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嶺鎮

文嶺鎮

文嶺鎮位於福建省長樂市東北部,閩江口南岸,東部臨海,與白犬島隔海相望,西接金峰、潭頭,南界湖南,北與梅花毗鄰。距市區23公里。鎮域總面積33平方公里,文嶺現轄有12個行政村,68個自然村。全鎮總戶數為10943戶,總人口36914人,人口密度為1097人/km2。

基本信息

鄉鎮歷史

文嶺鎮文嶺鎮
文嶺鎮歷史悠久,設縣始於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文嶺鎮(399年—401年)十六國後燕慕容盛年號。至今有1380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文嶺鎮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夏商時,屬揚州。秦漢時期屬閩。晉春秋和三國時,吳國、東吳在六平吳航頭(今吳航鎮)造船,因此,別稱吳航。晉朝惠帝時,將揚州部太康分為建安郡和晉安郡,文嶺鎮屬晉安郡原豐縣。隋朝大業間,晉安郡改為建安郡,文嶺鎮屬閩縣。唐武德六年(623)由閩縣析立,取《詩經》“宅新邑,寧厥止”之義,縣名為“新寧”,縣治設敦素里平川(今古槐),不久改稱文嶺鎮。聖歷二年(699),析出文嶺鎮南部的太平、感德、崇德、孝義、萬安、長東、永樂、永福8個鄉,設定萬安縣(今福清市)。上元元年(760),防禦史董玠因敦素里地形卑濕,將縣治移到吳航頭。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梁乾化元年(911),改縣名為安昌縣;後唐同光元年(923),復名文嶺鎮;長興四年(933),王延鈞稱帝福州,國號大閩,改元龍啟,升福州為文嶺鎮,以閩鎮為文嶺鎮,以文嶺鎮為侯官縣,以侯官縣為文嶺鎮;清泰二年(935),閩縣、侯官、文嶺鎮均復舊名;後晉天福六年(941),改閩縣為文嶺鎮,改文嶺鎮為安昌縣;天福七年,復為閩縣、文嶺鎮,均屬文嶺鎮,此後文嶺鎮名穩定下來。立縣至清,文嶺鎮為閩州、福州、文嶺鎮、福州威武軍、福州彰武軍、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等(均為今福州)所轄。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府、州、廳,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福建省設東、西、南、北4路道,文嶺鎮東路道。1914年,改東路道為閩海道。1925年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制,文嶺鎮直屬福建省政府管轄。1933年,以十九路軍將領為核心,在福州發動“福建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劃福建為閩海、延建、興泉、龍汀4省,文嶺鎮屬閩海省。1934年7月,全省設10個行政督察區,文嶺鎮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地,轄文嶺、閩侯、連江、福清、平潭、永泰、羅源等縣。9月,閩侯縣十三區的光俗、高詳、至德、紹惠、欽仁、江左6里劃歸文嶺第七區,時省府委員陳煌琳實地勘界並立碑太歲坑(今黃石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省設立8個專區,文嶺屬閩侯專區管轄。1955年,全省改設5個專區,文嶺屬福安專區管轄。1959年,復屬閩侯專區管轄。1970年改專區為地區,屬閩侯地區管轄。1971年,改屬莆田地區管轄。1983年7月l日,實行市帶縣體制,文嶺屬福州市管轄。1994年2月18日,文嶺撤縣設市,仍屬福州市。文嶺現轄14個鎮、2個鄉、2個街道,共有231個村、14個社區居委會、6個居委會

文嶺鎮是中國“草根工業”的發祥地,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福建十強行列,兼具空港、外港、內港和大型火電廠的投資優勢,是正在崛起的現代港口工業和濱海旅遊新城。

農業建設

文嶺鎮文嶺鎮
長樂縣文嶺鎮採取有效措施,加快冬季農業生產步伐。一是抓特色,建基地,促增收。文嶺鎮蔬菜種植面積1.05晚畝,分為兩個區。一個是沿海旱作區,主要種植馬鈴薯白蘿蔔等優質菜,其中石壁等村連片種植馬鈴薯達3000多畝,年產量6000多噸,是長樂市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基地。另一個是內陸水稻區,主要種植西洋芹、西紅柿、蔥蒜等葉質菜,年產量在1萬噸以上。二是抓服務,建協會,優發展。先後成立“長樂市石壁蔬菜協會”、“山邊劉蔬菜基地服務中心”,會員達300多人,為菜農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拓寬蔬菜銷售渠道。同時,多次聘請技術專家授課,提高種養技術水平。三是抓水利,建設施,夯基礎。一方面做好長樂市蓮柄港文嶺段清淤整治工作,大力推進村支港道清淤整治工程,對年久失修的電灌站進行修復,總投資達200多萬元。另一方面,先後投入180多萬元實施節水工程,現全鎮節水噴灌面積達2000多畝。

工業建設

文嶺鎮文嶺鎮
文嶺鎮共有企業202家,其中規模以上3家:福建省台福食品有限公司、長樂市新世紀塑膠製品有限公司、長樂市航行麵製品有限公司。文嶺鎮認真實施“工業強鎮、農業穩鎮”的戰略,凝心聚力,以項目為抓手,立足改善民生,切實改變經濟的增長方式,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今年1—6月份工業總產值完成10.34億元,同比增長57.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8.26億元,同比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60萬元,同比增長52.6.%;財政總收1150.14萬元,同比增長16.21%。

文嶺鎮全力以赴解決項目建設困難,促進在建項目早日投產增效。東吳、鳳莊、文嶺等工業集中區是文嶺鎮工業經濟重點增長源,文嶺將充分發揮項目落地推動領導小組作用,實行領導掛點服務制度,進行點對點跟蹤服務,定期走訪調研,認真解決好東南針紡、慶誠食品等企業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實現“固投增長,產值增量”的目標。

文嶺鎮還積極扶持重點企業增資技改擴建,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文嶺現有企業140家,規模以上企業僅24家。該鎮引導紡織和食品兩大支柱產業在技改中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步伐,還本著“親商、安商、富商”的工作理念,主動、積極、有效地上門服務,切實為企業提供信息,引領“品牌帶動”的社會意識,營造“品牌帶動”的創業環境,培養業主敏銳的戰略目光,推動食品、紡織產業延伸發展,加快品牌創新,樹立發展的雄心和鬥志。文嶺鎮沿海沿江,沙地面積大,適宜發展水產、養殖、蔬菜等產業。水產冷凍加工業居全市首位,現有企業34家,年創產值2.8億元;淡水養殖居全市首位,年出口鮮鰻1500多噸,年創產值近億元;蔬菜常年種植面積(複種)保持在1.4萬畝左右,年產量2.8萬噸,注重農業品牌建設,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食品飲料年創產值近億元。

特色小吃

文嶺鎮線面
蠣餅

做法是選用大米、黃豆浸泡後磨槳作皮,以海蠣肉、豬瘦肉、芹菜等調成餡馬蹄表感特製的長柄瓢勺將漿餅放入滾開的油鍋炸制而成。成品為圓形,殼酥香,餡味葷鮮美,可單獨食用,也可作下粥小菜。若與鼎邊糊同吃,一乾一稀,一個味濃一個清淡,別有風味。

鼎邊糊

福州市民常用的早點。在鐵鍋里盛著蛤、香菇、蝦米、蔥、黃花菜及配料熬成的清湯,用火燒著,待鐵鍋上方四周烤熱後抹上花生油,再將預先備好的濃米漿均勻潑在內緣四周,烘乾後鏟入湯中,稍煮片刻即成,食之軟嫩清香。福州人幾乎家家都會做鼎邊糊,早晚街頭巷尾到處都是鼎邊糊小吃攤。1961年朱德在福州品嘗鼎邊糊說,這么簡單的原料,這么簡單的製作,這么簡化的食法,卻有這么引人的魅力,真叫人嘗後難以忘懷。

光餅

用麵粉加少許食鹽烘製而成的餅類食物,直徑約6厘米,中間帶有穿孔,食之清香可口。相傳明嘉靖年間,福建沿海倭寇猖獗;戚繼光奉旨率戚家軍入閩抗倭,戰事不斷。為適應行軍作戰需要,老百姓發明以麵粉為原料製成製成一種中間帶孔的餅,用鹵鹹草串起來,掛在戚家軍將士的脖子上,隨時食用,既節省埋鍋做飯時間,又避免炊煙外冒泄露軍情。福州人吃光餅有諸多花樣,有將炒乾的海苔菜夾在餅中再加上酸辣佐料的苔菜餅,有夾青菜“雪裡紅”的辣菜餅,有夾紅糟三層豬肉或米粉肉的夾肉餅等等。如今福州人宴桌上也擺上了光餅。

線面

以精麵粉為原料,輔以精鹽、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乾後而成。線面粗細0.7毫米以內,有的能用1斤麵粉製成6米長的線面近1000根。福州線面具有煮時不糊,柔韌滑潤,咀不粘齒,牽絲縷縷等特點。煮食方便簡單,將線面投入沸水鍋中,待線面上浮後撈起,倒入燉好的羊肉、雞肉、或豬上排湯中,調些福建老酒、蔥花等,芬香味美。福州風俗,過生日要吃線面加上2個鴨蛋,稱“太平面”,寓意平安長壽。

蔥肉餅

福州傳統風味小吃。以麵粉為主料,以豬肥膘肉、蔥花、生芝麻為輔料製成的一種烤爐酥餅。做法是:把麵粉揉成餅皮,肥膘肉丁用白醬油、味素、精鹽、五香粉或椒鹽、胡椒粉等佐料醃醉做成餡料,包餡時塞進大把蔥花,餅面上撒入生芝麻,貼爐烘熟。福州傳統風味小吃中還有一種叫蝦乾肉餅,製法與蔥肉餅相似,形狀大小與光餅相同,加蝦乾碎、肉丁、椒鹽等為餡,貼爐烤制而成,香酥可口,已有三四百年歷史。

城鎮建設

文嶺鎮文嶺鎮
文嶺鎮將以黨代會的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主動融入海峽西岸省會視窗城市建設。

一是打造溫馨文嶺。在加快鎮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文嶺鎮始終堅持“失地不失業”的工作理念,取得了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雙贏。結合此次報告提出的指導方向,轉變思路,文嶺鎮在抓好項目跟蹤落地同時,大力發展商貿業,積極拓寬農民就業門路,推動農民向商人轉變。二是打造生態文嶺。嚴格實行耕地保護制度,在抓好濕地保護和生態綠地建設同時,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定期監測統計,為最佳化濕地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加快農村改水、改廁步伐,推進垃圾中轉處理、污水處理、道路綠化,加大農村面源污染整治力度,改善生態環境。三是打造平安文嶺。根據報告中提出的指導方向,繼續深化“平安村居”、“平安企業”等平安創建活動,進一步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治安中心戶、群防群治理事會、治安巡邏隊三支基層治安防範隊伍建設。

鄉鎮文生

文嶺鎮文嶺鎮
文嶺鎮圍繞“人人參與,清潔家園”的主題,對集鎮的“髒、亂、差”現象開展專項整治,投入14萬元在文嶺、前董、東吳、山邊劉、石壁等村建設垃圾池,並在主幹道沒沿線安裝標準環保垃圾箱,投入60多萬元在前董後董交界處、阜山分別籌建日處理10噸的垃圾燜燒爐,進一步解決鎮域垃圾終端處理的問題。依法順利拆除金梅線東吳至文嶺段違章搭蓋80多間,協調企業、鎮直單位投入25萬元完成主幹道沿線綠化,改變以往道路沿線村容“零、散、髒”的面貌。同時,利用現有宣傳平台開闢專欄、專題流動宣傳,“清潔家園”文明工程創建工作基本形成了經常化、制度化,不僅鎮容鎮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市場秩序和交通秩序也明顯好轉。其中鳳莊、石壁、前董、山邊劉等村順利通過了福州市清潔辦驗收。

領導機構

文嶺鎮文嶺鎮
黨政辦

職能:1、擬定本辦年度工作計畫,並負責實施;2、草擬黨政檔案、會稿,調研采編綜合信息;3、負責本鎮機關內務工作;4、抓好鎮機關內部建設;5、負責鎮黨委、政府各部門的檔案統一管理保密工作;6、承辦黨委、政府公文收發、記錄、傳閱,做好上傳下達;7、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司法所

職能:1、承辦法制宣傳教育工作;2、對村(居)調解組織建設進行指導和管理,並具體承辦民間糾紛調解工作;3、協助政法部門抓好綜治工作;4、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計統組

職能:1、負責本鎮的國民經濟統計、綜合分析,編寫本鎮經濟年鑑;2、督促鎮機關各部門、村居及時上報統計報表;3、如實為上級統計機構和本鎮領導提供數字資料;4、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工會

職能:1、主持工會日常工作;2、參加本單位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3、指導基層工作履行職責、開展活動,以及鎮機關工會工作;4、全面貫徹《工會法》、《勞動法》,依法維護職工權益,搞好工會自身建設;5、完成鎮黨委、政府和上級工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民政辦

職能:1、制定本鎮民政、老齡等工作計畫,報領導審定後負責實施;2、宣傳婚姻法,抓好社會團體管理、地名、殯葬等工作,搞好現役軍人社會服務等優撫工作;3、指導村(居)民自治組織建設,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財政所

職能:1、編制執行年度財務收支計畫或經費預處,具體審核和辦理財務收支業務;2、審核原始憑證,編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薄,做好平賬和結賬;3、搞好年終決算,編制會計報表;4、負責機關內部國有資產的管理;
5、制定財政財務管理制度,負責鎮級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管理;6、審核單位用款計畫;7、做好專控商品審批工作;8、及時審核預算單位的會計報告;9、辦理其他會計事務。

宣傳組

職能:1、制定本鎮宣傳工作計畫,並具體組織實施;2、負責做好上傳下達,聯絡協調、督查工作;3、搞好本鎮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市場管理工作;4、落實鎮黨委和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文教組

職能:1、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事業;2、抓好衛生工作;3、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組織組

職能:1、負責本鎮黨建工作,組織制定全鎮“黨建工作”崗位責任制,提交黨委討論後,並組織實施;2、負責黨員納新管理工作;3、籌備組織黨委、政府重大會議,審核重要檔案;4、協助黨委書記抓好其他工作;5、抓好本鎮組織、人事、老齡、黨建工作;6、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定期考核,向黨委推薦人選;7、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搞好發展黨員工作;8、搞好組織、人事、統計工作;9、制訂黨建工作規劃和年度計畫符合上級有關政策、精神、規定和要求;10、經常性開展黨員和職工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多樣、有聲有色,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較好;11、及時檢查督促目標管理崗位責任制落實情況,責任制、考核制、獎懲制完善、健全;12、完成鎮黨委和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認真、及時。

婦聯

職能:1、負責本鎮婦女組織工作的管理;2、搞好婦聯的服務職能和聯誼職能;3、抓好“四自”和“四有”教育,組織婦女開展各種有益活動;4、指導基層婦代會工作;5、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計生辦

職能:1、制定本鎮計生工作規劃,並具體組織實施;2、抓好計生基層網路建設;3、審核村各項報表、材料;4、承辦計生經費的徵收管理;5、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發展措施

文嶺鎮文嶺鎮
文嶺鎮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以農穩鎮、以工興鎮、以商活鎮”的總體發展思路,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推進城鎮化進程,加快文明村鎮創建步伐,促進了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2007年,全鎮實現地方生產總值287209萬元,完成財政收入2812.16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7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38元,先後獲得“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省小城鎮改革發展50強重點鎮”、“省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先進鄉鎮”、“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一、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文明村鎮創建活動。

按照“建全省一流強鎮”的發展目標,文嶺鎮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圍繞奶牛養殖、生豬養殖、蛋雞養殖和蔬菜種植等主導產業,加快農業核心區建設,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為此,該鎮結合全鎮實際,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膽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因勢利導,積極引導農民與市場接軌,大力發展奶牛養殖、生豬養殖、蔬菜種植、花卉種植、林果等特色產業。全力抓好萬頭奶牛養殖小區、生豬養殖基地、特色蔬菜種植、優質李子基地建設,拓寬農民致富途徑。

二、加快項目建設,構築文明村鎮創建的有力支撐。

按照“工業立鎮”的總體思路,該鎮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最佳化招商引資環境,落實優惠政策,加快項目建設步伐,構築文明村鎮創建的有力支撐。今年以來,全鎮共引進項目7個,計畫總投資14.9億元,引進縣外資金14.4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實現稅金2.3億元。同時,該鎮把發展第三產業作為鎮域經濟成長的後續力量來抓。藉助沙嶺子鎮地處張宣中心地帶,京包鐵路、110國道以及丹拉高速公路途經該鎮的交通、區位優勢,在商貿物流、運輸、服務業上大做文章,引進了投資3億元的冀東汽車城、投資1億元的沙嶺子戰略裝車點等一批大項目,使農民三產收入比重占到人均收入的40%左右。

三、做好“四化”工作,提升文明村鎮創建水平。

2006年來,該鎮採取“先規劃,後建設”的思路,因村而宜,用經營城市的理念,高起點、高標準規劃村鎮。全鎮六個行政村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共投資1.2億元,建設農民住宅樓8.5萬平方米,改善了人居環境。為改善村容村貌,保持好村鎮的衛生工作,該鎮在所轄的六個行政村組建了衛生清潔隊,嚴格劃分了衛生責任區,實行村幹部包片包街、黨員包戶,並在養殖大村屈家莊村、南興渠村沙嶺子村分別規劃設立養殖區,在屈家莊村規劃興建東山產業集聚區,以逐步實現集中管理,從而確保了創建活動的全方位推進。近年來,全鎮共投入資金668.3萬元,清理垃圾47590方,共建垃圾池103個,沼氣池300個,硬化道路105896平方米,安裝路燈375盞,植樹30000棵,育苗500畝,實現了“硬化、綠化、淨化、美化”的目標。

四、加強文化設施建設,提升文明村鎮創建品味。

在文化設施建設上,各村鎮都規劃建設了文體活動場所,同時規劃了“一部、三室、兩欄”。其中,投資1.6萬元,建成文化活動場所2處;投資1.5萬元,購置文體器材6套;投資10多萬元,配套整修活動室4個;投資2.3萬元,購置圖書1.2萬冊;投資32萬元,新建、配套衛生診所8家。道德風尚建設上,各村都根據自身實際,制定印發了《村規民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會等民眾自治組織,教育村民從自身做起,逐步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此外,各村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項章程,並積極開展了“十星級”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全鎮共評出“十星級”文明家庭955戶。

五、做好民眾思想工作,鞏固文明創建成果。

為鞏固文明村鎮創建成果,該鎮抓好基層隊伍建設,強化治安防範體系,合力維護社會穩定,鞏固文明創建成果。一是針對開發建設所帶來的失地閒置勞動力成為重要不穩定因素問題,從轉變其就業觀念著手,引導其就業,逐步消除無地農民就業和征地拆遷遺留問題帶來的不穩定。二是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依法加強鎮區管理,嚴厲打擊非法採礦等活動,依法嚴懲團伙性暴力抗法行為。三是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並加強與周邊鄉鎮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抓好地礦關係協調。嚴防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保障國家和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四是建立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和定期研討會議制度。成立了領導小組,設立了辦公室,配備了專職人員,並建立創建責任制。實行了文明創建“分片負責”、“門前三包”、“創建評比”和“創建責任承諾”的措施,做到責任到人,責任到崗。五是建立考評激勵機制。細化職責,定期考評,將考評結果作為工作績效的評定依據,另外建立了理論調研機制。開闢創建專欄,組建調研隊伍,定期到基層、到民眾中了解,發現文明創建的新形式、新方法,進行總結形成理論,加以推廣。通過3年來的創建,農民的整體素質有了進一步提高,鎮域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城鎮化品位得到進一步提升。今後,我們將進一步探索積極有效的工作措施,建立更為完善的工作機制,力求取得創建活動新成效。

旅遊景點

天塌湖

文嶺鎮文嶺鎮古蹟

天塌湖,又稱“天宅湖”,位於前董村後、東莊村旁,是兩眼相聯的“雙子星”的山間湖泊。它們分為上湖、下湖,上湖高於地平面約30米,下湖高出地面10多米。高水位時兩湖湖面約200畝。傳說古時候,天上雙星墜地,撞擊出兩個相連的湖,所以叫“天塌湖”。其實,它們猶如平潭的“三十六腳湖”,是造山運動把海灣阻斷後隆起於地面的低山湖泊。它們蓄積了周邊的的徑流,湖底又湧起泉水,原來棲息的海生動物也漸次適應了這裡的淡水。所以從前曾有大海龜--黿在這裡沉浮。它們旱不涸、洪不溢,滋潤著周邊的田野。現在天塌湖還是文嶺鎮自來水廠的水源地,每日可供水2000噸,給8個村送去清洌潔淨的水。湖泊周邊,綠樹、翠竹拱衛;水色、山光掩映成趣,風景殊佳。

迷人的波洲島

波洲島又叫“鼠嶼”,位於文嶺鎮石壁村正東的海上,是一座岩島,距岸約一千多米,低潮時面積約2公頃,高潮時只有1公頃。島上設有燈塔,是南來北往船隻的航標;波洲島,這個彈丸小島是東海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每到夜幕降臨,它眨著眼睛,脈衝燈光在夜空中閃爍,指引著航向。它與現在和陸地相連的“貓嶼”,以及附近的“豬腳山”,演繹著一個民間故事--《貓鼠爭吃豬腳》。晴日裡,退潮時,金色的海灘平緩而廣袤,與下沙海濱度假村相比毫不遜色;漲潮時,波光粼粼,細浪濺雪低吟淺唱;避風港里,停泊著船隻,候潮出發討小海。放眼望去,藍天、碧海、小島,構成一幅迷人的畫面。這裡是可供開發的處女地,這裡是營造海灘游、小島休閒遊的好地方。

東湖

長樂的東湖位於文嶺鎮境東南的“湖頭張”自然村旁。古時水面廣達二、三千畝,湖跨文嶺、湖南兩鎮。東湖又稱濱閭湖。唐朝大曆年間裡人林鷗舍田為湖,浚深、築堤、建閘門,可溉田數萬畝。明隆慶四年知縣蔣以忠率民眾進行疏浚、修復。東湖水系與西湖水系,通過人工河道構成陳塘港水網。它起著蓄水、調節水位、以及灌溉、運輸、養殖等功用。自古至今,東湖惠澤一方,至今水面仍較為遼闊,碧波蕩漾,養殖有青、草、鰱、鱅、鯉、鯰等淡水魚,艚船穿梭,水波瀲灩,與藍天白雲相映,一派水鄉風光;湖畔又有多處名勝古蹟。若加以開發,將是攬勝、划船、戲水、觀魚、垂釣的好去處。

社會發展

文嶺鎮文嶺鎮
自2005年來,文嶺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目標定位較明,發展思路較清,工作舉措較強。

為更好推動文嶺鎮今後在金峰組團中實現跳躍性發展,文嶺鎮新班子要做到“抱頭、挺腰、攬尾”。

“抱頭”。文嶺要在金峰組團中脫穎而出,趁勢而上,需要主動承接金峰鎮和空港工業集中區的輻射,藉助這兩塊跳板,尋找機會帶動自身,這樣,才有可能先人一步,贏得優勢。

一要抱強工業,主動承接金峰鎮的輻射,不斷把企業發展壯大。二要抱旺商貿,依託阜山漁貨交易市場的人流和物流,不斷擴大市場容量,增強集散功能。三要抱優農業,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全鎮經濟作物與糧食的種植面積比例,提升石壁、山邊劉蔬菜生產基地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生產水準。

“挺腰”。俗話說:要挺直腰桿,才能理直氣壯抓發展,才能借梯登台,借勢而上。在充分接受金峰經濟發展輻射的同時,文嶺鎮要懂得藉機發力,挺直工業發展這個“腰桿子”,挺快發展速度,挺足發展後勁,挺優發展載體,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技術改造為動力,在擴大經濟總量、提高經濟質量上下功夫,推動自身更快更好發展。

“攬尾”。相對於梅花而言,文嶺鎮處於文梅地帶的領頭地位。在地理位置、人文資源、產業導向上,文嶺與梅花雙方都有著相似的發展背景與發展方向。為此,要更好的把梅花的優勢攬為文嶺自身所有。

攬港口。文嶺與梅花之間都具有港口優勢,要樹立“大合作、大聯合、大平台”的觀念,更好依託梅花腹地,圍繞漁貨裝卸、加工等優勢產業進行分工協作,建立港口間緊密型或鬆散型的合作,倡導漁港口間相互合作,實現共贏。

攬濕地。要看到濕地存在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加大阜山鱔魚灘濕地保護區建設,在保護區內配備相關管理人員,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定期監測統計,為最佳化濕地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攬城建。在城鎮建設上要與梅花力爭做到和諧統一,形成獨特的南方漁鎮特色,使新鎮區成為具有現代城鎮氣息、人文魅力和成長前景的現代鎮區。

建設規劃

文嶺鎮文嶺鎮
1、規劃目標。以新區建設為主,開發新區與老城改造相結合;根據現狀,逐步滾動向外開發;滿足城鎮用地的階段平衡和功能的階段完善。

2、建設原則。實施“規劃—征地—市政及公共設施建設—土地拍賣開發”的開發時序。依託現有城鎮基礎設施,採取道路、基礎設施先行、適當超前的規劃政策。集中成片開發為主,統一開發、統一建設;增強規劃的科學性控制性,充分利用城鎮資源,用經營的理念建設、管理城鎮。

3、建設重點。以渡梅線為近期建設軸線,在三至五年內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聚集效益的文嶺新鎮區。近期主要建設項目:政府辦公樓、公園綠化、商貿中心、文化中心、中心衛生院等公共設施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