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丕華

方丕華

方丕華,男,1958年生,醫學博士,籍貫湖南。現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心律失常中心22B病區主任,

基本信息

學術兼職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無創心電學組副組長,中國心電信息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同時擔任多種全國心血管病核心期刊雜誌的編委:如中國心電生理和起搏雜誌、中國心血管雜誌、臨床心電學雜誌等。

研究方向

1982年畢業於湖南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後一直從事內科醫療臨床工作。從1992年起,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專攻心血管內科和臨床電生理,先後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自1993年開始,先後對冷凝消融治療心肌梗死後頑固性室性心動過速和雷射消融治療心律失常進行了深入研究,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空白。1998年10月至2001年9月先後在義大利著名的Insubria大學和美國的Wake Forest 大學醫療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3年,主攻心律失常的標測和介入治療。在著名的義大利電生理學家Salerno教授和美國的Fitzgerald教授的指導下,對心電生理的各種標測技術:Carto標測、非接觸標測和超聲標測技術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2001年底學成回國後專門從事心臟起搏和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療。在國內率先套用先進的CARTO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不適當竇性心動過速、反覆單形性室速及房顫的射頻消融,在國內率先開展冷凍消融的基礎研究和冷凍導管消融室上速等,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後承擔有首都醫學發展基金、北京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人事部和科技部等省部級科研任務10餘項,如《非開胸心外膜CARTO標測及射頻消融治療心房顫動》,《心房顫動的介入性治療》,《肺靜脈肌鞘觸發房顫的機制及射頻消融後致肺靜脈狹窄的實驗研究》,《非開胸心外膜CARTO標測及射頻消融心梗後室速的實驗研究》,《心血管系統疾病臨床資料庫建設》和《無創心電學方法檢測心肌梗死患者猝死危險性的初步研究》等。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在國內外醫學雜誌的專業論文70餘篇。主譯和主編專著6部:《美國最新臨床醫學問答─心血管學》(北京,海洋出版社);《最新國際心血管病臨床試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阜外心電圖圖譜》(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心電學新進展》(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阜外心電圖運動試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和《中國心電圖經典與進展》(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參編專著10餘部。

獲獎情況

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各一項(心房顫動導管消融的臨床研究與推廣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