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橋

文星橋

文星橋在攬秀園東,是古代鴛鴦湖畔有名的橋。

基本信息

文星橋在攬秀園東,是古代鴛鴦湖畔有名的橋。文星橋一帶(包括攬秀園),宋代稱“梅溪”,宋元祐中(1086—1093),僧人智鑒築庵於此,植梅百株,稱“梅庵”。明崇禎<<嘉興縣誌>>記載有“梅溪八景”:梅溪月印、竹里茶煙、三峰招翠、西湖暮泛、曲流春漲、厭徑疏籬、蘇橋積雪、西亭晴雲。元明兩代,此地屢遭毀廢。直到明崇偵五年(1652),里人孫洪基夢中遇一老人隨地指示古蹟,於是構築庵堂,補植梅花,建孫大參、孫勛卿兩公(詞),恢復梅溪景觀。
文星橋俗稱啞巴橋,始建年不詳,重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三孔石拱橋。這座橋外觀很秀美,與鴛鴦湖上的風光是相稱的。清代,“梅溪八景”已失之記載,但推想池塘煙柳,曲徑萋迷,依然留有園林的遺蹟。

文星橋文星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