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法蘭

少有異操,十五歲出家,以精勤為業,冠年即名流四遠。 師嘗嘆曰(大五○·三五○上):‘大法雖興,經道多闕,若一聞圓教,夕死可也。 至交州,罹患重疾,卒於象林。

概述

於法蘭
代僧。高陽(河北蠡縣)人。少有異操,十五歲出家,以精勤為業,冠年即名流四遠。性好山泉,常居長安山寺,與竺法護同隱,後移居石城山足。時人以其風力媲美庾元規,孫綽之道賢論則以之比阮嗣宗。師嘗嘆曰(大五○·三五○上):‘大法雖興,經道多闕,若一聞圓教,夕死可也。’乃遠適西域,欲求異聞。至交州,罹患重疾,卒於象林。[高僧傳卷四、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七章(湯用彤)]

相關

佛教 宗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