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過妝傑

這首詞是作者為追憶逝去的愛妾所作,因此妾去在夏秋之際,所以每當此季,作者的思念之情便愈重,此詞便是這種情結的顯露。

詩詞

新雁過妝傑
 
 吳文英
 
夢醒芙蓉。
 
風檐近、渾疑佩玉丁東。
 
翠微流水,都是惜別行蹤。
 
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
 
小黃昏,紺雲暮合,不見征鴻。
 
宜城當時放客,認燕泥舊跡,返照樓空。
 
夜闌心事,燈外敗壁哀蛩。
 
江寒夜楓怨落,怕流作題情腸斷紅。
 
行雲遠,料淡蛾人在,秋香月中。

鑑賞

 
 吳文英詞作鑑賞
 
這首詞是作者為追憶逝去的愛妾所作,因此妾去在夏秋之際,所以每當此季,作者的思念之情便愈重,此詞便是這種情結的顯露
 
“夢醒芙蓉。風檐近、渾疑佩玉丁東。”三句描寫詞人睡夢中被風檐間鐵馬之聲驚醒,還以為是所思之人的佩玉丁東作響呢!“芙蓉”用在這裡藉以點明時令亦為詞句增添了色彩。“佩玉丁東”不僅令人聯想到玉佩和鳴的清脆的音響,而且還可由此及於佩帶此玉之人。“已聞佩響知腰細”,詞人所思之人一定是非常美麗。開篇幾句就語簡意豐地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的美妙畫卷。“翠微流水,都是惜別行蹤”。這二句描寫當初分別之處。“翠微”指青山。此言妾從此去,這裡的山山水水都記錄著她的行蹤並為她婉惜
 
山靜止不動以喻居者,流水一去不返而喻行者。綠水青山,詞人獨尋遺蹟,這又是另一幅圖畫。這兩幅畫面其實表現的都是詞人的相思之苦。由此引出了“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兩句。詞人借用李清照“人比黃花瘦”來形容宋玉。而這裡宋玉。而這裡宋玉只不過是被拉來陪襯“賦情”一句,意在說自己還不如他,除了落拓不偶外,所愛之人又離去,所以比他悲秋更苦幾分。“小黃昏,紺雲暮合,不見征鴻。”這三句是具體描寫了自己的賦情之苦後,又給讀者展現了另外一個畫面。黃昏將近,暮雲滿天,天色已晚,可征鴻卻始終沒有出現。“征鴻”照應前面的“秋”字,此句也暗示去妾毫無音訊。詞中沒有寫自己,但和“翠微流水”二句一樣,在這個沉寂的畫面中是有一位懷著無限企盼之情的主人公的。這寫景的三句更進一步補足上面所說的“賦情之苦”。
 
“宜城當時放客,認燕泥舊跡,返照樓空。”點明了寫此詞的原因。“宜城”借唐朝柳渾以自指,“客”借琴客以指去姬。柳渾因自己年老而讓愛妾琴客另嫁他人,當時傳為美談。詞人在這裡只是借用。
 
“認燕泥舊跡,返照樓空”二句描寫燕子去後,空餘舊跡,夕陽返照,射入空樓的情景,藉以表現“燕子樓空,佳人何在?”這裡暗用燕子樓典,是藉此表現自己對去妾的感情生死不渝。“夜闌心事,燈外敗壁寒蛩。”“夜闌”,夜深,“敗壁”點明自己生活潦倒,“寒蛩”點明時令。思人之苦,夜深愈甚,簫瑟的秋風吹進敗壁,送來了寒蛩之聲,這更增加了淒涼的氣氛。從這兩句的描述仿佛可以看到如豆的燈光照著這位不能入睡的詞人,燈影之外卻是殘牆敗壁以及寒蛩交鳴的漆黑的田野。“江寒夜楓怨落,怕流作題情腸斷紅。”唐人崔信明的名句“楓落吳江冷”形象地描述了吳江深秋的景象,而這正是詞人所居之地,也是去妾行蹤所在,所以當他深秋懷人時必然會聯想到吳江的楓葉也要飄落了,詞人用了“怨落”一詞,給楓葉塗上了幾許感情色彩。從“落楓”又進一步聯想到怨女傳情時的紅葉題詩。去妾恐怕也會在紅葉上題詩表達對詞人的思念吧?結句由揣測進一步料想,語氣也愈趨肯。“行雲,料淡蛾人在,秋香月中。”
 
“行雲遠”用陽台典故,暗示去妾已遠。“淡蛾人”指去妾,張祜有“淡掃蛾眉朝至尊”之句用來形容美麗的虢國夫人,這裡是作者借用來形容去妾。此二句是對去妾處境的推想,他想像她一定也在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詞人沒有直敘而只是描繪了一幅清冷悲涼的畫面,行雲漸遠,美麗的去妾在清寒而明亮的秋月之中,可望而不可及,兩人相隔,如人間天上。結尾畫面悽美,悲徊無已。
 
這首懷人詞與以往有所不同,詞人既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也不是按照空間順序來描寫對去妾的思念,而是通過為讀者描摹一幅幅與懷人有關的圖畫,來展示自己心中的相思之苦。這種筆法,給了讀者仔細品味的餘地,比直接抒情包含著更豐富的內容,因而也更能打動讀者的心,引起他們的共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