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定義

新聞定義就是指對新聞的定義,即新聞就是對客群所關注事實的報導。

簡介

新聞定義:新聞,就是對客群所關注事實的報導
迄今為止,坊間流行的新聞理論中關於新聞本質的定義,沒有一種能解釋所有的新聞現象。例如:《人民日報》和《計算機報》的頭條和倒頭條因何而不同?新聞價值能否量化和如何量化?按新聞的時新性要求,恐龍從地球上消失了數千萬年,早就不應該成為新聞的了,為何今天連恐龍蛋也成為新聞?有些新聞評論與當前發生的新聞事件並不相干,它的新聞價值體現在哪裡?
理論,是對事物本質、規律的認識和反映。如果一種理論,不能反映它所描述的現象的本質,不能解釋它所描述的現象,那么,這種理論也就失敗了。新聞理論自然也不例外。新聞是否存在本質?什麼是新聞的本質?
新聞是否存在本質呢?新聞作為傳播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從唐朝的《邸報》算起,至少存在了一千多年。新聞,作為一種報導實有之事的文本(圖象),它不同於小說和戲劇,後者可以想像和虛構。新聞,是對客群所關注事實的報導,因而,它也不同於史志和教科書,後者不必為客群所關注。新聞,是一種公開的事實報導,因而,它也不同於內部情況反映和情報,後者不具有可公開性,無需乎或者說不宜為客群所關注。因此,據此,我們可以認為,新聞,無疑是存在自己的本質的。
那么,接下來的第二個問題,什麼是新聞的本質?
我們首先不妨假定,新聞的本質,就是客群所關注的事實。每天,社會上發生的事件千千萬萬,報導哪些事件,不報導哪些事件,記者和編輯同時在進行選擇。選擇報導這一事件和不報導那一事件,標準是什麼?答案是:客群的關注。一篇新聞,如果它發布以後,客群不予關注,或者引不起客群關注,這篇新聞的價值就接近於零。
如果引用“客群關注”這一假定,能夠解釋所有的新聞現象,那么,這一假定,就是對新聞本質的正確反映。否則,就是錯誤的反映。客群所關注的事實,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客群關心的事實。客群關心的事實,比如,正在召開的中共十六大。不僅是中國人民關心,世界各國都比較關心。因為老的政治領袖要下,新的接班人要上。這個新的接班人究竟是誰?人們比較關心,並且想儘快知道。物價漲跌,股價高低,天氣好壞,直接涉及到人們的利益,因而也都成為人們所關注的對象。這一類事實的報導,無疑會成為新聞的重頭戲。
第二,客群注意的事實。同樣是報導一項科技成果,如果說“昨日,酒敏反應器研製成功並通過專家鑑定”,不會引起多少客群注意。可是如果說“司機喝過酒,汽車開不走,某廠研製酒敏反應器填補國內空白”,就會引起許多客群的注意。狗咬人,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而人咬狗,則就會引發人們的好奇心。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前者不是新聞,而後者才是新聞。
綜上所述,客群不關注的事實,既不關心,又不注意的事實,就不是新聞,就不具有新聞價值,或者不能稱其為新聞。反之,關注這一新聞的人越多,其新聞價值就越大。否則,也就越小。
用“客群所關注的事實”這個對新聞本質的認識的理論闡述,我們就能解釋《人民日報》和《計算機報》的頭條和倒頭條所以不同,蓋因為它們所面對的客群群體不同,因而,各自所關注的事實也就迥異。同一篇文章,發在一家中央級大報上,它的新聞價值就得以充分實現,因而就大。而發在一家地方小報上,它的新聞價值因未能充分實現因而就小。新聞價值大者,因其客群人數多,客群的政治地位高和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力大;反之,則小。
依據“客群的關注度”,包括客群人數、客群的政治地位和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力,客群關注的強度,我們就可以對新聞的價值進行量化。進而決定哪篇新聞做頭條,哪篇放報眼,哪篇做二條,哪篇只配補白,哪篇需要扔進字紙簍。
依據客群對某篇新聞作品的關注度,我們就不難用數字對某篇新聞的價值量作出相對準確的判斷。
依據“客群關注”這一新聞的本質,我們就不會錯過對恐龍蛋的報導,不會放棄對埃及金字塔發掘現場的報導,儘管它們已經在地下沉寂了幾千萬年和幾千年。
依據“客群的關注”,我們就不難將新聞評論和訊息,考古發現與今日總統被刺,一同納入新聞的範疇和視界。

相關信息

報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