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閣《四庫全書》

文津閣《四庫全書》

圖書詳解現存於國家圖書館的文津閣《四庫全書》,是七部《四庫全書》中的第四部,成書於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原存於承德避暑山莊。 文津閣《四庫全書》入藏國家圖書館後,與《敦煌遺書》、《趙城金藏》和《永樂大典》一道,並稱為國家圖書館四大鎮館之寶。 文津閣《四庫全書》共36304冊,分裝6144個書函,陳列擺放在128個書架上,它是七部《四庫全書》中保存最為完整,並且至今是原架、原函、原書一體存放保管的唯一一部。

圖書信息

作者:國家圖書館
裝幀:豪華精裝
文津閣《四庫全書》

開本:大16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05年

內容簡介

文津閣《四庫全書》現藏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它是七部《四庫全書》中的第四部,成書於清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於乾隆五十年三月運往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全書在文津閣收藏近一百三十年。1909年7月,清政府允準撥文津閣《四庫全書》為籌建京師圖書館所用,1913年12月底全書自承德啟運,1914年1月初到京,暫存故宮文華殿內,1915年9月由京師圖書館正式接收。
隨著京師圖書館的改名易址,全書曾四次搬遷,末次是1987年北京圖書館新館落成,搬入新館二樓正廳後的《四庫全書》專藏書房內收藏至今。

圖書詳解

現存於國家圖書館的文津閣《四庫全書》,是七部《四庫全書》中的第四部,成書於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原存於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四庫全書》入藏國家圖書館後,與《敦煌遺書》、《趙城金藏》和《永樂大典》一道,並稱為國家圖書館四大鎮館之寶。
文津閣《四庫全書》

文津閣《四庫全書》500卷,陳列擺放在128個書架上。它是七部《四庫全書》中保存最為完整並且至今仍是原架、原函、原書一體存放保管的唯一一部。 走進國家圖書館的專門書庫,“乾隆御筆”首映眼帘,這是一首“題舊五代史八韻”,刻在子部第32、33架的側板上。書庫內,128個書架林立其中,6,144個書函整齊有序地擺放在當年高大的書架上,經、史、子、集各部書籍,分別配有綠、紅、藍、灰四色,夾板、絲帶、銅環一依當年。翻開書冊,即見“文津閣寶”的朱印、“紀昀復勘”的黃箋、雪白的開化紙和端正的館閣體楷書,令人嘆為觀止。
文津閣《四庫全書》自1915年由京師圖書館正式接收後,近九十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特別關注,對它的保管和利用有著一套嚴格的規定,它與《敦煌遺書》、《趙城金藏》、《永樂大典》並稱為國家圖書館的四大鎮館之寶。 文津閣《四庫全書》共36304冊,分裝6144個書函,陳列擺放在128個書架上,它是七部《四庫全書》中保存最為完整,並且至今是原架、原函、原書一體存放保管的唯一一部。
看今天的文津閣《四庫全書》,雖沒有壯觀的書閣,但它壯觀猶存。走進書庫,“乾隆御筆”首映眼帘,這是一首“題舊五代史八韻”詩,刻在子部第32、33架的側板上,128個書架林立其中,6144個書函整齊有序地擺放在當年高大的書架上,取出經、史、子、集、四函書,綠、紅、藍、灰四色如新,夾板、絲帶、銅環依照當年,翻開書冊,“文津閣寶”的朱印,“紀昀復勘”的黃箋,雪白的開化紙,端正的館閣體楷書,這一目一目使得多少參觀者為之讚嘆不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