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產力論

新生產力論

《新生產力論》是2003年11月1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征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經濟學的核心範疇。它實際上是指“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然而,現代社會不僅存在著物質生產,而且還存在著知識生產、信息產業、虛擬資本等等,這就需要重新定義生產力。本書以此為宗旨,並對新生產力的科學內涵及其發展要求做出了新的理論概括。新生產力是指人類所從事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創造的系統功能,它由知識創新系統、網路信息系統和虛擬資本系統三個子系統構成;新生產力的發展,具有信用要求、人本要求和創新要求。中國發展新生產力,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趨勢之中。

作者簡介

王征國,男,生於湖南省武岡縣,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學院政治系,並分別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山大學哲學系進修碩士、博士學位課程。多年從事理論宣傳與教育工作,現任中共湖南省委講師團處長、教授。已主持並完成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3項,出版個人學術專著6部,合著8部,主編理論著作9部,在《哲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20多篇。主要著作有《思想解放論》(獲湖南省“五個一工程”優秀著作一等獎、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獎)、《道德規範論》、《“三分法”引論》等。

圖書目錄

總序

導論 傳統生產力向新生產力的轉變

一、傳統生產力及其三要素

二、新生產力及其三系統

三、當代中國的先進生產力

四、本書的基本結構

第一章 馬克思的生產力理論

一、以物質資料生產為基礎的人類自然史

二、以生產力為核心的歷史唯物論

三、以科學技術為內容的社會生產力

第二章 鄧小平的生產力理論

一、從史達林的生產關係經濟學到鄧小平的生產力經濟學

二、從史達林的“優先發展重工業”到鄧小平的“最重要的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三、從實踐標準到生產力標準再到“三個有利於”標準

第三章 江澤民的先進生產力論

一、先進生產力論的淵源與提升

二、先進生產力論的科學觀

三、稱進生產力的代表者

第四章 知識生產力:新生產力的基石

一、現代社會的知識生產力

二、知識生產力構成的特殊性

三、知識生產力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章 網路生產力:新生產力的靈魂

一、網路生產力的涵義與特徵

二、網路生產力中最典型的經濟因素

三、發展網路生產力的作用與對策

第六章 虛擬生產力:新生產力的血液

一、虛擬生產力的定義、運行及影響

二、虛擬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

三、我國虛擬生產力的發展

第七章 新生產車發展的信用要求

一、信用是新生產力的發展形式

二、信用是新生產力的發展基礎

三、個人信用是新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第八章 新生產力發展的人本要求

一、新生產力要求“人的全面發展”

二、新生產力發展呼喚著“知識英雄”

三、新生產力發展開發著“人力資源”

第九章 新生產力發展的創新要求

一、技術創新:新生產力發展的充分條件

二、制度創新:新生產力發展的必要條件

三、文化創新:新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條件

第十章 中國發展新生產力的現實選擇

一、發展新生產力要從中國實際出發

……

第十一章 全球化:新生產力的時代趨勢

本書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