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迪南一世[保加利亞國王]

斐迪南一世[保加利亞國王]

斐迪南一世(保加利亞語:Фердинанд I Български ;全名:斐迪南·馬克西米利安·卡爾·利奧波德·瑪麗亞;Ferdinand Maximilian Karl Leopold Maria ;1861年2月26日-1948年9月10日 )是1887年至1918年期間保加利亞的統治者 。首先稱親王 (1887年-1908年 ),後稱沙皇 (1908年-1918年 )。他同時也是一名作家、植物學家、昆蟲學家和集郵家 。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斐迪南和母親,1866年 斐迪南和母親,1866年

1861年2月26日 ,斐迪南作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科哈利家族的一名王子在維也納出生 。2月27日,斐迪南在維也納的史蒂芬大教堂內接受了洗禮 ,他的教父母是墨西哥皇帝馬西米連諾一世及其妻子 ,比利時的夏洛特公主 。作為一名奧匈帝國內的大貴族成員 ,斐迪南從小便在國際化的奧匈帝國內長大 ,他有時也會前往其家族位於斯洛伐克和德國境內的祖傳土地上生活 。科哈利家族起源於一個非常富有的匈牙利上層貴族家族 。該家族擁有斯洛伐克境內的阿布拉和錫特諾的大片領土 。隨著斐迪南的父親奧古斯特王子娶了嫁妝豐厚的奧爾良的克萊芒蒂娜公主為妻後 ,該家族的財產也得到了增加 。

斐迪南是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恩斯特一世和首任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的侄孫 。他的母親克萊芒蒂娜公主是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的女兒 。他的父親薩克森-科堡-哥達的奧古斯特王子是葡萄牙國王費爾南多二世的弟弟 ,也是阿爾伯特親王、墨西哥皇后,比利時的夏洛特公主和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第一代堂親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第一代表親 。其中,由於夏洛特和利奧波德二世的母親路易絲公主是斐迪南母親的姐姐 ,因此,他們三人不僅是叔侄姑侄關係,還是第一代表親 。實際上,在19世紀期間 ,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要么通過聯姻要么通過選舉已經掌控了歐洲多個國家的王位 。隨著這一趨勢,斐迪南自己也成為了保加利亞的國王 。

保加利亞親王

斐迪南一世,約1900年之前 斐迪南一世,約1900年之前

1886年,保加利亞爆發政變 ,在位年僅7年的保加利亞親王亞歷山大一世被迫退位 。1887年7月7日 ,在奧匈帝國軍隊內擔任軍官的斐迪南被保加利亞大國民議會推選為保加利亞的第二位親王 。為了防止俄羅斯獲得保加利亞的統治權 ,在斐迪南成為保加利亞親王之前 ,保加利亞為了尋找繼承人一度從丹麥找到高加索 ,他們甚至還想邀請羅馬尼亞國王來當他們的君主 。斐迪南成為保加利亞親王一事受到了許多歐洲王室家族的懷疑 。他父親的第一代堂親維多利亞女王對她的首相說道 :“他完全不合適……脆弱、古怪並且柔弱……應立即停止 。”另他最初的批評者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斐迪南統治的前二十年內,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在斐迪南統治初期,保加利亞國內政局受自由黨領袖斯特凡·斯塔姆博洛夫的控制 。他的外交政策使原先受俄羅斯保護的保加利亞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明顯降至冰點 。隨著斯特凡·斯塔姆博洛夫於1894年5月下台 並於1895年7月遭到暗殺 ,保加利亞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緩和的曙光 。1896年2月 ,受一系列事件的影響 ,年僅2歲的鮑里斯王子放棄了羅馬天主教的信仰轉而皈依東正教 。然而,這一舉動也使他獲得了其信仰天主教的奧地利親戚的仇恨 ,特別是他的叔叔,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

保加利亞沙皇

1908年10月5日 (於9月22日公布 ),斐迪南在國民議會上正式宣布保加利亞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 (儘管保加利亞自1878年起已基本獨立 )。同日,他正式宣布保加利亞成為王國 ,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他還冠以自己沙皇的頭銜 ——一個向保加利亞早期統治者致敬的稱號 。他也在位於特爾諾沃的聖四十烈士教堂內正式宣布了保加利亞獨立宣言。它也被土耳其和其他歐洲列強所接受 。

斐迪南以其記仇的性格在歐洲王室間聞名 。1909年 ,斐迪南前往德國拜訪他第二代堂姐維多利亞公主的長子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 。在位於波茨坦的新宮內,斐迪南將身子探出窗外,當時,皇帝走到他身後並且拍了一下他的臀部 。斐迪南覺得皇帝的舉動侮辱了自己 ,皇帝也因此向斐迪南道歉 。然而,為了報仇,斐迪南要求威廉與他簽訂一份有價值的軍火契約 ,他本打算將位於埃森的克虜伯工廠提供給法國軍火製造商施耐德電氣 。另一件事則發生在斐迪南於1910年前往參加他的第二代堂哥英王愛德華七世的葬禮期間 。當時,斐迪南就車廂的安放位置與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發生了爭執 ,最終大公取得了勝利,他的車廂被放直接安放在發動機的後面,斐迪南的則被安放在大公的後面 。但當斐迪南意識到火車的餐車在自己的車廂後面時 ,他為了復仇,拒絕讓大公通過自己的車廂進入餐車 。同年7月15日 ,在他訪問比利時期間 ,斐迪南也成為了第一個乘坐飛機飛行的國家元首 。

巴爾幹戰爭

詳見主詞條:巴爾幹戰爭

像在其之前的許多保加利亞其他統治者一樣,斐迪南也渴望建立一個“新拜占庭” 。 1912年 ,斐迪南為了奪回被占領的土地與其他位於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聯合起來進攻奧斯曼帝國 。1912年10月9日,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打響 ,保加利亞於10月17日對土宣戰 。斐迪南將這場戰爭看作是一次新的十字軍東征 ,並宣稱 :“這是十字架抵抗新月的一次公正的、偉大的並且神聖的戰鬥 。”保加利亞軍隊迅速取得了色雷斯 ,並於次年3月與塞爾維亞共同占領了阿德里安堡(今埃迪爾內) 。土耳其被迫投降 。保加利亞本想一舉拿下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 ,但遭到了俄羅斯、希臘等國的反對 。戰爭雖然結束,和談的結果卻讓巴爾幹同盟中的其他三國對保加利亞很不滿 。保加利亞付出了最大的貢獻,並且也損失了最多的士兵 。大國堅持讓阿爾巴尼亞獨立 。儘管巴爾幹同盟曾並肩作戰,對付共同的敵人,但這也敵不過同盟內部的相互競爭 。在巴爾幹同盟最初的檔案中 ,塞爾維亞和希臘迫於來自保加利亞方面的壓力 ,同意在他們從土耳其的統治中解放出來後將馬其頓的大部分領土移交給保加利亞 。然而,塞爾維亞和希臘為了回響民眾的抗議 ,聲稱他們將會繼續占領他們軍隊已經占領的領土 。不久之後,在自身遭到羅馬尼亞和奧斯曼帝國進攻前 ,保加利亞便提前入侵了塞爾維亞和希臘 。雖然保加利亞戰敗了 ,但1913年簽訂的布加勒斯特條約依舊將一小塊領地給了保加利亞 。

一戰和退位

一戰期間,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和斐迪南在索非亞,1916年 一戰期間,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和斐迪南在索非亞,1916年

斐迪南一世並沒有放棄他的夢想 ,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在塞拉耶佛遇刺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塞爾維亞向保加利亞求救 。斐迪南一世由於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失敗 ,秘密與奧匈帝國談判,企圖趁火打劫,奪回當年失去的領土 。1915年10月1日 ,斐迪南一世不顧部分議員和人民的反對,向塞爾維亞宣戰 。次年9月保加利亞又向羅馬尼亞宣戰 ,使保加利亞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地步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保加利亞王國多次戰勝敵人並且取得了幾次決定性的勝利 。然而,就在1918年9月24日 ,保加利亞軍隊發生譁變 。9月27日,起義軍宣布成立共和國 。斐迪南一世的馬林諾夫政府派出代表團與起義軍進行談判 ,不料談判代表中的亞歷山大·斯坦姆鮑利斯基加入起義軍並成為共和國總統 。起義軍在9月29日逼近首都索非亞 ,政府宣布退出戰爭 ,並請來德國軍隊鎮壓了起義 。

10月4日,斐迪南一世在協約國的要求下退位 ,王位讓給了長子鮑里斯三世 ,斐迪南流亡奧地利 。

個人生活

斐迪南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瑪麗亞·路易莎,1893年 斐迪南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瑪麗亞·路易莎,1893年

1893年4月20日 ,斐迪南與帕爾馬公爵羅伯托一世和波旁-兩西西里的瑪麗亞·皮亞公主的女兒 ,波旁-帕爾馬的瑪麗亞·路易莎公主在位於盧卡的皮亞諾爾別墅內結婚 ,這對夫婦一共育有四名子女 。

1899年1月31日 ,瑪麗亞·路易莎在生下她的幼女娜傑日達公主後便去世了 。自此,斐迪南就再也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婚事直至他的母親奧爾良的克萊芒蒂娜公主於1907年去世 。為了王朝的傳承以及為了讓其年幼喪母的子女們感受到母愛 ,1908年2月28日 ,斐迪南與羅伊斯-克斯特里茨的埃萊奧諾雷公主結婚 。無論是浪漫的愛情還是身體上的吸引 ,斐迪南都對此不為所動 。斐迪南只將她看做家庭的一員,很少留意她 。

在私人關係中,斐迪南有一些享樂主義者的特性 。他是個雙性戀 ,直到中年的早期,他一直更傾向於女性 。他喜歡與一些身份低微的女性發生性關係 ,並且留下了許多非婚生子女 ,之後便在經濟上維持他們的生活 。

曾有許多傳言稱,晚年時的斐迪南經常與他的助理和男僕約會 。他定期與一名富有的男同性戀者在當時著名的度假勝地卡普里休假 ,這在全歐洲皇室都是公開的秘密 。1895年 ,心懷怨恨的保加利亞前首相斯特凡·斯塔姆博洛夫接受了法蘭克福日報的採訪 ,並且在歐洲引發了九天醜聞事件 。

流亡和去世

斐迪南一世,1928年 斐迪南一世,1928年

斐迪南退位後便回到德國的科堡生活 。他設法保留了自己的大部分財富 。他在流亡中看到自己的存在只不過是對王權的威脅之一 。他說道 :“流亡中的國王比普通人更具有在失敗中的哲學思想,但是我們的人生哲學主要是傳統和教養的結果 ,並且不要忘了,自尊是塑造君主的重要環節 。我們從出生那天起就受到管教並且受到了避免對外表露自己情感的教育 。骨架永遠和我們一起坐在盛宴上 。這可能意味著謀殺,這可能意味著放棄,但它總是提醒著我們意外總會發生 。因此,我們做好了準備,沒有什麼事情會像災難一樣來臨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在任何情況中生存下去或是精神與尊嚴一同流亡 。如果一個人啜飲悲傷,他不需要邀請全世界的人來一同觀看 。”他很高興王位可以傳給他的兒子 。斐迪南對流亡並不生氣 ,他將大量的時間用於研究藝術、園藝和自然歷史,他還經常週遊四方 。

斐迪南一世的靈柩,置於其父母的靈柩之前 斐迪南一世的靈柩,置於其父母的靈柩之前

然而,他也目睹了他生命中所珍惜的事物的崩潰 。他的長子和繼承人鮑里斯三世在1943年前往德國拜訪希特勒結束回國後神秘死亡 。鮑里斯的兒子西美昂二世繼承了父親的王位 ,但他於1946年被廢黜 ,保加利亞的君主政體也隨之結束 。在保加利亞王國被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所取代後 ,斐迪南的次子基里爾王子也被處決 。在聽聞兒子去世的訊息後 ,斐迪南說道 :“我周圍的一切都崩潰了 。”

1948年9月10日 ,斐迪南在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發源地德國科堡去世 。他是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的最後一個去世的孫輩 。他的遺願是希望自己能夠被安葬在保加利亞 ,因此,他的靈柩被暫時安置在科堡聖奧古斯汀教堂的墓穴內 ,在他父母靈柩的旁邊 。

子女

斐迪南一世和波旁-帕爾馬的瑪麗亞·路易莎公主一共育有四名子女 :

•鮑里斯三世(1894年1月30日-1943年8月28日 )1930年10月25日與薩沃伊的喬凡娜公主結婚 ,有後代 。

•基里爾王子(1895年11月17日-1945年2月1日 )未婚 ,無後代 。

•尤多西亞公主(1898年1月5日-1985年10月4日 )未婚 ,無後代 。

•娜傑日達公主(1899年1月30日-1958年2月15日 )1924年1月24日與符騰堡的阿爾布雷希特·尤金公爵結婚 ,有後代 。

頭銜

•1861年2月26日-1887年7月7日 :薩克森-科堡-哥達的斐迪南王子殿下,薩克森公爵(His Serene HighnessPrince Ferdinand of Saxe-Coburg and Gotha, Duke of Saxony )

•1887年7月7日-1908年10月5日 :保加利亞親王殿下(His Serene HighnessThe Prince of Bulgaria )

•1908年10月5日-1918年10月3日 :保加利亞國王陛下(His MajestyThe King of the Bulgarians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