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產業

數據產業

該書以數據產業為研究對象,首先從闡述數據資源和界定數據資產入手,結合現代產業體系,給出了數據產業的基本概念,包括:定義、產業結構、產業行為和市場績效;其次從數據科技角度,基於已有的和未來的領域或行業數據創新,研究了數據產業鏈、數據產業商業模式、數據產業企業經營模式和數據產業發展模式等問題;然後自底向上由企業集聚推及產業集群,提煉了5種數據產業企業聚集類型,羅列了數據產業集群可能存在的多種正負效應;最後探討了亟待推行的數據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定義

根據對數據產業內涵和外延的不同理解,其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

從狹義上來說,數據產業從技術效果上看主要是數據準備、數據挖掘和可視化,即:對數據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對數據資產進行有效管理,直接商品化數據產品,涵蓋數字出版與文化業、電子圖書館和情報業、多媒體業、數字內容業、領域數據資源開發業、行業數據資源服務業等,當前已有的數據創新有網路創作、數據行銷、推送服務、商品比價和疾病預控等。

從廣義上來說,數據產業包括涉及狹義意義上的上下游關聯行業,依次具體是:數據採集、數據存儲、數據管理、數據處理、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展示,以及數據產品評價和交易。

部分觀點

信息產業的簡單理解是信息化,從技術效果上看是將現實世界中的事物以數據的形式存儲到設備中,是一個生產“數據”的過程,當前已累積並形成了多種領域或行業的數據資源。

挖掘這些數據資源、提取有用信息,將湧現“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數據創新;賦予這些數據創新商業模式,就是產業化,會形成一種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稱之為數據產業。這種新興產業 既蘊含費希爾分類法中三類產業的典型特性:第一產業的資源性、第二產業的加工性、第三產業的服務性,又符合克拉克分類法所描述的第四產業“提升其他產業利潤”的特徵。

未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就是數據產業的競爭 ,表現為:國家戰略將從“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戰略”轉向“基於網路空間的現代國家管理髮展戰略”。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什麼是數據產業
1.1數據
1.1.1數據資源
1.1.2數據資產
1.2產業
1.2.1產業分類
1.2.2現代產業體系
1.3數據產業
1.3.1定義
1.3.2產業結構
1.3.3產業行為
1.3.4市場績效
第二章 數據資源
2.1科學數據
2.1.1自然科學數據
2.1.2社會科學數據
2.1.3科學記錄
2.2政務數據
2.2.1開放獲取
2.2.2數據公布
2.2.3量化誤區
2.3網際網路數據
2.3.1網路空間:數據唯一存在的疆界
2.3.2“爬”來的財富
2.3.3論壇觀點挖掘
2.3.4隱匿身份的聊天數據
2.3.5郵件:第一種電子證據
2.3.6部落格的演進
2.3.7六度社交
2.4金融數據
2.4.1孿生的新聞與金融數據
2.4.2金融終端:“沉重的肉身”
2.4.3討人嫌的數據中心
2.5醫療數據
2.5.1健康檔案數據
2.5.2中醫藥數據
2.5.3醫療保險數據
2.6交通數據
2.6.1遙感與地理數據
2.6.2固定點交通數據
2.6.3軌跡線交通數據
2.7交易數據
2.7.1傳統交易數據
2.7.2電子商務數據
第三章 數據產業鏈
3.1數據產業鏈的概念
3.1.1含義和特徵
3.1.2類別歸屬
3.2數據產業鏈的結構
3.2.1經濟主體
3.2.2環境要素
3.3數據產業鏈的形成
3.3.1價值分析
3.3.2維度匹配
3.4數據產業鏈的演化
3.5數據產業鏈的治理
3.5.1治理模式
3.5.2治理工具
3.6數據產業鏈的創新
3.6.1創新層次
3.6.2支撐體系
第四章 已有的數據創新
4.1網路創作
4.1.1網路小說
4.1.2創意設計
4.1.3定製開發
4.1.4項目眾包
4.2數據行銷
4.2.1市場定位
4.2.2商業洞察
4.2.3客戶評估
4.3推送服務
4.3.1精準廣告
4.3.2即時新聞
4.3.3訊息廣播
4.4商品比價
4.4.1比價衍生物
4.4.2Groupon需求創造模式
4.4.3Decide價格預測模式
4.5疾病預控
4.5.1流行病追蹤與預測
4.5.2基因測序:從疑難病症的診治到預防
第五章 領域數據服務
5.1科學數據服務
5.1.1文獻查找變革
5.1.2研究脈絡探尋
5.1.3科研項目服務
5.2政務數據服務
5.2.1公安部門
5.2.2工商部門
5.2.3稅務部門
5.2.4統計部門
5.2.5環保部門
5.2.6質檢部門
5.3網際網路數據服務
5.3.1開源協作
5.3.2隱私服務
5.3.3人脈搜尋
5.4金融數據服務
5.4.1描述關係
5.4.2模擬行為
5.4.3預測價格
5.5醫療數據服務
5.5.1縮減:醫療實踐滯後距離
5.5.2提速:新藥上市節奏
5.5.3跟蹤:慢性病演化規律
5.5.4推送:健康資訊
5.5.5方法:大腦和中醫研究
5.6交通數據服務
5.6.1居民出行特徵
5.6.2擁堵因素關聯
5.6.3短時交通預測
5.7交易數據服務
5.7.1定價變革
5.7.2銷售變革
5.7.3支付變革
第六章 行業數據服務
6.1農林牧漁業
6.1.1靠數據吃飯
6.1.2退耕的測算
6.1.3疫情預警
6.1.4經略海洋
6.1.5例:中糧全產業鏈危機
6.2資源開採業
6.2.1以數據勘探
6.2.2按時間線規劃
6.2.3例:油氣巨頭的“大數據行動”
6.3加工製造業
6.3.1最佳化產能
6.3.2重塑流程
6.3.3定製生產
6.3.4適度行銷
6.3.5例:IBM介入製造業
6.4倉儲業
6.4.1倉儲揀貨最佳化
6.4.2物流通道均衡
6.4.3倉儲物流的圖論演化
6.4.4例:“菜”鳥于飛
6.5航運業
6.5.1運力預測
6.5.2駁運關聯
6.5.3例:“鐵老大”的經濟學分析
6.6零售業
6.6.1獨特商業布局
6.6.2例:Pixazza展示架
6.7房地產業
6.7.1助力城鎮化
6.7.2慧極物業
6.7.3例:盛世下的“鬼域空城”
6.8旅遊業
6.8.1行程策劃
6.8.2景點推送
6.8.3美食推薦
6.8.4住宿競價
6.8.5例:經不起推敲的預統計
6.9教育培訓業
6.9.1知識評判新機制
6.9.2技術獲取新格局
6.9.3例:MOOC
6.10居民服務業
6.10.1養生新科學
6.10.2養老新模式
6.10.3例:瑣碎服務
6.11商務服務業
6.11.1法律服務:搶人“飯碗”的算法師
6.11.2調研報告:改由算法打造的奢侈品
6.11.3專利資源:最大的公開技術數據源
6.11.4例:獵聘眾包
6.12技術服務業
6.12.1氣象數據服務
6.12.2地震數據服務
6.12.3例:預報高手在民間
6.13文體娛樂業
6.13.1藝人遴選
6.13.2劇本臨修
6.13.3題材定製
6.13.4例:大數據排片
6.14公共管理業
6.14.1兵棋推演
6.14.2輿情分析
6.14.3例:各種版本“稜鏡門”
第七章 數據產業商業模式
7.1商業模式的一般分析
7.1.1要素
7.1.2形成邏輯
7.1.3價值
7.2數據產業的商業模式
7.2.1資源占有型
7.2.2內在能力型
7.2.3資本運作型
7.3數據產業商業模式創新
7.3.1源泉
7.3.2方法
7.3.3悖論
第八章 數據產業企業經營模式
8.1經營模式的一般分析
8.1.1戰略
8.1.2競爭力
8.1.3異化與趨同
8.2數據產業企業的經營模式
8.2.1漸進式發展:Google
8.2.2複製中創新:百度
8.2.3外包集成:EMC
8.2.4斷尾變革:IBM
8.2.5併購演進:Yahoo
8.2.6業務再造:Facebook
8.2.7二次創業:阿里巴巴
8.2.8產學研合作:大有數據
8.3數據產業企業經營模式創新
8.3.1經營理念
8.3.2管理風格
8.3.3驅動力
第九章 數據產業企業聚集
9.1指向性集聚
9.1.1資源稟賦
9.1.2需求靶點
9.2驅使型集聚
9.2.1勞動力
9.2.2資本
9.2.3技術
9.3共生態集聚
9.3.1實體共生
9.3.2虛擬衍生
9.4輪軸式集聚
9.4.1垂直領導
9.4.2增長極輻射
9.5歸核化集聚
9.5.1CBD核心
9.5.2核心套用
第十章 數據產業集群效應
10.1外部經濟
10.1.1外部規模經濟
10.1.2外部範圍經濟
10.2內部經濟
10.2.1競合關係
10.2.2協同效應
10.3交易成本
10.3.1分工成本
10.3.2監督成本
10.3.3機會成本
10.4競爭優勢
10.4.1創新績效
10.4.2擴張效應
10.5負效應
10.5.1創新風險
10.5.2資產專用
10.5.3擁擠效應
第十一章 數據產業發展模式
11.1發展模式的一般分析
11.1.1影響因素
11.1.2基本模式
11.2數據產業發展模式
11.2.1產業結構:全面推進
11.2.2產業組織:中小企業主導
11.2.3產業布局:內生動力增長
11.2.4產業策略:自主創新
11.2.5產業政策:政府調控輔助
11.3數據產業發展模式創新
11.3.1傳承、轉移
11.3.2自由競爭
11.3.3建設新型基地
11.3.4外化創新
11.3.5軍工民用並進
第十二章 數據產業法律法規建設
12.1資源法:數據資源
12.2經濟法:數據壟斷
12.3刑法:數據打假
12.4民法:數據隱私
12.5商法:數據資產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