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花兒

新疆花兒

廣泛流行於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省區的山歌“花兒”,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較高,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花兒”音樂高亢、悠長、 爽朗,不僅有絢麗多彩的音樂形象,而且有豐富的文學內容,反映了生活、愛情、勞動等內容,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回族民眾喜愛“花兒”,是花兒的創造者、演唱者、繼承者和傳播者。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是新疆回族居民的聚居地之一。

基本信息

花兒簡介

新疆花兒 新疆花兒

在“新疆花兒”日益繁榮之際,米東區將“新疆花兒”申報新疆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舉辦了大型“花兒”演唱會,展示新時期“新疆花兒”傑作。演唱會上,“新疆花兒”傳承人、年過八旬的新疆著名演唱藝術家韓生元親自登台,來自新疆各地的“花兒”歌手也紛紛獻藝,推出新創的“花兒”作品。

深受新疆回族居民喜愛的“新疆花兒”成功申報新疆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特色濃郁的新疆民族文化中的又一亮點。

廣泛流行於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省區的山歌“花兒”,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較高,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花兒”音樂高亢、悠長、爽朗,不僅有絢麗多彩的音樂形象,而且有豐富的文學內容,反映了生活、愛情、勞動等內容,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花兒淵源

“新疆花兒”是由西遷的回族同胞帶人新 疆,發展於新疆的,是不同於內地“花兒”的一種“花兒”。有著強烈 的地域特色和回民族音樂風格,因而冠名“新疆花兒”。

“花兒”流行於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廣大地區,是生活在這 里的同、漢、東鄉、土、撒拉、保全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一種具有濃郁地 方特色的山歌形式。由於“花兒”有特定的青年男女交往與定情的意 義,在當地又稱作“野曲”。“花兒”一般分為三類:河湟花兒。亦稱 為少年;洮岷花兒;隴中花兒。同為“花兒”,新疆的回族“花兒”和 青海、甘肅、寧夏的“花兒”在演唱風格上還是有所不同。

如何對不同民族文化音樂進行教育及傳承,在未來音樂教育中有著充分 發展的空間。但是如果我們在民族傳統音樂教學中只注重形態學(樂律學、樂器學、曲式學、和聲學、旋法等),忽視其哲學基礎、思維方 式、美學、價值觀念等全方位的系統研究,忽視文化的創造性包含著不 同個體、群體及民族獨立的個性及其相互性。民族傳統音樂藝術在與世 界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交流、對話及自身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就會被其它 音樂文化所消融。所以,分析和研究新疆“花兒”產生的哲學基礎有利 於我們更深層次地了解“花兒”,有利於使新疆“花兒”走向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