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哥

文化哥

文化哥,源自長江商報上的一則報導,《武漢乞丐自稱武大碩士 成街頭“文化哥”》而開始走紅,被網友譽為“文化乞丐”、乞丐碩士”等。之後,被網友廣為追捧,並加以“人肉搜尋”,以探求其真實身份。

基本信息

簡介

文化哥, 真名周良宇,41歲,自稱是宜昌人,父母是教師,是武大工商管理碩士,曾自學過律師專業。他隨身攜帶的包里還有兩個證書,分別是電大機械工程專科畢業證和恩施市自考律師專業證書。自稱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研究生畢業,五六年沒有找到工作。家人每月給他匯300元生活費。“除了戴副黑框眼鏡表明他曾是名讀書人外,蓬頭垢面,活脫脫一個乞丐……”昨日,網友芷草向本報報料,武昌水果湖一帶有個流浪的“文化哥”,他自稱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研究生畢業,五六年沒有找到工作,現在一切證件丟失,與其他乞丐不同的是,他身上有時會發出手機鈴聲,“他是需要救助的青年”。

市民:他是文化人,我們都願幫他

在網友芷草的帶領下,記者在水果湖步行街找到了“文化哥”周良宇。他穿著件破舊的衣服,身上還背著幾個大包。推了一下眼鏡後,他開始做自我介紹。41歲的周良宇自稱是宜昌人,父母是教師,是武大工商管理碩士,曾自學過律師專業。為了讓人相信他確為武大畢業,他還說當年有位老師名叫陳菁,還有一位尤書記。他從隨身攜帶的包里拿出兩個證書,分別是電大機械工程專科畢業證和恩施市自考律師專業證書。

至於為何在水果湖流浪多年不回家,周良宇拿出了一份“清華繼續教育學院某研修班”的報名表,“我報名參加了這個培訓班,等著錄取通知呢。”報名資料顯示,周良宇是恩施人,上面還有他的家庭電話。

隨後,記者也採訪了武漢大學經管學院,在得知情況後,一位工作人員肯定學校有這兩位老師,但學院歷屆學生中並沒有周良宇。陳菁則向本報介紹,在2005年,有位流浪漢在經管學院呆了一兩個月,“因為他性格溫和,學校也並沒有管他,可能是那個時候,他認識了學校的一些老師。”

市民:他是文化人,我們都願幫他

中午12點,周良宇吃了一碗別人送來的熱乾麵,又從荷包里抽出一根煙點著了。“他過年都不回去。”一位環衛工說,今年過年時,她讓丈夫給了“文化哥”點錢,“我還是希望他回家,畢竟在外面流浪,讓人覺得心酸”。

據網友芷草回憶,她第一次見到“文化哥”是2008年冬天,當時氣溫在零下,“他穿著單衣,凍得渾身發抖,我將家中的幾件舊棉襖送給他,還勸他回家。我覺得應該送他回家治病,好好開導他一下,否則他的命運會很悲慘”。

在接觸中,芷草發現“文化哥”似乎精神有些問題,“他有一天給我打十幾個電話,經常在半夜也打,因為他晚上冷得睡不著覺。”

家人:他考研失敗後精神異常

按周良宇提供電話,記者和其家人取得了聯繫。接電話的老人稱是周良宇的父親,是位退休老師。當問及周良宇,老人十分激動地說,周良宇老家在恩施。

周父介紹,10多年前,周良宇在當地做工人,但很想出去闖闖。2005年,周良宇決定報考武大的研究生,但是考研失敗,加上找工作不順利,這些讓他的精神狀態出現異常,雖然父母一直勸他回家,但他一直在武漢流浪,無奈之下,周父每月給他匯款300元生活費。

得知周良宇在漢流浪,還得到許多居民的幫助,周父十分感激,“感謝所有幫助過他的人”。

周父說,最近一次見到兒子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周良宇在武漢呆了5年,“我們一直都牽掛著他。”

特寫

“文化哥”不差錢愛的是面子

文化哥 文化哥

傍晚6點,水果湖步行街上行人穿梭,坐在菜市場門口的周良宇猛地幾下吸完手裡的一根煙後,仰著頭一副很享受的表情,他甩了甩搭在額頭前的長髮,邊打電話邊離開了菜市場。因為人們早已習慣他的存在,附近市民很少用異樣的眼神去打量他。 周良宇幾乎煙不離手,口袋裡也是裝著好幾包,且都是外國貨,其中16元左右的“KENT”是他的最愛。

在鄰近步行街的東三路省直機關三食堂門前,周良宇與兩名趕來專門找他的武大學生碰了個正著,相互聊得十分投機,學生們的問題周良宇都一一回應,但除了開頭一句話圍繞主題外,其他都成了自言自語的家鄉方言,從自己的學歷、工作、家庭,再到自己的經歷,乃至時事,他幾乎無所不談,就是有些離題。

“他很愛說話,因為平時沒有人跟他聊天,看得出他今天很開心。”一位好心的路人從食堂里拿出選單,讓他點菜吃飯,周良宇點了份千張肉絲和一份乾煸土豆絲,另加一瓶啤酒,隨後他從內衣里掏出一個破爛不堪的錢包, 堅持要自己付賬,記者看到,鼓鼓的錢包內除了零星小票外,最裡層整齊疊放著厚厚一疊百元大鈔。

好心市民搶著為周良宇付完賬,囑咐服務員將飯菜打包好,然後讓他坐在門外等待。見好心市民走遠,周良宇望望四周,假裝著接聽電話也隨之離開了。

周良宇稱自己睡覺的地方很多,樓梯間、還未拆遷的房子,“我一般逛得不想逛了就去睡覺,隨便找個地方就可以”。

愛情自古以來都是神聖的,為它痴狂為它呆,沉浸在愛情的滋味中或甜美或酸苦。多少人將愛情謳歌,又有多少人因愛而恨,41歲的“文化哥”周良宇的例子只是個典型,或多或少的被愛情撞了一下腦。如果是工作難找能讓人精神異常,那么就業難的當今社會恐怕能為精神病院做點貢獻,為其增些客源。工作的不順心,找工作的太艱辛令這位有文化的哥哥流浪街頭,真的不如當初不上大學,看來心理素質也的培養在大學也是至關重要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