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即修行:從尼泊爾到印度

旅行即修行:從尼泊爾到印度

從傳說中香格里拉到遺世獨立的雪域西藏,從西藏到美麗的自然王國尼泊爾,從泥泊爾到神秘之國印度,從雅魯藏布江到恆河,這是一段漫長而又奇異的旅程。在這本書中,作者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些在路上或驚心動魄、或刻骨銘心、或平靜安寧的旅途故事。本書可供喜歡自助游愛好者參考。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這是一段洗滌心靈、震撼靈魂的旅程
你可能發現身體很累
心靈卻比身體更累
從尼泊爾到印度
從佛國到叢林
跨越喜馬拉雅
朝聖佛教四大聖地
橫穿北印度
夢回博卡拉
不斷的離開
不斷的遇見
不斷的尋找
在自然的放逐中頓悟人生
在原始的狀態沉澱心情
雖然累
卻快樂著……

作者簡介

鍾朝輝,旅遊、登山、攝影愛好者,在國內一知名地產企業從事行銷策劃。
十年前背包行走西雙版納,不可救藥地喜歡上了自助旅行:四年前第一次成功攀登姜桑拉姆雪山,壯麗絕美的雪山之巔,營地觸手可及的滿天繁星,至今仍記憶猶新。從哈巴到念青唐古拉中央峰,從此雪山的誘惑再也使我無法抗拒;一年前從西藏背包走向南亞。跨越喜馬拉雅.親近安那普爾那,接受尼泊爾王后摩頂祝福,朝聖佛教四大聖地。由東至西橫穿北印度,從瓦那拉西到阿格拉,從恆河到克什米爾。我經歷了一次充滿偶然、奇遇和感動的異域之旅。

圖書目錄

自序:一段沒有預約的旅程 10
前序:愛在路上 1
第一部分:尼泊爾 3
一、在天堂的花園遊走 5
1.跨越喜馬拉雅 18
2.萬千神佛背面的加德滿都 23
二、生命的節點——尼泊爾的婚禮和葬禮 37
1.蘇瓦揚布佛塔的婚禮 38
2.巴格馬提河畔的靈魂涅檗 43
三、加德滿都的達善節 49
1.達善節血祭 50
2.在新王宮接受王后摩頂 54
四、自然王國的天堂——奇旺 63
1.走進叢林的心臟 64
2.象背上的世界 67
3.塔魯風情 71
五、夢回博卡拉 77
1.“爛”在博卡拉 78
2.走進安那普爾那 83
3.Poon山的日出 87
附錄:尼泊爾自助游指南 96
尼泊爾概況 112
第二部分:印度 120
一、厚重而混亂:歷史與現實交錯的印度 123
二、天竺佛緣——佛教四大聖地之旅 135
1.佛陀誕生地——藍毗尼 137
2.佛陀涅槃——庫什那迦 144
3.法輪初轉——鹿野苑 149
4.悟道成佛——菩提伽耶 153
附錄:佛教在印度 160
5.印度中世紀——被中國人記錄的歷史 166
三、無法言說的瓦拉納西 171
1.遭遇瓦拉納西的黑夜 171
2.天堂的入口 175
四、建設與傳承——德里 185
1.初見德里 185
2.德里紅堡 190
3.賈瑪清真寺 192
4.印度之門 193
5.聖潔的蓮花——巴哈依堂 194
五、遭遇蒂瓦立節 205
1.買票 206
2.進站 208
3.等車 210
六、永恆面頰上的那滴眼淚 215
附錄:印度自助游指南 225
印度概況 241
後記 257

後記

時空的變換往往會讓人陷入恍惚的狀態——這是在路上讓人著迷的原因之一。正如這本書在動筆的時候,我還沐浴在深圳冬日溫暖的陽光里,那是那個海邊城市最迷人的季節。而現在,我卻身處另外一個更迷人的城市,一個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都。在如帶的府南河邊,清晨楊柳清風,而夜晚,霓虹魅惑璀璨。
書的誕生就像一個孩子的誕生,對自己來說是痛並快樂著的過程。除了旅行本身,記錄和回憶同樣是一件幸福和美好的事情。很感謝那些生命中永遠會珍視的朋友,這是一種綿長而堅實的力量,是在旅行路上和人生路上讓人可以堅持下去的力量。
感謝在獨自旅行中碰到的旅伴,漫長的異域之旅中留存許多快樂和辛苦的片斷。緒方千金,一個深愛中國文化的日本小女孩,我們在拉薩偶遇,一起走完北印度的旅程,兩個女子的背包上路,自然會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最近有好訊息傳來,深愛中國的千金終於如願以償,得以在中國上海領事館工作。還要感謝在新德里碰到的藏族好友Jamphel,印度是一個並不很容易自助游的國度,因為他的幫助,使我們的旅行變得更順利。感謝喻穎正,沒有他的鼓勵,我不會提起筆,更看不到這本書的誕生。還有好友唐瑤、莊小珊、陳嵐和楊冬雲,生命中那些艱難的日子,我們總是一起度過。感謝Dannon,給予我毫無保留的寬容與支持。我會銘記,並心存感激。
當然還有廣東旅遊出版社的編輯陳賓傑和黃柏莉,在大量繁瑣的文字和圖片的處理工作中付出了極大的勞動。特別感謝攝影的朋友方方正正和納米,他們是自助旅行和攝影愛好者,拿出他們私藏的美麗照片和我們分享。
我的胸腔里跳動著的是一顆深愛自然的心。我知道,你們也是。

序言

這段一走就兩個多月的長路,竟然已經過去了。
從傳說中的香格里拉到遺世獨立的雪域西藏,從西藏到美麗的自然王國尼泊爾,從尼泊爾到神秘之國印度,從雅魯藏布江到恆河,我背包行走。
這是一段漫長而又奇異的旅程!
一直覺得,人生其實沒有什麼地方,是一定要到達的。
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渾然不知稚嫩的手掌中刻畫著的細紋,其實就是一幅生命的地圖,暗喻了一生的路。
當初我收拾行囊,除了從電腦里列印的幾張關於尼泊爾的信息,除了在最初的時候有幾個同去稻城的遊伴,除了我自己心裡清楚地知道,我的方向是向西,向西。
哪裡是終點,我不知道。
踏著歷史的遺蹟,雖然晚了2000年,我最終也到達了同樣的目的地。
當我再重新回到深圳我的小屋,用從印度帶回來的茶葉煮一杯印度奶茶,那股熟悉的茶香和奶香立刻飄滿整個房間。站在燈火輝煌的城市高處,我喝著印度奶茶,洶湧澎湃地想念那些在旅途中的日子。
想念印度。想念阿格拉。坐在Shanltilodge House樓頂餐廳面對泰姬陵的那晚,正是我剛剛在新德里火車站經歷了印度新年蒂瓦立節洶湧的回鄉人潮,而備受痛苦的時候。泰姬陵在清冷的月光下安靜地肅立著,散發著幽幽的藍紫的光,那樣美麗那樣恆久,難以企及。讓我覺得,看到了她,仿佛經歷多少苦都值得。我記住了刻在泰姬陵上的那句《可蘭經》經文:“請心地純潔之人進入天堂。”
想念菩提伽耶。那枚從佛陀釋迦牟尼成佛的菩提樹上飄下的菩提葉,已經被我珍藏在筆記本里。因此知道我和佛,總有某種神秘相連的緣分。在別處,覺得人就是從活著到死,而在這裡,感覺可以沿著宗教從活著到生。
就像伊斯蘭教徒,終其一生希望能到麥加朝聖~樣,世界各國的佛教徒也會虔誠地來到尼泊爾和印度邊界,在佛教的發源地,追尋佛祖釋迦牟尼出生、成佛、初轉法輪和涅槃之地。我輾轉於四個聖地,這是1000多年前玄奘歷經劫難西天取經的最終目的地。我雖不是教徒,沒有信仰,但也在這裡深深感受到,宗教帶給人的智慧和力量。
想念瓦拉納西。想念恆河。就是這樣的一條河,印度人的過去與現在,生死痛苦與快樂幸福都濃縮在了這裡。感動於在那些迎著日出浸在恆河裡虔誠祈禱的人們,讓我超越了世俗的骯髒和喧鬧,克服了直面死亡的猶豫和膽怯。在這裡,生和死,兩兩相望,那么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想念尼泊爾。想念神佛滿天的加德滿都和繁華的泰米爾。我在這裡經歷了尼泊爾最盛大的節日——達善節,親眼目睹了印度教的祭祀儀式,也親身領受了尼泊爾王后的祝福。
想念美麗的博卡拉。那個坐擁湖光山色的世外桃源般的美麗山區,也是我在旅行後的記憶里深深迷戀的地方,在她身上浪費多少溢美之詞都不過分。凌晨4點半,沿著漆黑的山間小路,頂著滿天的星斗爬上Poon山的小山頂,萬道霞光灑滿8000米的道拉吉里和安娜普爾娜的雪山群峰,也酒滿了我的一身,如在天堂。
想念奇旺,想念在大象背上顛簸的感覺,就像在大海上顛簸的感覺一樣。我們和大象一起走過黃昏的村莊,走進幽深的原始叢林,走進夕陽西照的河流,看到了珍稀的獨角犀牛,採到了寂寞千年的靈芝。在這裡,人和自然是那么的親近。
想念那加廓特。想念那個寧靜的小山村和啥事也不乾的日子,躺在山尖小屋露台的木椅上,僅僅是為了等候清晨的日出和黃昏的日落,僅僅就是曬曬太陽,看天邊恢宏壯觀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山谷里盤旋起落的雄鷹。
想念西藏,我前世的故鄉,難以割捨的雪域高原。我數次投入她的懷抱,只為那壯麗雄偉的雪山、天空飄揚的多彩的經幡、變幻的湖泊、寬闊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以及那一張張黝黑卻陽光般燦爛的笑臉。
想念珠峰和納木錯。我千萬里朝聖而去,它知道我的請求,沒有吝惜,大度地展現絕美的姿容。在沒有一絲雲彩的珠峰上看日出日落,在納木錯觀賞瞬間即失的落日的雲彩,在它身邊,我完全迷失。
想念川西,想念新都橋的鄉村和七色彩虹,稻城滿目金色的黃楊林,和迷霧重重的巴朗山。亞丁的神山央邁勇一直看著我們艱難的轉山之路,只有它知道,如天壁的卡斯埡口有多艱難才得以翻越;而我也一直知道,再艱難的路,也有神和我在一起。
而現在,深圳正是陽光燦爛的溫暖初冬。穿過落葉的樹林站在流光溢彩、車水馬龍的深南路上,神情恍惚,腦子裡滿是在異域的旅途上,跋涉、遇險和驚喜的記憶。
我深深迷戀這種瞬間場景的巨大轉換。
這是我生活和工作了好幾年的城市,這裡有我熟悉的環境和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在郊區的田野里成長的我從來不肯承認自己喜歡深圳。城市的文明是以湮滅自然本真性為代價的。在這裡,我已經逐漸忘記了什麼是藍色的白晝和繁星滿天的夜空。
三年前,我第一次踏上西藏的土地。高原通透的陽光立刻暈眩了我的眼睛。從此開始了一段離開又回來,再離開再回來的日子。
生命總是容易在最熟悉的地方迷失,卻會在最陌生而純粹的所在,找到出口。
走的地方逐漸多了,不斷地漂移在出走和回歸之間。漸漸明白,愛遠方和愛這個城市是同樣的一種情結。佛說:身安樂處,即是心安樂處。慢慢開始安然地生活和工作,在這個城市裡蟄伏,同時也不斷地離開,在自然的放逐中享受生命的快樂。
一個人的旅行很單純。隨意而行,隨遇而安。在都市裡打拚而疲憊不堪的心,因為回到最原始的狀態而逐漸沉澱,慢慢顯露出最本真的快樂與純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