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里吸蜜鸚鵡

新喀里吸蜜鸚鵡

新喀里吸蜜鸚鵡(學名:Charmosyna diadema)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 新喀里吸蜜鸚鵡
【又名】 新島吸蜜鸚鵡
【拉丁學名】 Charmosyna diadema
【英文名稱】 New Caledonian Lorikeet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吸蜜鸚鵡
【整體概述】

簡述

這種鸚鵡,雄鳥羽毛不可知。雌鳥前額綠色,胸部和腹部為淺綠色; 臉頰和喉嚨淺黃色, 冠紫藍色;肛尾部羽毛紅色; 翅膀內側是綠色, 腿略帶紫藍色, 尾部以上為綠色, 尾部以下外部羽毛是紅色和黑色。其餘部位是橄欖綠和淺黃色。 有條狀褪色環紋 虹膜為桔黃色,爪為桔紅色。
長度: 18 cm (7ins)
生存狀態:已滅絕
習性:未知
注意: 新島吸蜜鸚鵡的情況,目前僅可知的內容限於兩個博物館收集的標本 (都是雌鳥)。樣本的類型來自於巴黎Historie Naturell國家博物館,是1860前的標本。 但1913有一本雜誌認為在其他地方可能還存在。 (仍然存在新蘇格蘭島的北邊Oubatche的附近林區,,而他們也只是推測。)

地理分布

新加勒多尼亞島(新蘇格蘭島),棲息地:林地。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極危(CR)。自1913年以來這一物種還沒有被記錄,儘管具體的搜尋在1998年。由於一些假定的威脅,它的數量可能會有所下降。然而,它不能被假定為已經滅絕,因為在1950年代和1976年,同屬的較難發現的一些吸蜜鸚鵡(lorikeets)在有些地方有報告。一些偏遠的地方需要進一步調查。任何存留的新喀里吸蜜鸚鵡都很可能非常稀少,並基於這些原因,它被視為極度瀕危。
注意:新喀里吸蜜鸚鵡,僅可知的內容限於兩個博物館收集的標本(都是雌鳥)。樣本的類型來自於巴黎HistorieNaturell國家博物館,是1860前的標本。但1913有一本雜誌認為在其他地方可能還存在。(仍然存在新蘇格蘭島的北邊Oubatche的附近林區,而他們也只是推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