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八卦

文王八卦

《易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兩千多年來,它幾乎一直居於“六經[儒家六部經典著作]”或“十三經”之首的地位。對《易經》的詮釋和發展又產生了諸子百家。而《易經》又是在文王八卦的基礎上形成的,對文王八卦的破解將直接地打開傳統文化的大門。 易學、術數、占卜、中醫、針灸、風水學等都套用到文王八卦。

基本信息

形成

八卦示意圖八卦示意圖

《繫辭傳》“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交代了先天八卦按照一分為二的方式生存。用圖示表示如下: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為上圖最下一層:一陰一陽;

兩儀生四象。四象為上圖第二層:四個圖,二陰二陽;

四象生八卦。八卦為上圖最上層:八個圖,四陰四陽。

此先天八卦即在二維可以形成,在三維也同樣可以形成。

八卦排列次序

《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原文後有改動,始初為“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水火不相射,雷風相薄。”。

說卦的八卦次序為先天八卦,按“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卦的陰陽,由外至里,相對的一組卦中以先陽後陰順序排列。

乾 坤 艮 兌 坎 離 震 巽

天 地 山 澤 水 火 雷 風

天地數

《說卦傳》提出八卦與數的關係,數為十數。《繫辭傳》明文“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即用十數和八卦按照“參天兩地而倚數。” 的方法來倚數。如下所示:

文王八卦文王八卦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乾坤艮兌坎離震巽乾坤

卦有八個而數有十數,故必有兩卦多二個數。按自然順序為乾坤兩卦。天干和數字皆為記數符號。

將說卦的八卦次序與數和天干混合排列如圖1。

河圖洛書

文王八卦文王八卦
河圖並無遠古的內容記錄也無考古發現,但河圖之數16,27,38,49四

組之數在洛書之中得以體現。將傳統符號數變為現代的數字,如下圖。

洛書古稱明堂,《大戴禮記 ·明堂》有明確記錄,“名堂者古已有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

洛書(九宮數)與天地數成卦法構成文王八卦

洛書的四隅8、6、2、4為偶數為陰,四正9、1、3、7為奇數為陽與天地數遵循“法象莫大於天地”成卦法構成文王八卦。

文王八卦文王八卦

卦有八數、宮有九數,必多一個數。將中宮5排入

一宮取代1數,象徵宇宙運轉無始無終。以8為陰頭是因為8宮有地支醜寅,寅為一年之首,醜為一年之尾。表述年的概念即對太陽運行的表述。如下圖。

文王八卦文王八卦

將4數置於九宮7的位置法月亮初升之象,即月始。

將9數置於九宮6的位置法日。每天亥時結束。月始時終,陽順陰逆法太陽月亮視運行之象。見圖2。

文王八卦文王八卦
將圖3之天地之數納卦(見上四),數就等換為八卦即出現出文王八卦方點陣圖。見圖4。
文王八卦文王八卦
文王八卦文王八卦
文王八卦所反映的是中國人對宇宙的認識。文王八卦是建立在中國古天文學基礎之上的。“天垂象”,“一陰一陽之謂道”是易學之基礎,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礎和法則。
河圖如何演化為洛書河圖如何演化為洛書

起源

文王八卦即後天八卦,何時起源?目前有兩類說法、三種表現。

1、宋代邵雍出現文王造後天八卦的傳說,被朱熹推廣。

這種傳說無據,先秦傳說是文王演周易,不是造後天八卦。

2、劉林鷹考證殷墟時期已用後天八卦:其在2000年以劉雨鷹筆名所寫的《商周數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論述:殷墟小屯南地甲骨里的四卦龜甲,“巽”、“乾”、“坤”三卦在後天八卦位,“渙”在“重八宮”的艮宮方位。就是說,殷墟時期的王室大巫不但懂後天八卦,而且有發達的八宮觀念了。倖存者是冰山一角。此論沒有排除夏代及先夏時期大巫已經使用後天八卦。

3、謝朝海2005年捐獻水書《連山易》後說明,連山易的用卦就是漢族所說的後天八卦。如果其說能被證明,那么,夏代易書就是使用後天八卦的,那么其起源應該在夏朝先夏時期。

後二種說法,是一個大類,都有依據,依據不同而結論一致,都說明:周文王之前很久,某些大巫已經使用了後天八卦。他們說明的是最晚的使用時期,而非起源時期。一般來說,起源更早,難以確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