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姐文化

這幾年,受網路的推動,中國社會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文化,這種文化如雨後春筍,一夜之間波及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其速度之快、範圍之快、影響之大,均可謂前所未有,這就是“哥文化”和“姐文化”。

簡介

哥姐文化是指網路上以“哥、姐”著稱的新網路紅人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一些人搏出位的捷徑是搞怪獻醜,這反映一些人為成功而選擇極端或不擇手段的社會風潮。

形成背景

魯迅說過,中國人愛湊熱鬧。或許是這樣的民族特性,推動著人們追捧新奇事物、搞怪人物、低俗文化等。網路紅人並不是社會主流,但由於它滿足了大眾窺探他人隱私並從中得到快感的欲望而提升為主流,成為娛樂事件。
今天在中國,要出名不怕沒本事,就怕不會做秀。一些人搏出位的一條捷徑就是搞怪獻醜,這反映了一些人為了成功而選擇極端或不擇手段的社會風潮,尤其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那么做也許可以理解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迎合大眾的獵奇心態。
中國人才濟濟,一個人若表現得正常,一般沒人注意,而一旦出格了、雷人了,活出所謂的自我了,反而很容易得到觀眾的認可。這些以“哥姐文化”一炮走紅的網路紅人不單在中國國內走紅,也博得國際媒體宣傳。此外,有媒體最近爆料說,請“犀利哥”錄節目,出場費要一萬元人民幣,鳳姐的身價則是4000元。

主要類型

類型一:主動炒作
代表人物:鳳姐菸捲哥
說到2010第一姐,非“鳳姐”羅玉鳳莫屬,她長相平平,身高不到1.50米,超市收銀員,卻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自稱懂詩畫,會彈琴,精通古漢語,“9歲起博覽群書,20歲達到頂峰,智商前300年、後300年無人能及”。她在電視節目上公布了7大苛刻徵婚條件,誓嫁“身高1.76-1.83米的名校碩士生,並且長得要陽光、帥氣”。
這樣的言行必然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都把抨擊的矛頭對準了“鳳姐”本人,說她自欺欺人、掩耳盜鈴。但是誰把她的言行放大了?是謀求收視率的電視台,還是鳳姐背後的炒作團隊?其實,歸根結底是整個社會的浮躁心理,是網民自己在對“鳳姐”們進行自動炒作,因為大眾需要這樣一個人來滿足娛樂的口味,刺激空虛的精神。
再回頭看看“姐”的鼻祖——芙蓉姐姐,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她更加驚世駭俗,人們的非議也更多。但現在她的“靚照”再出來,已有網友說:“我怎么覺得芙蓉姐姐越來越正常了,還是我越來越不正常了?”屢見不鮮,我們或許已經對這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漸漸適應,沒有這種炒作和刺激,都會覺得網路不正常。
到底是誰嘲笑了誰,你嘲笑人家,人家成了名;人家嘲笑你,你卻渾然不知。芙蓉姐姐也有多部影視作品了,鳳姐已經受邀請拍寫真集了,誰能說,我們這些罵得痛快的人就比她們高明呢?
類型二:被動圍觀
代表人物:犀利哥
“犀利哥”本是寧波街頭一名無家可歸的乞丐。有網友偶然間拍到了他的一組照片,發到網上,“犀利哥”一夜爆紅。網友稱:“那憂鬱的眼神,唏噓的胡碴子,那帥到無敵的風衣,還有那雜亂的頭髮,迅速秒殺了觀眾。”他身上的乞丐服甚至被追捧為最新時尚,一時間,“犀利哥”冬粉無數,商家也大打“犀利哥”牌。
從此,“犀利哥”平靜的流浪生活徹底受到了驚擾。很多人到街頭找他合影,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犀利哥”被圍觀人群嚇哭。後來被親人領回老家,但不久前又被商家邀請走秀。雖然他出名了,雖然他走秀2天收入3萬元,“脫貧有望”,但這難道真的是他希望的生活嗎?
不知道人們是由衷地關心“犀利哥”們,還是以此為樂,作為消遣呢?也許二者兼而有之。以娛樂的精神來消費弱者,“犀利哥”不是第一個犧牲者,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後來出現的“三輪哥”、“勝利哥”都是同樣的產物。只是,人們在消費弱者的同時,還消費了內心的良知。以消遣開始,以痛感結束,不知這個循環何時能結束?
類型三:陰陽顛倒型
代表人物:著姐長裙哥
現在有個網路流行語叫“偽娘”,當下最著名的“偽娘”是劉著,人稱“著姐”。男人劉著參加了2010年“快樂男聲”選秀,因報名時著煙燻妝、穿藍色絲襪和高跟鞋,進行女性化的表演而引起社會關注。雖然最終被淘汰,但他“比女人還女人”的扮相和舉止,讓其出盡風頭,迅速躥紅。這次選秀中還出現了其他“偽娘”,有網友甚至發帖子盤點了2010“快男”選秀十大“偽娘”。

劉著劉著

也許,“偽娘”是與“春哥”、“曾哥”們相對應的。“信春哥,得永生”,“信曾哥,不掛科”,這兩句流行語體現出冬粉們對中性形象的女生李宇春和曾軼可的擁護。

長裙哥

網路紅人(1988年1月30日生本名小黃)2011年9月21日重點集美大學校圖書館自習一組男扮女裝照片被網友傳到網路網友瘋狂轉載點擊率幾天內過百萬第二天各大娛樂媒體報社海峽報社新浪娛樂騰訊娛樂專訪東南早報廈門商報台海衛視各大電視台記者瘋狂報導一度當月百度搜尋榜登上騰訊首頁成為網路熱議辭彙繼不少重點大學網路紅人又一大學生校園的一夜成名的事件
網路事件
畢業學年2012已領證順利男扮女裝的學士服照也引起網友熱烈議論至於其家境實在很一般推測城市小市民階層至於幕後推手是誰是否誰幕後策劃都不詳網路成名大約1-3月2010年一度成為網路紅人大學生校園明星
後續報導愛美麗太平洋女性網瑞麗網多家女性主題網站報導轉載

長裙哥長裙哥

有網友說:“在這個選秀泛濫、審美疲勞的時代,唯有不斷地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葩’,才能挑逗起觀眾日益麻痹的神經。”所以,去年的“超級女生”選秀在“春哥”之後又出了一個“曾哥”,而今年的“快男”便索性誕生了一個“著姐”。你“超女”能選出爺們,我“快男”就不能選出偽娘嗎?與此同時,同根生的“花兒朵朵”更是拋出了“王子”、“悅哥”這樣的“純爺們”。
一時間,“中性”蔚然成風,“偽娘”和“X哥”神話降臨,觀眾從最開始的排斥,到逐漸接受,再到後來的瘋狂追捧。“中性當道”已演變成一種潮流,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有人曾評論說:“你捨得死,我就捨得埋。”如果“偽娘”和“春哥”們是捨得死的一群,那么網民就是捨得埋的一群,只不過,這個“埋”其實是“捧”,成全了他們想要成名的願望,也成全了網民扭曲的心理。

主要弊端

順應“歷史潮流”而光榮誕生的“哥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合乎了當今社會大眾的價值取向和觀念認同,而正是這種不一般的趨向和認同,恰恰折射出當今社會的弊端:
一是低俗。“哥姐文化”折射出的第一個社會信號是“低俗”,即世風不振,文化缺乏創造力和深內涵,缺乏積極向上的健康陽光之風和主體精神,其中裸體掀車的“力量哥”、嫵媚妖嬈的“芙蓉姐”、厚顏無恥的“鳳姐”、明目張胆的“捷運套套哥”,都向世人說明了文化趨於低俗、落後的危險警告,恰這一現象已有逐步滲透至中國小生下一代的嚴重趨勢。低俗不堪的文化往往就是違反社會倫理綱常和公序正義,往往就是脫離社會業已形成的正常軌道馳行,著實令人鄙夷卻十分令人生畏。
二是急躁。“哥姐文化”折射的第二個社會信號是急躁、浮誇。當今社會的主流現象之一就是官員、民眾表現出來的急躁風、浮誇風,官員為圖短時政績不惜傷筋動骨,大肆拆遷、大搞工程,忽視了百姓的切身利益;而民眾表現出來的則是另一層面,即唯物質、金錢、名利是重,“鳳姐”就是一個典型,其本人為博出位、當明星,背後經紀公司為謀利益、賺大錢,楞是把一個醜得發的女人毒霸於網路、橫呈於世人,甚是可惡;其他諸如一些所謂大學生,還存在急於出位不惜犧牲肉體的醜惡行徑,美其名曰“隨波逐流”。而網路新聞媒體大肆運用“門**”、“**哥”、“**姐”等辭彙,也是為急於達到博取網友觀眾眼球之目的,可謂幫凶。
“哥姐文化”的形成有其深層次的原因,與噴香撲鼻、雋永深刻、源遠流長的佛文化、酒文化、水墨文化等相比,“哥姐文化”是沒有生命力的,勢必會被社會所淘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不能稱得上是一種文化,充其量只是一種現象,但無論是文化,還是現象,均給國人以鮮明的警示:中國人需要核心價值文化,文化的改革就是社會全面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需下猛藥。

相關評論

“哥姐”是一種文化嗎?

有人說,“哥”“姐”現象已成了一種文化,只不過,這種被網路炒作出來的“文化”總是發出怪異的信號。
一是低俗。“著姐”曾經在部落格中說,他的行為不會影響小朋友。也許他模仿女性真的是像他說的那樣,是“天性”使然。
但當“偽娘”和“春哥”們被網路熱炒、被人們熱捧時,這個社會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很少能夠免受打擾,事實上在很多校園裡,“哥”“姐”已成為學生們掛在嘴邊的詞兒,甚至已成為一種時尚。
二是急躁。“哥”“姐”現象中,有不少是為了出名博出位。 “鳳姐”和“芙蓉姐姐”就是典型,偏偏她們還真出名了。在這個以成名、財富為成功標準的社會,“鳳姐”們起到的“標桿”作用會影響到多少人呢?而將弱者拿來娛樂,又會讓人們得到什麼呢?
也許,這稱不上是一種文化,充其量只是一種現象,按照網路焦點轉瞬即逝的無數先例,“哥”、“姐”的潮流也許很快就會過去。但無論它是什麼,無論它存在多久,網路現象都是一種現實文化心理的折射。只是不知道,“哥”、“姐”之後,又會是什麼。

“哥”、“姐”不完全盤點

低碳哥:2010年5月,國內某知名論壇出現了一位用行動宣講環保概念的男子,稱“低碳是美德,低碳是時尚,低碳就是哥”,因為極致低碳的生活,該男子被網民稱為“低碳哥”。
勝利哥:又稱“青泥姐”,男,大連人,因為常在大連勝利廣場、青泥窪橋步行街身穿女性化裝扮出沒,引起關注而得名。“勝利哥”身穿白色襯衣、淡粉色短裙、粉色絲襪,腳穿白色高跟鞋,被稱為“混搭潮人”。
三輪哥:源自2010年5月9日凌晨北京的一場交通事故。一輛三輪車從兩輛車中間恰巧穿過,幸運躲過兩次致命撞擊,被網友追捧,被評價為:“三輪哥,騎得是那般淡定。高端的操作,風騷的走位,閃電的反應,純意識流,車禍發生瞬間,一個手剎加後輪平滑,猶如過江之鯽般從容瀟灑地拒絕了死神的邀請。”
菸捲哥:最近出現在北京捷運中,穿著紅衣,有時像猴子一樣抓著扶手蕩來蕩去,有時又旁若無人地抽菸,還對著女乘客高唱“謝謝你給我的愛”。網上流行的這段視頻還配了一首歌:我要出名,我不怕出醜;我要炒作,也不怕挨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