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學電腦組裝於維護

新手學電腦組裝於維護

《新手學電腦組裝於維護》是2007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神龍工作室。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本書是指導初學者快速掌握電腦組裝與維護的入門書籍。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初學者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並對初學者在使用電腦時經常會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專家級的指導,以免初學者在起過程中走彎路。全書共分11章,分別介紹了電腦新手入門,電腦硬體選購指南,電腦組裝流程圖解,BIOS的設定與升級,硬碟的分區,安裝作業系統,安裝驅動程式及常用軟體,系統性能測試,數碼設備連線電腦維護方案以及電腦故障處理大全等內容。

本書附帶一張精心開發的專業級多媒體教學光碟,它採用了全程語音講解、情景式教學、詳細的圖文和真實的情景演示等方式,緊密結合書中的內容對各個知識點進行了深入的講解,大大擴充了本書的知識範圍同時在光碟中提供了300個經典的電腦維護與故障排除技巧,相當于贈送了一本200頁的電腦維護與故障類圖書,真正實現了以實例帶動講解、圖解例說、面向套用等自學效果,方便初學者快速上手。

本書及配套的多媒體光碟主要面向電腦初級用戶,適合於廣大電腦愛好者以及各行各業需要學勻電腦員使用,同時也可以作為電腦短訓班的培訓教材或者學習輔導用書。

編輯推薦

本書是指導初學者快速掌握電腦組裝與維護的入門書籍。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初學者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並對初學者在使用電腦時經常會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專家級的指導,以免初學者在起過程中走彎路。全書共分11章,分別介紹了電腦新手入門,電腦硬體選購指南,電腦組裝流程圖解,BIOS的設定與升級,硬碟的分區,安裝作業系統,安裝驅動程式及常用軟體,系統性能測試,數碼設備連線電腦維護方案以及電腦故障處理大全等內容。

本書附帶一張精心開發的專業級多媒體教學光碟,它採用了全程語音講解、情景式教學、詳細的圖文和真實的情景演示等方式,緊密結合書中的內容對各個知識點進行了深入的講解,大大擴充了本書的知識範圍同時在光碟中提供了300個經典的電腦維護與故障排除技巧,相當于贈送了一本200頁的電腦維護與故障類圖書,真正實現了以實例帶動講解、圖解例說、面向套用等自學效果,方便初學者快速上手。

本書及配套的多媒體光碟主要面向電腦初級用戶,適合於廣大電腦愛好者以及各行各業需要學勻電腦員使用,同時也可以作為電腦短訓班的培訓教材或者學習輔導用書。

目錄

第1章 電腦新手入門 

1.1 了解電腦

1.1.1 電腦的硬體系統

1. 中央處理器

2. 存儲器

3. 輸入設備

4. 輸出設備

4.1.2 電腦的軟體系統

4.2 電腦的基本硬體組成

4.2.1 主機板

4.2.2 CPU

4.2.3 記憶體

4.2.4 硬碟

4.2.5 顯示卡

4.2.6 音效卡

4.2.7 網卡

4.2.8 IEEE 1394卡

4.2.9 光碟機

4.2.10 顯示器

4.2.11 鍵盤

4.2.12 滑鼠

4.2.13 音箱

4.2.14 機箱

4.2.15 電源

4.2.16 散熱器

4.3 電腦的外部設備

4.3.1 印表機

4.3.2 掃瞄器

4.3.3 手寫板

4.3.4 隨身碟

4.3.5 移動硬碟

第2章 電腦硬體選購指南

2.1 CPU選購指南

2.1.1 新的CPU技術

2.1.2 CPU的編號識別

(1). Intel CPU編號識別

(2) AMD CPU編號識別

2.1.3 怎樣選購CPU

2.1.4 主流CPU品牌

(1)Intel

(2)AMD

2.2 主機板選購指南

2.2.1 最新主機板技術

(1) 雙顯示卡互聯技術

(2)雙通道記憶體技術

(3) USB2.0

(4)SATA

2.2.2 怎樣選購主機板

2.2.3 最新晶片組及主流主機板

(1)Intel晶片組

(2)nVIDIA晶片組

(3)VIA晶片組

2.3 記憶體選購指南

2.3.1 新的記憶體技術

2.3.2 記憶體編號識別

(1) 三星(Samsung)

(2)現代(Hynix)(海力士)

(3)英飛凌(Infineon)

2.3.3 怎樣選購記憶體

2.3.4 主流記憶體品牌

2.4 顯示卡選購指南

2.4.1 新的顯示卡技術

2.4.2 怎樣選購顯示卡

(1) 需求

(2) 做工質量

(3) 質保

2.4.3 主流顯示卡品牌

(1)nVIDIA

(2)ATI

2.5 硬碟選購指南

2.5.1 新的硬碟技術

2.5.2 硬碟的編號識別

2.5.3 怎樣選購硬碟

2.5.4 主流硬碟品牌

2.6 光碟機選購指南

2.6.1 新的光碟機技術

2.6.2 怎樣選購光碟機

(1) CD光碟機選購

(2) DVD光碟機選購

(3) 刻錄機光碟機選購

(4)COMBO選購

2.6.3 主流光碟機品牌

2.7 顯示器選購指南

2.7.1 新的顯示器技術

2.7.2 怎樣選購顯示器

(1) CRT顯示器選購

(2)LCD液晶顯示器選購

2.7.3 主流顯示器品牌

(1) 主流CRT顯示器品牌

7.3.2主流LCD顯示器品牌

2.8 鍵盤選購指南

2.8.1 怎樣選購鍵盤

2.8.2 主流鍵盤品牌

2.9 滑鼠選購指南

2.9.1 怎樣選購滑鼠

2.9.2 主流滑鼠品牌

2.10 機箱選購指南

2.10.1 怎樣選購機箱

2.10.2 主流機箱品牌

第3章 電腦組裝流程圖解

3.1 電腦組裝前的準備

3.1.1 準備裝機工具

3.1.2 裝機時的注意事項

3.2 組裝機箱內的各部件

3.2.1 安裝電源

3.2.2 安裝CPU和風扇

3.2.3 安裝記憶體

3.2.4 安裝主機板

3.2.5 安裝顯示卡

3.2.6 安裝硬碟

3.2.7 安裝光碟機

3.3 連線機箱內的各種連線

3.3.1 連線主機板電源線

3.3.2 連線硬碟數據線和電源線

3.3.3 連線光碟機數據線和電源線

3.3.4 連線內部控制線和信號線

3.4 機箱蓋復位

3.5 連線外設

3.5.1 連線顯示器

3.5.2 連線鍵盤、滑鼠

3.5.3 連線網線、音箱

3.5.4 連線主機電源線

第4章 BIOS的設定與升級

4.1 BIOS的基礎知識

4.1.1 認識BIOS

(1)BIOS的概念

(2)BIOS的載體

(3)BIOS的封裝

4.1.2 BIOS的作用

(1)自檢及初始化

(2) 設定中斷

(3)程式服務

4.1.3 BIOS與COMS的區別

4.1.4 CMOS放電

4.2 BIOS的設定

4.2.1 BIOS設定的常用方法

(1)進入BIOS設定的方法

(2) BIOS的常用功能鍵

4.2.2 Award BIOS的設定

(1)【Standard CMOS Features】(標準CMOS設定)

(2)【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級BIOS設定)

(3)【Integrated Peripherals】(外圍設定)

(4)【Power Management Setup】(省電功能設定)

(5)【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與PCI設定)

(6)【PC Health Status】(電腦健康狀態)

(7)【MB Intelligent Tweaker】(M.I.T)(頻率/電壓控制)

(8) 其他BIOS設定選項

4.2.3 AMI BIOS的設定

(1)【Standard CMOS Features】(標準BIOS參數設定)

(2)【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級BIOS特性)

(3)【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級晶片組特性)

(4)【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邊設定)

(5)【Power Management Features】(電源管理設定)

(6)【PCI/PNP Resource Management】(PCI/PNP資源管理)

(7)【H/W Monitor】(硬體監視

(8)【Cell Menu】(核心選單)

(9)【Load Fail-Safe Defaults】

(10)【Load Optimized Defaults】

(11)【BIOS Setting Password】

(12)【Save configuration change and exit setup】

(13)【Discard change and exit setup】

4.3 BIOS的備份與升級

4.3.1 升級前的準備工作

(1)確定BIOS是否需要升級

(2)確定BIOS是否可以升級

(3) 確定主機板類型

(4)尋找正確的升級工具和BIOS檔案

4.3.2 使用主機板自帶的刷新程式進行BIOS的備份與升級

(1)BIOS的備份

(2)BIOS的升級

4.3.3 在DOS下進行BIOS的備份與升級

(1)BIOS的備份

(2)BIOS的升級

4.3.4 BIOS升級失敗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BIOS升級失敗的原因

(2)BIOS升級失敗後的解決方法

(3)使用BIOS刷新器刷新

(4)熱插拔法

4.4 BIOS自檢響鈴含義

4.5 BIOS常見錯誤及解決辦法

4.5.1 CMOS battery failed(CMOS電池失效)

4.5.2 CMOS check sum error-Defaults loaded(CMOS檢測時發現錯誤,載入系統設定值)

4.5.3 Display switch is incorrectly(顯示形狀開關配置錯誤)

4.5.4 Press ESC to skip memory test(檢測記憶體)

4.5.5 Secondary Slave hard fail(檢測從盤失敗)

4.5.6 Override enable-Defaults loaded(CMOS設定無法啟動,載入BIOS預設值)

第5章 硬碟的分區

5.1 分區前硬碟的規劃

5.2 常見的硬碟分區格式

5.3 對硬碟進行分區

5.3.1 用Fdisk分區

(1) 創建分區

(2) 刪除分區

5.3.2 用Partition Magic分區

(1)創建分區

(2)調整分區大小

(3) 合併分區

(4) 無損分割分區

(5) 轉換分區格式

(6) 安裝新作業系統

5.3.3 安裝作業系統時分區

第6章 安裝作業系統

6.1 安裝單一操作系統

6.1.1 安裝Windows 2000

6.1.2 安裝Windows XP

6.1.3 安裝Windows 2003

6.2 安裝多作業系統

6.2.1 在Windows 2000作業系統上安裝Windows XP

6.2.2 在Windows XP作業系統上安裝Windows 2000/2003

1. 在Windows XP作業系統上安裝Windows 2000

2. 在Windows XP作業系統上安裝Windows 2003

6.2.3 實現Windows 98/2000/XP/2003共存

6.3 用Ghost安裝作業系統

6.4 作業系統的備份和還原

6.4.1 用作業系統自帶功能備份和還原作業系統

(1) 用作業系統自帶的備份功能備份和還原作業系統

(2) 用作業系統自帶的【系統還原】功能備份和還原作業系統

6.4.2 用Ghost備份和還原作業系統?

(1) 用Ghost備份作業系統

(2)用Ghost還原作業系統

6.4.3 用一鍵還原精靈備份和還原作業系統

(1) 安裝一鍵還原精靈

(2) 用一鍵還原精靈備份作業系統

(3) 用一鍵還原精靈還原作業系統

第7章 安裝驅動程式及常用軟體

7.1 驅動程式概述

7.1.1 什麼是程式驅動

7.1.2 驅動程式的分類

7.1.3 驅動程式的安裝順序

7.2主機板驅動的安裝

7.2.1 Intel主機板驅動安裝

7.2.2 nForce主機板驅動安裝

7.3 顯示卡驅動的安裝

7.3.1 安裝Intel集成顯示卡驅動程式

7.3.2 nVIDIA獨立顯示卡驅動的安裝?

7.3.3 ATi獨立顯示卡驅動的安裝

7.4 音效卡驅動的安裝

7.5 其他設備驅動的安裝

7.5.1 網卡驅動的安裝

7.5.2 印表機驅動的安裝

7.5.3 掃瞄器和數位相機驅動的安裝?

7.6 驅動的備份與還原

7.6.1 驅動的備份

7.6.2 驅動的還原

7.7 常用軟體的安裝

7.7.1 安裝MICROSOFT OFFICE 2003

7.7.2 安裝瑞星防毒軟體

第8章 系統性能測試

8.1 系統信息檢測

8.1.1 CPU-Z軟體

8.1.2 EVEREST軟體

8.2 系統性能測試

8.2.1 SiSoftware Sandra軟體

8.2.2Nokia Monitor Test軟體

8.2.3 Nero CD-DVD Speed軟體

8.2.4 3DMARK軟體

第9章 數碼設備連線電腦

9.1 隨身碟連線電腦

9.2 MP3連線電腦

9.3 移動硬碟連線電腦

9.4 數位相機連線電腦

9.5 數碼攝像機連線電腦

9.6 讀卡器連線電腦

9.7 iPod連線電腦

第10章 電腦維護方案

10.1 電腦硬體的維護

10.1.1 主機板的日常維護

10.1.2 CPU的日常維護

10.1.3 記憶體的日常維護

10.1.4 硬碟的日常維護

10.1.5 光碟機的日常維護

10.1.6 顯示器的日常維護

(1) CRT顯示器的日常維護

(2) LCD顯示器的日常維護

10.1.7 鍵盤和滑鼠的日常維護

(1)鍵盤的日常維護

(2)滑鼠的日常維護

10.1.8 音箱的日常維護

10.2 電腦軟體的維護

10.2.1 Windows XP全面提速

(1) 加快開關機速度

(2) 加快菜單顯示速度

(3) 加快自動刷新率

(4)加快預讀能力改善開機速度?

10.2.2 Windows XP磁碟檢查

10.2.3 Windows XP磁碟碎片分析與整理

(1) 分析磁碟碎片

(2) 進行磁碟碎片整理

10.2.4 Windows XP磁碟清理

10.2.5 使用Windows最佳化大師最佳化系統

(1)【系統信息檢測】模組

(2)【系統性能最佳化】模組

(3)【系統清理維護】模組

10.2.6 使用超級兔子最佳化系統

10.3 電腦病毒的防治

10.3.1 認識電腦病毒

(1) 病毒的分類

(2) 病毒的傳播方式

10.3.2 電腦病毒的症狀

10.3.3 防治電腦病毒

10.3.4 使用瑞星防毒軟體

10.3.5 預防黑客攻擊

(1)什麼是黑客

(2)黑客的攻擊方式

(3)怎樣預防黑客的攻擊

第11章 電腦故障處理大全

11.1 常見的電腦故障

11.1.1 常見電腦故障的分類

1. 硬體故障

11.2 軟體故障

11.1.2 判別常見硬體故障

11.2 不能正常開機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11.2.1 CPU故障

11.2.2 主機板故障

11.2.3 記憶體故障

11.2.4 硬碟和光碟機的故障

11.2.5 顯示卡的故障

11.2.6 顯示器出現色點或黑條

11.2.7 電腦內部連線與常見故障

11.3 常見當機情況的處理

11.3.1 開機時當機

(1)記憶體參數設定

(2)對硬碟存取模式的設定

(3) 啟動時發出報警聲後當機

(4)啟動時無報警聲當機

11.3.2 在運行時當機

11.3.3 預防當機的方法

11.4 常見硬體故障排除

11.4.1 CPU故障及處理方法

(1)常見故障現象

(2) 常見故障處理方法

(3) 因設定錯誤或設備不匹配產生的故障

(4) CPU發熱造成的故障

11.4.2 主機板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1)主機板故障產生的原因

(2)排除常見故障的流程

(3) 主機板常見的故障

11.4.3 顯示器的設定與故障處理方法

(1)如何達到最佳顯示效果

(2) 簡單故障處理

(3) 特殊故障及排除

11.4.4 硬碟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1) 常見故障

(2)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

(3) 挽救硬碟的幾個方法

11.4.5 記憶體故障的處理方法

11.4.6 光碟機常見故障處理方法

(1)不能識別光碟機

(2) 不能讀取數據

(3) 清洗光碟機的方法

11.4.7 常見音效卡與音箱故障及其處理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