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傷寒地方性

地方性斑疹傷寒亦稱鼠型或蚤型斑疹傷寒。由莫氏立克次體以鼠蚤為媒介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徵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似,但症狀較輕,病程較短,病死率極低。

斑疹傷寒地方性

內容

病因
(一)傳染源:家鼠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鼠受染後,立克次體在其血內循環,此時鼠蚤吸血,莫氏立克次體隨血入蚤腸繁殖,由蚤糞通過搔癢的傷痕,立克次體侵入人體或病原體隨塵土經呼吸道、眼結膜而致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後可獲持久免疫力,並與流行性斑疹傷寒有交叉免疫力。

症狀
潛伏期6~14日,平均12日。
症狀,體徵及臨床經過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似,但病情輕、病程短。發熱為稽留熱或弛張熱型,體溫一般為38~40℃,持續6~14日,最短4日,最長25日。皮疹少,多為充血性,約1/4~1/3病例可無皮疹,1/2~2/3的病例有脾腫大。神經系統症狀較輕,大多僅有頭暈、頭痛、部分可有失眠、聽力減退等。但煩燥不安、譫妄或昏睡、昏迷等少見。可有心動過緩或輕度低壓血壓。

檢查
1.血象 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似。
2.血清學檢查。
3.動物接種。

治療
(一)一般治療:病人必須更衣滅虱。臥床休息、保持口腔、皮膚清潔、預防褥瘡。注意補充維生素C及B,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流質軟食,多飲開水。
(二)病原治療。
強力黴素0.1g,每日2次,連服三日。或第1日服0.2g,第二、三日各服0.1g。氯黴素、四環素族(四環素、土黴素、金黴素)對本病有特效,服藥後10餘小時症狀減輕。24~48小時後完全退熱。成人每日2g,小兒25~50mg/kg/日,分四次口服。熱退後用量酌減,繼連服3日。如聯合套用甲氧苄胺嘧啶(TMP),每次0.1gm,每日2~3次,療效更好。
(三)對症治療。

配圖

所屬分類

立克次氏體病
生物致病因子和生物源性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