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質

文化特質

文化特質是指組成文化的最小單位。亦稱文化元素。文化特質是研究者抽象出來的概念,它捨棄了組成文化複合體的基本單位的不同性質,沒有顯示出文化的功能。由於最小單位的確定是相對的,故文化特質或元素亦有其不確定性。如果將文化特質界定為文化的一個最小的功能單位,把它視為一個較大的文化複合體的基本元素,則只有能夠發揮一定文化功能的元素才是文化特質,而組成它的更小的元素就不能視為文化特質。

概述

是組成文化的最小單位。亦稱文化元素。例如,一隻茶,一張,一個動作和一個符號等都是文化元素。由於最小單位的確定是相對的,故文化特質或元素亦有其不確定性。如果將文化特質界定為文化的一個最小的功能單位,把它視為一個較大的文化複合體的基本元素,則只有能夠發揮一定文化功能的元素才是文化特質,而組成它的更小的元素就不能視為文化特質。如一隻茶杯是文化特質,而製造茶杯所用的原料則不是文化特質。
文化特質是研究者抽象出來的概念,它捨棄了組成文化複合體的基本單位的不同性質,沒有顯示出文化的功能。因此,有些學者尤其是功能學派反對使用這個概念,認為這樣會把不同性質的元素當作相同的元素對待,並且“元素”的劃分是不確定的,使用這個概念沒有意義。而多數學者認為,一個文化複合體的繁簡是由它所包含的文化元素的多少來衡量的,使用文化特質或文化元素概念來分析文化,有利於對文化進行定量分析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質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與山區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質,

儒家文化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質.儒家文化對客家文化的影響突出地表現在崇祖先,重教育以及守舊與變革的兩重性方面.
(1)崇祖先.崇祖是儒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客家文化深受理學家崇祖思想的影響,忠實地繼承了儒家的崇祖文化.在傳統的客家社會,客家宗族無論大小都建立起自己本族的祠堂,祠堂是祖先的妥靈處,其主要功能就是崇頌和祭祀祖先.祠堂放置祖先的牌位,俗稱"祖公牌","神主牌",置於祠堂上廳的神案上.一塊神主牌代表一位祖先,歷史悠久的大宗族的祠堂,往往分幾層陳列著幾十塊甚至上百塊神主牌,密密麻麻,蔚為大觀.在許多傳統的客家祠堂, 盛行在春節等節日掛祖宗像的做法,表示對祖先的崇敬與思念.春節掛祖先像一般是從農曆臘月二十五日開始,至正月十五結束.

(2)重教育.儒家素有重視教育的傳統.儒家創始人孔子在打破貴族對教育的壟斷,推廣私人辦學這一新的辦學方式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提倡且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廣招學生,先後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客家文化突出地體現了儒家重視教育的精神客家中廣泛流傳著這樣的童謠:"蟾蜍羅,哥哥哥唔(不)讀書,無(沒)老婆","生子不讀書,不如養大豬".在傳統社會,客家重視教育,比較突出地表現在辦祠堂學校和助學,獎學等方面.客家人主要生活在山區,經濟相對落後,在興學校辦教育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物質條件的制約.然而,客家人利用祠堂眾多的得天獨厚的優勢,辦起了一所所的學校。據粗略統計,客家祠堂曾經成為辦學場所的有數千座之多!甚至現在,仍有少量的客家祠堂作為村級國小的教學場所.有的祠堂學校規模很大.例如,民國二十二年,寧都黃陂村廖氏武昌公祠辦了一所國小,校內學生多達400餘人. 客家人除辦祠堂學校外,還出資幫助族內一些有培養前途而經濟困難的子弟繼續深造,同時,獎勵族內學有所成的子弟.過去,客家祠堂都有祠產,有一定數量的田地,叫作"公堂田",公堂田的收穫除用來舉辦祭祖儀式之外,相當一部分用來助學獎學,稱為"學谷",根據子弟考取功名的不同層次給予相應的獎勵.客家之所以人文興盛,人才輩出,與其弘揚儒家的重教精神,積極辦學,助學與獎學是分不開的.
(3)保守性與變革性.客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儒家守舊的一 面,表現為客家人重視傳統,習慣因循,性格偏內向; 另一方面,客家文化又發揚了儒家變革性的特點,客家人勇於變革和革命,這方面自近代以來表現得尤為突出.當政治腐朽,社會黑暗,民不聊生的時候,他們往往挺身而出,揭竿而起,向腐朽勢力發動衝擊.例如,太平天國的領袖人物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等皆為客家人,其部眾中也有大量的客家人;
辛亥革命的領導者中不僅孫中山是客家人,其創立的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的32名會員中,有31人是客家人;現代中國革命的領導人中也有許多客家人,如朱德,葉劍英,張鼎丞等.20世紀30年代,中共中央把中央革命根據地建在客家大本營並非心血來潮,客家人所表現出的革命性亦當是這一決策的依據之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客家人積極投身到革命鬥爭中,僅興國一個縣23萬總人口中就有8萬人參加紅軍,其中,犧牲的革命烈士人數達2萬3千人之多.長期以來,客家人確實表現出一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關心國家,關心政治,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和氣概.

移民文化

客家民系是中國歷史上多次移民運動的產物.客家民系經歷了5次大的遷徙活動:從漢末至東晉,中原漢人南遷鄂,豫南部,到達皖,贛,進入長江流域,這是第一次大遷徙。東晉至五代,漢人又由長江流域南遷至皖南,及贛之
東南,閩之西南,以至粵之東北邊界.這是第二次大遷徙;第三次大遷徙是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遷徙.宋高宗南渡期,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第二次大遷徙後的舊居,分遷至粵之東部,北部;第四次大遷徙是明末清初,滿族南下及入主時期,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二,三次大遷徙後的舊居,分遷至粵之中部及濱海地帶,與川,桂,湘及台灣等地;第五次次大遷徙為同治年間,受到廣東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事件的影響,客家一部分人民,分遷於廣東南路及海南島,台灣,香港,澳門,南洋群島以及歐美等地,為世界範圍的遷徙. 這些遷徙活動之於客家民系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些移民運動就不會產生"客家",而客家文化的產生與變遷也是與移民運動密切相關的.客家文化的移民文化特質表現得頗為鮮明.
客家人重視傳統,不忘本源,他們將其宗族之淵源以及其先人南遷的概況,鄭重其事地寫進祠堂的楹聯,以昭示後代.這些楹聯,一方面成為人們研究客家先民南遷及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資料,另一方面,流露出客家人重傳統,重宗族,重本源的觀念,表現出客家文化之移民文化特質.

山區文化

客家地區的地理地貌的基本特徵是多山.贛閩粵邊區這一客家大本營是典型的丘陵山地.黑格爾認為:"助成民族精神的產生的那種自然的聯繫,就是地理的基礎……這地方的類型和生長在這土地上的人民的類型和性格有著密切的關係."客家民系由於遷居于山區,山區作為客家人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作為客家人從事生產以及各種
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的大舞台,亦即黑格爾所說的"地理基礎",反過來對客家人精神文化的塑造也產生重要的影響,使得客家文化表現出濃厚的山區文化的特質. 山歌是客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藝形式之一,它廣泛流傳於客家地區,其內容貼近生活,語言生動,情意真切,神韻自然,堪稱是民族藝術的奇葩.而山歌之所以能產生和流行,最為重要的客觀環境就是因為有"山".至於客家人的生活,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的關係,所以每日作業于田野山嶺間的,頗占多數, 並且男女俱出,沒有'男子事於外,女子事於內'之嚴格差別.他們的氣質,大都簡樸耐勞,很少慵惰浮誇的惡習,猶保存古代人民的風範.客家的茶文化也顯現出山區文化的特色.茶葉樹喜暖濕和酸性土壤,廣泛分布於我國南方山區,客家地處山區,氣候與土壤皆適宜茶的生長,因此,茶成為客家重要的經濟作物,如陽嶺茶,小布岩茶等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因產茶,客家人又將茶葉,芝麻,花生,甘草等原料置於擂缽,擂成茶泥,再沖入沸水,製成擂茶,是為風味獨特的客家飲料,成為客家飲食文化中的珍品.因生產茶葉,在採茶勞動中,客家人又創作了採茶戲,使得客家地區成為採茶戲的發源地,與採茶相關,還有採茶歌舞,茶籃燈等等茶樹,茶葉,擂茶,採茶戲以及採茶歌舞等,形成富有特色的客家茶文化,而這種茶文化,其根基和土壤皆在山區,從這個意義上可謂是一種山區文化. 客家人的精神,氣質和視野等方面也與這種山區文化有密切的關聯.

創新型城市文化特質

上海城上海城

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曾從心理學的角度,用邏輯與語義的分析方法,把“特質”界定為個性化的“心理結構”。創新型城市所特有的內在文化質素、結構及其外在表征,是創新型城市在文化上區隔於一般城市的依據和標誌。創新型城市文化特質的構成:

求新求變

這是創新型城市文化的“價值”特質。作為創新型城市的核心價值觀或主流理念,“求新求變”意味著側重向前看而非向後看,因而是一種“前瞻性”文化;講求敢為人先而不按部就班,因而是一種“先鋒性”文化;主張多元、包容而不封閉、排他,因而是一種“開放性”文化;鼓勵冒險、探索而不求安、守成,因而是一種“風險性”文化。

時尚文化生活

這是創新型城市文化的“消費”特質。它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原則、居民消費結構的高級化趨勢和人類發展的最高目標,表明創新型城市需要擁有一個支撐文化產業發展的龐大文化消費市場,需要打造一個有利於創新型人才成長、修養、創造和創業的濃郁人文環境,更需要創建一種不斷向周邊輻射、傳遞或推移的現代生活方式。

新興文化產業

這是創新型城市文化的“生產”特質。創新型城市不僅是時尚文化盛宴的首嘗之地,更是其烹試之所;不僅要為本市居民提供常變常新的精神大餐,還要引導和滿足周邊或埠外居民的高端文化需求。新興文化產業倚重創新並對接科技(如動漫科幻網路、視聽、設計、出版、多媒體等),擁有潛力巨大的內外部市場,是與高新技術產業比翼的創新型城市兩大產業支柱之一,愈來愈成為體現創新型文化特質和地緣文化力的重要標誌。

東坡文化特質

類比思辨文化

蘇軾蘇軾
蘇軾被貶謫來黃州之前四個多月的生活經歷是:得到皇帝的御批而被捕入獄;坐了103天的牢;被提審11次;差點兒被判為死罪。蘇軾到黃州後,在呈皇上謝表中說,在黃州主要“杜門思愆”。蘇軾到黃州後,主要的生活內容就是“類比思辨,自我調適”。一是借物諷己,釋郁排憂。二是借古諷己,以釋前懷。三是借山水類比思辨,使其作品極富有哲理性,達到了新的更高的藝術境界,也使其本人因而成為一代哲人。

黎庶文化

是東坡文化的又一個文化特質。蘇東坡剛到黃州,官餉微薄,家裡人口又多,生活十分貧困。常常是破灶燒濕葦,鍋中無米炊。他經過請求和友人的幫助,黃州太守徐君猷在東坡“故營地”劃了一塊地給蘇東坡耕種。蘇東坡有了這塊耕地,便帶家人躬耕其上。由於蘇東坡是官宦出身,善筆耕而不善於農耕。於是他不得不常向黃州農夫學農事,而且學得非常認真,十分有心得,使得蘇東坡自覺或不自覺地向黎庶階層轉變,使其思想、情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向黎庶的思想、情感、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轉變。蘇東坡與農樵漁夫等黎庶親密相處,隨著時間的推移,黎庶的疾苦、黎庶的評判、黎庶的訴求就會自然而然地進入蘇東坡的視野和心際,使其黎庶情結與日俱增。蘇東坡在黃州謫居五年間所結下的黎庶情結,不僅成為東坡文化的文化特質,而且成為蘇東坡的人格特質和人格核心,以致成為他在曹太后聽政期間,回朝做官的行政處事原則和唯實而不唯上的理性思維方式。黎庶文化,也就是平民文化,作為東坡文化的一個文化特質,是蘇東坡謫居黃州,與黃州農樵漁夫親密相處、相交、相知的必然結果。

創新文化

創新文化是蘇東坡在黃州登上文壇峰巔的原動力和靈魂,也是東坡文化在黃州興起、發展和散發極大的影響力的原動力和靈魂。蘇東坡謫居黃州期間所創作的《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大江東去》詞,世稱“二賦一詞”,其最大的“亮點”或“看點”,那就是創新。“二賦一詞”乃是蘇東坡在詞、賦創作上進行改革創新的結果。創新文化成為東坡文化的旗幟性的文化特質。

多元、包容性文化

是東坡文化又一文化特質。東坡文化源於蘇東坡在黃州的貶謫生活閱歷和生活視野。蘇東坡在黃州,主要生活內容就是杜門思愆,坐禪悟性,躬耕東坡,放浪山水,親善漁樵,交朋訪友……不難看出,他的生活是多元的、具有包容性的。蘇東坡在這種多元的、具有包容性的生活中,創作的文學作品,並由這些文學作品所生成的東坡文化,具有多元、包容性文化特質,是自然的,是符合文學藝術規律的。它具有積極性、進取性、創新和開拓性;所以,它具有思想性、廣泛性和認同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