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十二木卡姆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十二木卡姆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一種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東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在烏魯木齊等大、中、小城鎮也廣為流傳。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十二木卡姆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十二木卡姆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十二木卡姆

所屬地區: 中國·新疆

遺產編號: Ⅱ-70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遺產級別: 國家

藝術起源

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肇始於民間文化,發展於各綠洲城邦國宮廷及都府官邸,經過整合發展,形成了多樣性、綜合性、完整性、即興性、大眾性的藝術風格,並成為維吾爾族的傑出表現形式。

藝術分類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唱詞包括哲人箴言、先知告誡、鄉村俚語、民間故事等,其中既有民間歌謠,又有文人詩作,是維吾爾族人民心智的生動表現。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的音樂形態豐富多樣,有多種音律,繁複的調式,節拍、節奏和組合形式多樣的伴奏樂器,顯示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強烈的感染力。

藝術流派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在其文化空間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流派。

藝術形式

十二木卡姆由十二套大型樂曲組成,其中的每一套包括“穹乃額曼”(意為“大曲”,系列敘詠歌、器樂曲、歌舞曲)、“達斯坦”(系列敘事歌、器樂曲)和“麥西熱甫”(系列歌舞曲)三大部分。每套含樂曲二十至三十首,十二套共近三百首,完整地演唱需要二十多個小時。喀什、和田、阿克蘇和伊犁等地流傳的“十二木卡姆”雖然同源,但在結構模式、旋律風格、樂器使用等方面卻又各具特色。十二木卡姆是維吾爾民眾最喜愛的藝術形式,在各種公眾或家庭聚會中演唱和舞蹈。

發展現狀

由於維吾爾族相對獨立的綠洲生活環境逐漸改變,人們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也隨之變化,十二木卡姆藝術因此出現傳承的危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