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迪南一世[羅馬尼亞國王]

斐迪南一世[羅馬尼亞國王]

斐迪南一世(全名:斐迪南·維克多·阿爾伯特·邁因拉德;Ferdinand Viktor Albert Meinrad ;1865年8月24日-1927年7月20日 )是1914年至1927年期間的羅馬尼亞國王 。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斐迪南王子,1893年 斐迪南王子,1893年

1865年8月24日 ,斐迪南作為霍亨索倫-錫格馬林根的斐迪南·維克多·阿爾伯特·邁因拉德王子在德國西南部的錫格馬林根出生 。斐迪南的父親是霍亨索倫親王利奧波德 ,母親則是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和費爾南多二世的女兒,葡萄牙的安東尼亞公主 。隨著他的父親利奧波德和哥哥威廉分別於1880年和1886年聲明放棄了羅馬尼亞王位的繼承權 ,年輕的斐迪南王子便成為了他無子的伯父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一世的假定繼承人 。1884年,斐迪南抵達羅馬尼亞 ,但他不久後又返回德國繼續他的學業 。1889年,斐迪南從利普思卡大學畢業 ,此後,斐迪南為了履行王位繼承人的義務便搬往羅馬尼亞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定居 。同年,羅馬尼亞議會承認了斐迪南作為羅馬尼亞王子的地位 。羅馬尼亞政府並沒有要求他放棄天主教的信仰轉而皈依東正教 ,但是他的後代卻必須信奉羅馬尼亞的國教東正教 。斐迪南同意了羅馬尼亞政府的要求,但他也因此被天主教會開除教籍 ,不過,後來這個決議也被取消 。

斐迪南母親的第一代堂弟保加利亞沙皇斐迪南一世從1887年起便成為了保加利亞的攝政王 ,斐迪南的這位堂舅後來也成為了羅馬尼亞王國最大的對手之一 。而作為羅馬尼亞的鄰國奧匈帝國的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他不僅是斐迪南母親的第二代表哥的也是當時羅馬尼亞中西部地區特蘭西瓦尼亞的實際統治者 。

斐迪南對他的新家感到完全陌生 ,他開始與羅馬尼亞王后,維德的伊莉莎白公主的一名侍女 ,埃琳娜·沃科雷斯庫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伊莉莎白王后本人也與埃琳娜十分親近 ,儘管她十分清楚他們的婚姻將會受到羅馬尼亞憲法的禁止,但她依舊鼓勵兩人交往 (根據1866羅馬尼亞憲法,羅馬尼亞王位的假定繼承人禁止與羅馬尼亞百姓結婚 )。

1891年,這場風流韻事引發了一場王朝危機 。伊莉莎白王后和埃琳娜也因此被分別放逐至新維德和巴黎 ,此後,斐迪南也通過前往歐洲旅行的機會,為自己物色了一位合適的新娘 ,即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女,愛丁堡公爵阿爾弗雷德王子的女兒,愛丁堡的瑪麗公主 。

婚姻

斐迪南王子和他的未婚妻,愛丁堡的瑪麗公主 斐迪南王子和他的未婚妻,愛丁堡的瑪麗公主

1893年1月10日 ,斐迪南與自己的遠房表妹,愛丁堡公爵阿爾弗雷德王子和俄羅斯的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女大公的長女,愛丁堡的瑪麗公主在錫格馬林根結婚 。瑪麗不僅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的孫女 ,還是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皇后的外孫女 。並且,斐迪南和瑪麗也都是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弗朗茨·弗里德里希·安東的後代 。婚後,斐迪南和瑪麗一共育有三子三女 。他們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 ,而且,他最年幼的兩個孩子伊利安娜和米爾恰也被公認為是瑪麗和她的長期情夫巴爾布·斯蒂爾拜的後代 。

執政生涯

•一戰期間

斐迪南一世,瑪麗王后和卡羅爾二世 斐迪南一世,瑪麗王后和卡羅爾二世
德皇威廉二世和羅馬尼亞國王斐迪南一世(一戰期間的英國海報) 德皇威廉二世和羅馬尼亞國王斐迪南一世(一戰期間的英國海報)

1914年10月,斐迪南繼承了伯父的王位,成為了羅馬尼亞國王 。儘管斐迪南是德國統治家族霍亨索倫家族的旁支成員 ,但他依舊於1916年8月27日領導羅馬尼亞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並且站在了反對同盟國的協約國一方 。因此,他被人們稱為忠誠的君主 ,他也履行了自己於1914年在羅馬尼亞議會上宣誓就職時所許下的“我將會作為一名優秀的羅馬尼亞人來統治這個國家”的誓言 。但由於斐迪南對其家族的“背叛”,憤怒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也將斐迪南的名字從霍亨索倫家族的族譜上抹去 。

斐迪南一世和瑪麗王后在軍隊中,1917年8月 斐迪南一世和瑪麗王后在軍隊中,1917年8月

儘管羅馬尼亞在加入戰爭後屢遭挫折,並且多布羅加和瓦拉幾亞也被同盟國占領 ,但羅馬尼亞依舊於1917年與德軍交戰 ,拼盡全力阻止德軍提前攻入摩爾達維亞 。1918年,羅馬尼亞被同盟國包圍,並於當年被迫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 。然而,斐迪南拒絕簽署該條約 。當盟軍部隊攻進塞薩洛尼基前線時,他們打敗了保加利亞 ,斐迪南也隨即下令重整羅馬尼亞軍隊 。羅馬尼亞也重新加入到戰爭的協約國一方 。

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羅馬尼亞於1918年將比薩拉比亞、布科維納和特蘭西瓦尼亞併入羅馬尼亞王國 。通過一戰的勝利 ,以及羅馬尼亞王國與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之間的戰爭和俄羅斯內戰 ,斐迪南成為了領土更加遼闊的羅馬尼亞王國的統治者 。1922年10月15日,斐迪南在特蘭西瓦尼亞的阿爾巴尤利亞舉辦了一場宏偉壯觀的加冕典禮 。

隨著特蘭西瓦尼亞併入羅馬尼亞,羅馬尼亞也迎來了歷史上的一個新時期 。但這一時期也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最終走向盡頭 。二戰也導致羅馬尼亞的眾多領土被割讓給鄰國 。

•戰後政治

斐迪南一家的全家福,1913年 斐迪南一家的全家福,1913年

在他統治時期,羅馬尼亞的國內政治受到了由溫蒂勒·布勒蒂亞努領導的保守的國家自由黨的控制 。在特蘭西瓦尼亞併入羅馬尼亞後,反對黨的勢力也開始不斷壯大 ,1925年1月至1926年10月期間,反對黨的主要黨派聯合成立了國家農民黨 。戰後,斐迪南雖然通過1921年的土地改革獲得了“農民之王”的美稱 ,但他在此期間的政治措施很大程度上都與其原先許下的社會與憲政改革相違背 。

1925年,斐迪南一世強迫其花天酒地的兒子,羅馬尼亞王儲卡羅爾放棄王位繼承權 。他在遺囑中指出,在他去世後,王位將由他年幼的孫子,米哈伊王子繼承 。

逝世

1927年,斐迪南一世在錫納亞去世 。他的孫子米哈伊繼承了王位,成為了羅馬尼亞國王米哈伊一世 。由於米哈伊即位時只有6歲 ,因此由三位攝政王攝政 ,其中一位攝政王便是斐迪南一世的次子,尼古拉王子 。

子女

羅馬尼亞國王斐迪南一世和愛丁堡的瑪麗公主一共育有三子三女 :

•卡羅爾二世(全名:卡羅爾·卡拉伊曼;Carol Caraiman ;1893年10月15日-1953年4月4日 )1)1918年8月31日與喬安娜·蘭布里諾結婚 ,有一子 ,兩人的婚姻於1919年3月29日被宣告無效 。2)1921年3月10日與希臘和丹麥的海倫公主結婚 ,有一子 ,即羅馬尼亞國王米哈伊一世 ,兩人於1928年離婚 。3)1947年6月3日/5日 與瑪格達·盧佩斯庫結婚,無後代 。

•伊莉莎白公主(全名:伊莉莎白·夏洛特·約瑟芬·亞歷山德拉·維多利亞;Elisabetha Charlotte Josephine Alexandra Victoria ;1894年10月12日-1956年11月14日 )1921年2月27日與希臘國王喬治二世結婚 ,無後代 ,兩人於1935年7月6日離婚 。

•瑪麗亞公主(1900年1月6日-1961年6月22日 )1922年6月8日與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結婚 ,有後代 。

•尼古拉王子(1903年8月3日-1978年6月9日 )1)1931年11月7日與喬安娜·杜米特雷斯庫-多萊蒂結婚 ,無後代 。2)1967年7月13日與特雷莎·里斯本·菲蓋拉·德·梅洛結婚 ,無後代 。

•伊利安娜公主(1909年1月5日-1991年1月21日 )1)1931年7月26日與奧地利的安東大公結婚 ,有後代 ,兩人於1954年5月29日離婚 。2)1954年6月20日與史蒂芬·尼古拉斯·伊薩雷斯庫結婚 ,無後代 ,兩人於1965年離婚 。

•米爾恰王子(1913年1月3日-1916年11月2日 )早夭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