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赫維寧根戰役

斯赫維寧根戰役

斯赫維寧根戰役,戰役名稱,是由加巴德沙洲海戰戰敗後,荷蘭完全失去了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荷蘭老將特羅普決定進行一次“敢死”式的決戰,重新擴充軍隊,於英國海軍戰於斯赫維寧根海面的戰役。

戰役簡介

斯赫維寧根戰役(1653年8月8日至10日)

加巴德沙洲海戰戰敗後,荷蘭完全失去了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其海岸受到英國海軍的嚴密封鎖,經濟一度陷入癱瘓。為了挽回敗局,荷蘭老將特羅普決定進行一次“敢死”式的決戰,他重新擴充軍隊,於英國海軍戰於斯赫維寧根海面。8月10日戰鬥正式開始,荷蘭海軍擁有戰艦106艘(其中特羅普指揮82艘,德·奈特指揮24艘),英國擁有戰艦100艘(蒙克指揮)。據說戰鬥從早晨7點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戰況十分激烈。特羅普中途中彈身亡,荷蘭人士氣大為受挫,25名艦長脫逃。這次海戰以荷蘭的慘敗告終,荷軍損失了15艘戰艦,傷亡4000多人,而英軍僅損失了2艘軍艦,傷亡1000多人。
斯赫維寧根海戰以後,荷蘭艦隊元氣大傷。英國對荷蘭實行絞殺式封鎖。多佛爾海峽北海戰區再無大戰。

荷蘭戰爭

“誰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即控制了世界財富。因而控制了世界。”——[英]華爾特•雷利。

眾所周知,大英帝國的擴張是建立在軍事上擊敗其對手西班牙、荷蘭和法國的基礎上的。從16世紀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開始,直至18世紀以後,英國在歐洲大陸和印度、北美對法國進行了半個多世紀的戰爭,才終於確立了“日不落”帝國的優勢地位。到第三次英荷戰爭結束為止,英國已經變成世界上的商業和海軍強國——這無可否認地得益於英國在奪取制海權方面所取得的軍事勝利。
記得《海權論》的作者馬漢曾在書中提到:“如果說英格蘭是為大海所吸引的話,荷蘭卻是被趕向大海的。沒有大海的存在,英國或許會一蹶不振,而荷蘭則會敗亡。”此言明顯道出了這三次戰爭的主動方與被動方。
尼德蘭(今荷蘭)在16世紀前期還是西班牙的屬地,1566年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到1581年才在尼德蘭北部建立起獨立的荷蘭國家。其面積僅4萬多平方公里,自然資源貧乏,據說是“不太可能養活其八分之一的居民”。“土地的貧瘠與海岸無險可守的本質驅使荷蘭人首先從事了漁業。隨後,加工保存魚類方式的發現給予他們除了進行國內消費以外還能用以出口的物質,並由此奠定了他們財富的根基。”或許正是有了“上帝造,荷蘭人築堤”的精神,至16世紀到17世紀中葉,荷蘭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以商業和海上運輸業為主,尤其是它的造船業使之成為了當時最大的海洋運輸國家:1637年,荷蘭擁有了製造排水量高達1500噸、裝有100門大炮的三層甲板的戰艦“海上君主”號的能力。到1644年,荷蘭擁有1000多艘各類船隻作為戰艦保護商業順暢,1000多艘大型商船進行海上貿易,6000多艘小型商船用於捕魚業和內陸運輸業,並擁有8萬多名堪稱世界上最為優秀的水手。17世紀上半葉,它已經發展到擁有商船1.6萬艘,據當時的英國經濟學家貝提的統計,1670年船舶的總噸位是:荷蘭90萬噸,英國50萬噸,西班牙、葡萄牙共25萬噸,法國15萬噸。商業上的霸權以炮艦為後盾,荷蘭人壟斷了世界的貿易,充當各地貿易的中介人、承擔商品的轉運業務。當時歐洲南方和北方國家之間的貿易,歐洲與東方之間的貿易幾乎全部掌握在荷蘭人的手裡。五大洲的各個角落遍及了他們的足跡,亦難怪他們會被稱為“海上的馬車夫”。
像“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那樣,荷蘭人還大力發展海外殖民地事業,奪取了廣闊的海外殖民地(以東方為主):1595年,荷蘭商人組織商船到達印度的果阿、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摩鹿加群島等地。1602年,荷蘭商人、貴族建立“聯合東印度公司”,公司據說擁有商船隊、軍隊和統治的權力。荷屬東印度公司成立後,在印度各地不斷擴張:1603年在爪哇、1606年在馬六甲打敗西班牙、葡萄牙海軍;1605年,搶占了盛產香料的帝汶島;1619年,荷蘭興建了巴達維亞城(今雅加達)作為據點,後又到了蘇門答臘、錫蘭(今斯里蘭卡)、蘇拉威西;1621年,荷蘭建立西印度公司,勢力擴張到美洲;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中國台灣(後於1661年為中國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1642年,塔斯曼尼亞島為荷蘭航海家發現;1640年,荷蘭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取了馬六甲;1648年(另說1652年),荷蘭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在北美以哈得遜河流域為基礎,建立了新尼德蘭殖民地,並在河口奪取曼哈頓島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蘭殖民者占領了安得列斯群島中的一些島嶼。荷蘭的大規模海上殖民擴張與西班牙不可避免地發生矛盾,但同大肆擴張、正處於上升階段的英國則發生了劇烈的衝突。
英國,正如眾人熟知的那樣,掠奪殖民地的活動與荷蘭大體上為同一個時間段。早在1584年,英國人就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塊殖民地——維吉尼亞(按:維吉尼亞為“處女”意,伊莉莎白女王未婚之故。)1588年,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為海外擴張拓寬了道路。1600年,英國成立東印度公司。1607年,在印度占領了第一塊殖民地。1609年、1610年、1619年,英國先後在蘇拉特甘比亞馬德拉斯建立了自己的商站。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到達今美國東北的麻薩諸塞州,一批為逃避斯圖亞特王朝迫害的清教徒按民主制建立了他們的殖民組織。至1640年,英國的貿易總額已經超過17世紀初的一倍多。

相關條目

荷蘭、英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