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堡鄉[古浪縣]

新堡鄉位於古浪縣城東南部,東鄰景泰縣,南接天祝縣,西靠干城鄉,北連裴家營鎮,地處古浪、景泰、天祝三縣交界處。鄉政府距縣城106公里。十(十八里堡)條(條山)公路橫穿境內,並與裴(裴家營)年(年家井)公路相接。新堡,歷史上曾建有上下兩堡,後建者為新堡,故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永登縣東山鄉;建國後,屬永登縣的甘溝、蒿溝、山頭、農豐鄉的部分。1953年屬東山區的永豐臺和大魚鄉。1955年東山區和裴家營區合併為東山區,屬甘溝、蒿溝、農豐、山頭鄉和大魚鄉部分。1956年撤區並鄉為干城、農豐、永豐鄉,並於同年10月劃歸古浪縣。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東風公社。同年12月20日,古浪、天祝合縣,屬天祝縣。1961年12月15日,天祝、古浪分縣,屬古浪縣。

歷史沿革

http://www.gulang.gansu.gov.cn/Html/xzgk/150027275.html

新堡鄉位於古浪縣城東南部,東鄰景泰縣,南接天祝縣,西靠干城鄉,北連裴家營鎮。新堡,歷史上曾建有上下兩堡,後建者為新堡,故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永登縣東山鄉;建國後,屬永登縣的甘溝、蒿溝、山頭、農豐鄉的部分。1953年屬東山區的永豐臺和大魚鄉。1955年東山區和裴家營區合併為東山區,屬甘溝、蒿溝、農豐、山頭鄉和大魚鄉部分。1956年撤區並鄉為干城、農豐、永豐鄉,並於同年10月劃歸古浪縣。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東風公社。同年12月20日,古浪、天祝合縣,屬天祝縣。1959年和七一公社合併,始成立新堡公社。1961年12月15日,天祝、古浪分縣,屬古浪縣。1982年農村體制改革時,分為年家井、農豐、蒿溝甘溝4鄉,屬干城區。1984年撤區並鄉,合為新堡鄉至今。

自然環境

http://www.gulang.gansu.gov.cn/Html/xzgk/150027275.html

新堡鄉總土地面積524.4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52000畝,其中水澆地1286畝,砂地11964畝,二陰地7960畝,山旱地30790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5.6畝。新堡地域廣闊,地貌複雜。南部山區草原面積較大,適宜牧業;西北面山大溝深,土壤肥沃,適合旱作農業;中部和東部有年家井灘、十八封灘、滾白灘,地勢較平,有待開發,是理想的農林牧業開發區。
新堡氣候乾燥,溫差較大,乾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150MM,無霜期140天。

區劃及人口

全鄉轄大板、農豐、台子、尖山、甘溝高嶺一座磨劉楊石井黃蟒塘新堡子崖頭、蒿溝、苟家磨等十四個村委會,52個村民小組,40個自然村,2105戶,933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5人,土、藏等少數民族22人)。現有農村勞動力4778人,其中男勞力2456人,女勞力2322人,分別占勞動力總數的51.4%和48.6%。勞動力中受過高中及以上學歷教育的517人,占勞動力總數的10.8%,具有國中和國小文化程度的4009人,占勞動力總數的83%,文盲和半文盲252人,占勞動力總數的6.2%。

經濟狀況

2001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820萬元,其中種植業90萬元,牧業408萬元,副業84萬元,運輸業112萬元,商飲業32萬元,其他收入9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878元,人均純收入702元。

http://www.gulang.gansu.gov.cn/Html/xzgk/150027275.html

2001年糧食總產量達到95.99萬公斤,大牲畜存欄2536頭(匹),生豬存欄2389口,山、綿羊存欄12885隻。

2002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10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9.7萬元,牧業收入412萬元,副業收入84萬元,運輸業收入7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2元。

糧食總產量達到310萬公斤,人均有糧330公斤。大牲畜存欄2550頭(匹),生豬存欄2460口,山、綿羊存欄15520隻。

工農產業

http://www.gulang.gansu.gov.cn/Html/xzgk/150027275.html

新堡鄉農作物以小麥為主,豌豆、洋芋、胡麻、扁豆、芸薹等次之。砂田西瓜馳名縣內外。

新堡鄉境內建有建材、煤炭、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企業28戶。其中石膏粉廠生產的建材產品遠銷省內外。

交通地理

新堡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環境優越,地處古浪、景泰、天祝三縣交界處。鄉政府駐台子村,距縣城106公里。十(十八里堡)條(條山)公路橫穿境內,並與裴(裴家營)年(年家井)公路相接。

教育衛生

http://www.gulang.gansu.gov.cn/Html/xzgk/150027275.html

教育衛生機構健全,現有初級中學一所,完全國小15所,村學6所;全鄉有教職工132人,在校中學生278人,小學生1372人。"普九"教育已經達標。有衛生院1所,保健站13所,各類衛生人員25人。

開發項目

新堡鄉境內花崗岩資源豐富,品質優良,易於開採,可開發利用多品種的花崗岩型材。經地質礦產部甘肅省中心實驗室對礦區實地勘察,礦藏資源儲量約3億噸左右,對樣品化驗鑑定,花色品種有佛光1號、佛光2號、玫瑰紅、綠寶石等多種,花崗岩的抗壓強度、肖氏硬度、光澤亮度均符合建材標準,屬優質花崗岩。礦區交通便利,勞動力資源豐富,水電充足,開採加工條件非常成熟。隨著建築裝璜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天然花崗岩系列產品在市場上很走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