛隊與憲法的關係以及聯
合國的集團安全保障概念與憲法的關係,主張研究解除日本不能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
部隊的禁令問題,並就自衛隊的派遣和運用方法進行討論。
輿論認為,新進黨力求在政治主張上突出新意,表明它與以往的各政黨相比有很
大的進步,其目的是贏得日本國民的支持,確立新進黨在政壇上的重要地位。
熱中有冷
與新進黨建黨儀式隆重的場面和新進黨議員們滿懷抱負、躊躇滿志的神情相對照,
日本國民普遍對新進黨的成立反應冷漠。自1992年細川護熙挑頭組建日本新黨而掀起
了“新黨熱”以後,新生黨、先驅新黨、新黨未來等冠以“新”字號的政黨雨後春筍
般地湧現,人們期待著新生政黨能給日本政壇帶來一股“清新的風”。然而喧囂一時
的“新黨熱”過後,除政權更迭頻繁外,國民並沒有看到日本政治有多大進步,而政
界的權力之爭更加暴露無遺。輿論認為,1955年體制是保守與革新的對立,現在自民
黨與新進黨是保守與保守的對立,國民因而對新生政黨所表現出來的熱情已經大大降
溫,以至對日本政壇近40年來第一次誕生一個在國會中占有200多議席的大黨——新
進黨興味索然。因此,在國民中提高自身聲望是新進黨面臨的一大課題。
在新進黨黨首選舉過程中暴露的矛盾也給新進黨抹上了一層不安的色彩。1994年
12月8日,海部被投票選為第一任黨首,而小澤則不經過投票就被定為該黨的代表乾
事,從而確立了海部—小澤體制。與海部合作是小澤從一開始就構想好了的。雖然參
加新進黨的9黨派通過了黨首選舉章程,但小澤等人一直主張協商推舉黨首候選人。
這一做法引起了前新生黨內部分人以及一些小黨派的強烈不滿,有人甚至抱怨說這與
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的派閥鬥爭沒有什麼兩樣。在小澤施加影響的情況下,海部順利擊
敗羽田而當選,可是在新生黨時期“台前幕後”同唱一台戲的小澤和羽田之間出現的
裂痕則一時難以修復了,這勢必會影響新進黨的凝聚力。
在新進黨組建過程中,圍繞制定黨的基本政策,原黨派之間存有嚴重分歧,步調
難以統一。所以,很多實質性問題至今懸而未決。現在該黨的政策主張完全是原各黨
派之間達成的“最大公約數”,看不出有什麼“新東西”,與該黨向國民許諾的“負
有責任的政治”相距甚遠,在冷戰後日本各黨派間(日共除外)的政策差異幾乎抹平的
新形勢下,新進黨若提不出鮮明的政策主張是難以在下屆大選中贏得選民的。
日本選舉制度改革法案已於1994年12月25日正式生效。根據這項法案,日本將變
現行的中選舉區制為小選舉區與比例代表選舉區並用制。由於這種選舉制度將現行一
選區的多人當選改為一選區一人當選,明顯不利小黨。所以,由眾多的小在野黨組建
一個大政黨也可以說是日本政治改革的產物。但新進黨欲有所作為,關鍵在於樹立起
鮮明的、可被國民接受的政策主張,維護新進黨內部的團結,並不斷擴大該黨在國民
中的影響力。只有這樣,新進黨才能在今後政界改組中發揮重要作用。
1998年4月27日,
日本勢力從戰後的一個小黨漸漸增強到今日的第二大黨。由一些具有革新意識的反對黨政治家倡導創建,旨在形成一個真正有效監督和約束執政黨的反對力量。由四個由自民黨分裂出、成立較早的反對黨合併而成,這四個政黨包括了,日本民主黨,好統治黨(Minseito),新進黨(ShintoYuai)和民主改革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