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數據交換

電子數據交換

電子數據交換 (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縮寫 EDI ) 是指按照同一規定的一套通用標準格式,將標準的經濟信息,通過通信網路傳輸,在貿易夥伴的電子計算機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自動處理。由於使用 EDI 能有效的減少直到最終消除貿易過程中的紙面單證,因而 EDI 也被俗稱為 “ 無紙交易 ” 。它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理的新方法。EDI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的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準格式,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使各有關部門、公司與企業之間進行數據交換與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

基本信息

標準體系

簡介

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是目前為止最為成熟和使用範圍最廣泛的電子商務套用系統。其根本特徵在於標準的國際化,標準化是實現EDI的關鍵環節。早期的EDI標準,只是由貿易雙方自行約定,隨著使用範圍的擴大,出現了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最後形成了統一的國際標準。國際標準的出現,大大地促進了EDI的發展。隨著EDI各項國際標準的推出,以及開放式EDI概念模型的趨於成熟,EDI的套用領域不僅只限於國際貿易領域,而且在行政管理、醫療、建築、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套用。可見EDI的各項標準是使EDI技術得以廣泛套用的重要技術支撐,EDI的標準化工作是在EDI發展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EDI標準體系是在EDI套用領域範圍內的、具有內在聯繫的標準組成的科學有機整體,它由若干個分體系構成,各分體系之間又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和相互補充的內在聯繫。我國根據國際標準體系和我國EDI套用的實際以及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情況,制訂了EDI標準體系,以《EDI系統標準化總體規範》作為總體技術檔案。該規範作為我國“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是這一段時間內我國EDI標準化工作的技術指南,處於主導和支配作用。

根據該規範,EDI標準體系分基礎、單證、報文、代碼、通信、安全、管理套用七個部分,大致情況如下:

基礎標準

1. EDI基礎標準體系

主要由UN/EDIFACT的基礎標準和開放式EDI基礎標準兩部分組成,是EDI的核心標準體系。其中,EDIFACT有7項基礎標準,包括EDI術語、EDIFACT套用級語法規則、語法規則實施指南、報文設計指南和規則、貿易數據元目錄、複合數據元目錄、段目錄、代碼表,我國等同採用了這7項標準;開放式EDI基礎標準是實現開放式EDI最重要、最基本的條件,包括業務、法律、通信、安全標準及信息技術方面的通用標準等,ISO/IEC JTC1 SC30推出《開放式EDI概念模型》和《開放式EDI參考模型》,規定了用於協調和制定現有的和未來的開放式EDI標準的總體框架,成為未來開放式EDI標準化工作的指南。隨之推出的一大批功能服務標準和業務操作標準等將成為指導各個領域EDI套用的國際標準。

單證標準

2. EDI單證標準體系

EDI報文標準源於相關業務,而業務的過程則以單證體現。單證標準化的主要目標是統一單證中的數據元和紙面格式,內容相當廣泛。其標準體系包括管理、貿易、運輸、海關、銀行、保險、稅務、郵政等方面的單證標準。

報文標準

3. EDI報文標準體系

EDI報文標準是每一個具體套用數據的結構化體現,所有的數據都以報文的形式傳輸出去或接收進來。EDI報文標準主要體現於聯合國標準報文(United Nations Standard Message ,簡稱UNSM),其1987年正式形成時只有十幾個報文,而到1999年2月止,UN/EDIFACT D.99A版已包括247個報文,其中有178個聯合國標準報文(UNSM)、50個草案報文(Message in Development ,簡稱MiD)及19個作廢報文,涉及到海關、銀行、保險、運輸、法律、稅務、統計、旅遊、零售、醫療、製造業等諸多領域。

代碼標準

4. EDI代碼標準體系

在EDI傳輸的數據中,除了公司名稱、地址、人名和一些自由文本內容外,幾乎大多數數據都以代碼形式發出,為使交換各方便於理解收到信息的內容,便以代碼形式把傳輸數據固定下來。代碼標準是EDI實現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EDI代碼標準體系包括管理、貿易、運輸、海關、銀行、保險、檢驗等方面的代碼標準。

通信標準

5. EDI通信標準體系

計算機網路通信是EDI得以實現的必備條件,EDI通信標準則是順利傳輸以EDI方式傳送或接收的數據的基本保證。EDI通信標準體系包括ITU 的X.25、X.200/ISO 7498、X.400系列/ISO 10021、X.500系列等,其中X.400系列/ISO 10021標準是一套關於電子郵政的國際標準。雖然這套標準,ISO叫做MOTIS,ITU稱為MHS,但其技術內容是兼容的,它們和EDI有著更為密切的關係。

安全標準

6. EDI安全標準體系

由於經EDI傳輸的數據會涉及商業秘密、金額、訂貨數量等內容,為防止數據的篡改、遺失,必須通過一系列安全保密的規範給以保證。EDI安全標準體系包括EDI安全規範、電子簽名規範、電文認證規範、密鑰管理規範、X.435安全服務、X.509鑑別框架體系等。為制定EDIFACT安全標準,聯合國於1991年成立了UN/EDIFACT安全聯合工作組,進行有關標準的制定。

管理標準

7. EDI管理標準體系

EDI管理標準體系主要涉及EDI標準維護的有關評審指南和規則,包括標準技術評審導則、標準報文與目錄檔案編制規則、目錄維護規則、報文維護規則、技術評審單格式、目錄及代碼編制原則、EDIFACT標準版本號與發布號編制原則等。

套用標準

8. EDI套用標準體系

EDI套用標準體系主要指在套用過程中用到的字元集標準及其他相關標準,包括: 信息交換用七位編碼字元集及其擴充方法;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元集;通用多八位編碼字元集;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元集輔2集、4集等。

EDI標準體系的框架結構並非一成不變,它將隨著EDI技術的發展和EDI國際標準的不斷完善而將不斷地進行更新和充實。

規範

金融電子數據交換(Financial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FEDI)是銀行與其商務夥伴間以標準方式進行的支付、相關支付信息、或金融相關文檔的電子交換。由於EDI在支付活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對銀行業也有著重要影響,因此,目前不同規模的公司、企業、政府及金融機構正正採納金融EDI進行支付,以最小化紙張流量。目前FEDI標準被嚴格用於B-to-B交易。 目前有4種支付標準方式用於FEDI,分別是現金集中與支付(Cash Concentration or Disbursement,簡稱CCD)、現金集中與支付補遺(Cash Concentration or Disbursement plus addenda,CCD+)、合作貿易交換(Corporate Trade Exchange,CTX)、合作貿易支付(Corporate Trade Payments,CTP)。用這4種格式能使貿易夥伴通過其金融機構,以標準格式進行支付與支付相關信息的電子傳輸

EDI網關

網關伺服器的產品包括作為集成骨幹的架構者,提供一個極佳的擴展平台,作為集成實施的工具,幫助客戶以最快的速度實施集成項目。作為集成骨幹的架構者,最基本的包括

網關伺服器 Integration Server

網關伺服器適配器 Adapters

網關伺服器整合流程工具Modeler

開發工具Developer

監控管理工具Administrator

網關集成

網關集成伺服器是適配器的運行容器,也可以同時作為Web伺服器、Ftp伺服器等功能。企業版提供了Cluster集群的技術,提供高擴展性和高可靠性。作為適配器的運行容器,提供了J2EE完整的功能,同時可以作為web伺服器、ftp伺服器、郵件伺服器代理的功能。同時它提供了Cluster群集的技術,滿足企業對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網關伺服器在安全方面提供了PKI框架,ACL訪問控制機制,數字簽名,數字證書等眾多安全功能, 也提供了版本維護,遠程更新等機制,提供了web管理界面。

網關訊息

底層訊息傳輸骨幹。 作為支持企業訊息和服務匯流排(ESB) 架構的底層訊息傳輸骨幹, 支持訂閱出版等多種訊息傳輸機制,基於域管理技術,實現多域之間的相互訪問,可靠傳輸。

網關適配

包括SAP、Oracle、用友、金蝶等企業套用適配器;Oracle、DB2、SQL Server、MySql等資料庫適配器;MQ Serials、MSMQ等中間件適配器;COM、CORBA、EJB、JMS等技術標準適配器;Excel、XML等檔案適配器。

流程管理

網關企業版包含了強大的BPM(業務流程管理工具),作為企業套用集成網關,為支持實施連線不同系統乃至跨企業的業務流程,向用戶提供基於標準、面向服務的架構和具有企業級集成能力的綜合性解決方案。用戶可以安全快速可靠地將企業的各個系統快速集成起來,以獲得全面整合的業務流程。 通過網關伺服器流程工具,可以讓業務人員輕易的設計業務流程,並與技術人員緊密配合,部署到網關伺服器平台中去。網關伺服器整合流程解決方案具備以下幾個功能:利用業務分析能力而非僅僅編程設計工作流程。根據事先設定的業務原則或邏輯在企業內部終端用戶間傳送任務、信息,或檔案,達到商業目標,而無需懂得高深的技術。強大的圖形工具,無需編程即可支持快速的、組織管理嚴密的工作流程開發和部署。工作流程設計程式支持路由選擇、連線、控制器、比較器、計時器和通知程式。

通過控制釋放,設計、部署、管理並維護業務流,可分階段部署流程,並有利於流程再利用。一經定義,分析師即可在任何套用間再利用現有操作。能在不影響運行流程的情況下,升級和部署業務流程。支持多用戶小組開發。實時部署流程模型。流程模型自動創建運行環境和監控Java或HTML用戶界面。透明的企業資源接入。可以集成異常複雜環境(企業,合作夥伴,異構的IT環境和技術標準和協定等)的所有集成需求,並可以介入人工流程的實現。網關伺服器通過將流程建模與解決方案相結合,幫助企業滿足所有通用平台的業務整合要求。

網關伺服器建模工具是定義,部署,調整業務流程的統一工具,它綜合企業內部封裝套用、資料庫、套用伺服器、員工工作流程和企業接入業務夥伴系統,為業務分析師提供了易懂而可視的程式自動化解決方案。用戶使用流程監控程式包括實際流程圖象化展示,獲取流程和個別任務狀態的信息。觀察流程信息,如流程標識符、流程母段、每個任務的狀態、基礎系統,以及流程運行次數。觀察活動信息和所有與任務相關的檔案內創建的定製文檔。查詢流程日誌,如確定在特定日期後仍然運行的流程。獲取網關伺服器庫內所有集成流程的高級視圖。

網關開發

圖形化開發工具,無需編程即可支持各種B2B數據格式以及自定義格式、各種企業套用格式,如:iDOC等的數據轉化。作為系統開發工具,提供了圖形化的開發界面,基於流語言的業務邏輯實現模式,支持生成web Service、嵌入Java服務、C服務等,支持生成C、 Java、 Excel等服務訪問客戶端。提供單步跟蹤等功能。基於Developer可以開發Java套用、Web套用、C套用等多種套用模式。網關伺服器在開發工具中內置了數據轉換翻譯引擎, 網關伺服器基於服務的架構確保集成服務平台可以利用調用服務的方式調用數據轉換引擎,支持各種B2B數據格式以及自定義格式如: RosettaNet, EDI, ebXML messaging service, CIDX.和各種企業套用格式如SAP IDOC等數據轉化。

網關管理

基於Web的管理界面,實時監控整個業務流程的狀態、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管理交易夥伴。另外提供了作為業務流程監控和管理工具,基於web的管理界面,可以實時監控整個業務流程的狀態,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 以及交易夥伴管理功能作為合作夥伴管理界面, 實現業務夥伴之間的業務數據互動,業務信息採集和監控,最佳化業務夥伴之間的業務流程。

由於網關伺服器集成平台採集了大量與系統和業務相關的實時的數據信息,企業可以基於對這些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之後,發現系統或供應鏈業務流程上的不足之處,進而進行供應鏈業務流程的最佳化。可獲取貿易夥伴交流中的實時業務和運營信息,幫助企業了解整合行動的業務影響(例如,用戶能迅速分析出特定供應商的訂單價值並觸發後續操作)。開放結構允許用戶利用第三方工具,生成業務報告。

基於網關伺服器的業務整合平台,可以輕易的實現多個業務系統之間的互連,實現各個系統之間信息和流程的共享和管理,最佳化多個業務系統的信息互動,同時為企業提供一個開放、可靠、安全、高性能、可擴展的集成骨架,為企業提供全面的業務透視能力,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投資回報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