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帝南巡碑

文成帝南巡碑·亦稱"御射碑"。位於大同城東南靈丘縣城南9公里處唐河西一龜狀台地上。御射台位於台地南端,射台為圓形,直徑10米有餘,高5米餘,黃土堆成。南巡碑立於御射台北面的台地中央。石碑高4.4米,寬1.2米,厚30厘米,碑額左、右、上雙龍盤曲,正面書"皇帝南巡之頌",字為長寬各21厘米的小篆體,書法古樸渾厚。碑身背面文字長寬各1.5厘米,正面文字長寬各3厘米,為規範瀟灑的魏體。碑文內容記載文成帝4次南巡。和平二年(461)二三月,文成帝巡幸河北平原,途經靈丘,"靈丘南有山,高四百餘丈,乃詔群官仰射山峰,無能逾者。帝彎弧發矢,出山三十餘丈,過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銘"。此碑為研究中國古代史提供了實物史料,碑文書法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此碑毀於本世紀20年代,現有殘碑10塊,石龜碑座1尊。


【文成帝南巡碑】亦稱"御射碑"。位於大同城東南靈丘縣城南9公里處唐河西一龜狀台地上。御射台位於台地南端,射台為圓形,直徑10米有餘,高5米餘,黃土堆成。南巡碑立於御射台北面的台地中央。石碑高4.4米,寬1.2米,厚30厘米,碑額左、右、上雙龍盤曲,正面書"皇帝南巡之頌",字為長寬各21厘米的小篆體,書法古樸渾厚。碑身背面文字長寬各1.5厘米,正面文字長寬各3厘米,為規範瀟灑的魏體。碑文內容記載文成帝4次南巡。和平二年(461)二三月,文成帝巡幸河北平原,途經靈丘,"靈丘南有山,高四百餘丈,乃詔群官仰射山峰,無能逾者。帝彎弧發矢,出山三十餘丈,過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銘"。此碑為研究中國古代史提供了實物史料,碑文書法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此碑毀於本世紀20年代,現有殘碑10塊,石龜碑座1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