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學研究-第6輯

內容介紹《新國學研究(第6輯)》主要內容簡介:“新國學”是在原有的“國學”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國學”是在西方文化輸入中國,為了將中國學術與西方學術(“西學”)區別開來而提出的一個學術概念。 再早有張之洞等洋務派官僚提出的“中學”,但張之洞等洋務派官僚的“中學”主要指的是中國傳統儒家的倫理道德學說,而由章太炎提倡的“國學”則包括中國古代哲學、文學、文字學、音韻學等各種不同的學術門類,在哲學中也包括儒、釋、道和諸子百家的各種不同的思想學說,是有關中國古代學問的總稱。

內容介紹

《新國學研究(第6輯)》主要內容簡介:“新國學”是在原有的“國學”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國學”是在西方文化輸入中國,為了將中國學術與西方學術(“西學”)區別開來而提出的一個學術概念。再早有張之洞等洋務派官僚提出的“中學”,但張之洞等洋務派官僚的“中學”主要指的是中國傳統儒家的倫理道德學說,而由章太炎提倡的“國學”則包括中國古代哲學、文學、文字學、音韻學等各種不同的學術門類,在哲學中也包括儒、釋、道和諸子百家的各種不同的思想學說,是有關中國古代學問的總稱。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為了將“國學”與“國粹”區別開來,胡適曾經將“國學”界定為“國故學”,這一方面擴大了“國學”這個學術概念的涵蓋範圍,將中國古代通俗文化和金文、甲骨文的研究包含在了“國學”的範圍之中,另一方面也更加強調了對中國古代文化史料的重新整理和研究,但胡適的“國學”也仍然是有關中國古代歷史和中國古代文化的學問,而不包括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生成和發展起來的新的歷史和新的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