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照相機

施密特照相機

施密特照相機(Schmidt camera),主要用於拍攝天空照片的一類光學望遠鏡——實際上是一種廣角照相機,由愛沙尼亞人伯恩哈德·施密特於1930年發明,它的主鏡是球面鏡。

定義

1930年,俄國血統的德國光學家B.施密特設計了一種使用改正透鏡的方法,可以避免發生畸變。人們使用這種透鏡一次可以拍攝到非常寬闊的一片天空,從中找出感興趣的天體,然後再用普通望遠鏡進行仔細研究。 因為這種望遠鏡幾乎總是被用在天體照相工作上,所以被稱為施密特照相機。

規格

施密特照相機 施密特照相機

目前全球最大的施密特望遠鏡在德國圖林根自由邦的耶拿市陶騰堡的卡爾·史瓦西天文台(Karl Schwarzschild Observatory),1960年建成,為紀念德國天文學家和設計工程師Alfred Jensch(1912~2001)而被命名為Alfred Jensch望遠鏡,其反射鏡直徑達200厘米,改正鏡直徑達143厘米,焦距為4米,視場為3.4×3.4平方度。其次是帕洛馬山天文台的塞繆爾·奧斯欽望遠鏡望,反射鏡直徑186厘米,改正鏡直徑122厘米,視場為6×6平方度。20世紀70年代歐洲南方天文台在智利的拉西拉天文台(La Silla Observatory)建成反射鏡直徑162厘米、改正鏡100厘米的施密特望遠鏡。此時性能更好的底片問世了,英奧天文台的英國施密特望遠鏡和歐洲南方天文台的施密特望遠鏡進行了大規模南天巡天觀測,以補充帕洛馬巡天的南天之不足。1994年公布的數位化巡天和2007年公布的GoogleSky巡天,也都採用這兩個施密特望遠鏡的巡天數據。

施密特照相機 施密特照相機

引進中國

施密特照相機 施密特照相機

我國第一台施密特望遠鏡是1963年從德國蔡司公司進口的,安裝在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站,反射鏡為90厘米,改正鏡為60厘米。2002年我國研製了反射鏡為120厘米、改正鏡為105厘米的施密特望遠鏡,安裝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的天體力學觀測基地,主要從事太陽系天體和人造天體動力學的實測研究。

評價

施密特照相機 施密特照相機

施密特望遠鏡的發明創造了天文學家的奇蹟,被視為是20世紀上半葉,改變天文學和光學設計的劃時代的重要科學成果。由於球面反射鏡對於各個方向射入的光線是完全一樣的,因此,可以獲得大到15°以上的視場,而焦比可以小到1.75。波浪性的透鏡又正好能改正光線經過反射鏡時產生的各種像差,得到如反射望遠鏡一樣的高清晰度。它拍攝的單張照片所包含的星像可以多達百萬顆恆星和10萬個星系。因此,施密特望遠鏡非常適合做天體攝影工作,可獲得大面積天區的高清晰度照片,被人們譽為“巡天警察”。

重大成就

施密特照相機 施密特照相機

利用施密特照相機原理的更複雜的系統,已作過研究,並且有些已製成了,其中最重要的有兩種:一種是施密特一卡塞格倫照相機,它使用兩個(球面或非球面)鏡和一個校正板(a);另一種是Baker超施密特照相機,內有一個球面鏡,兩個彎月鏡和一個校正板(b)。前者的優點是,它用平的象場面工作,與施密特照相機相比,其位置也便於操作;還有,這一系統的總長度比具有相同焦距的施密特照相機短些。Baker超旋密特照相機則能以非常低的焦比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