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經

敗經

《敗經》是2010年1月1日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國藩。 該書包含了曾國藩耗用近乎畢生時間對“敗”的深刻理解和刻骨銘心的感悟。

基本信息

作品目錄

序言

卷一 本敗

悠悠萬事,修本為大。正心養德,礪志自強,居貧窮而養其心,處危難而志不移,憂虞之際,赴湯蹈火,報國復邦,建功立業。此所謂本,本固則勝,忘本必敗

憂虞之際 蓄氣長智

主敬身強 怠惰事亡

求仁人悅 不仁事多

憂勞興國 逸豫亡身

誠則能勝 不誠則敗

有志事成 喪志業敗

卷二 顯敗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然而英雄氣盛,鋒芒畢露。德高被謗,功多遭忌,“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所謂顯敗,此之謂也隱顯方能及遠,匿鋒所以至大。韜光隱晦,伺機而發,方可無往而不勝

得時大行 背時龍蛇

勢要敗落 形同賤卒

高言深論 行之不遠

漫無審量 出軍多敗

倔強礪志 日進無疆

最重自立 不貴求人

卷三 安敗

《詩經》曰:“殷鑑不遠”,以古為鏡,居安思危,勝不忘敗。憂勞可以興國,安逸必然亡身

生於憂患,方能死於安樂

天道求缺不可求全

君子之道 泊然無求

勢不多使 自然悠久

盛時易逝 衰時即來

花未全開 月未全圓

功成之時 隱退為上

卷四 勢敗

道家祖師老子曰:“物壯則老,盛極必衰。”《易經》曰:“日中則昃,月盈則蝕。”此勢敗之精義。權不可用盡,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曾公此話,可謂精通陰陽變化之道,深得事物盈虛之理

日中則昃 月盈則虧

物極必反 居安思危

滿則招損 亢則有悔

寧為牛後 不為雞頭

昏傲者敗 貪詐者亡

戰兢則勝 意滿必敗

卷五 靠敗

自古帝王將相,無人不由自立自強做起靠山山倒,靠水水流。若欲混跡世上,還得自己靠自己。有道是將軍戰死隨百草,何必馬革裹屍還

靠己能勝 靠人必殆

驕奢倦怠 未有不敗

逆來順受 否極泰來

師夷長技 抵禦外侮

鬥狠者敗 積德者強

卷六 實敗

隱隱約約,虛虛實實,時進時退,時示以弱,時示以強。靜若處女,動若脫兔。出其不意,方能取勝。百萬雄兵運乎心,而敵難測也。而且,官場如戰場,商場如戰場,實敗之弊,虛實之道,不可不察也

事物變化 虛實相宜

用兵之道 奇正互用

攻其不備 出其不意

弱示之強 強示之弱

勿慕虛名 不求實利

人心中虛 其實無妄

大言不實 實言無華

卷七 疏敗

古之成大業者,多自克勤細務而來,百丈之樓,基於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積也諸葛忠武為相,杖罪以上,親自臨決。晉杜慧度為政,纖密一如治家。此身體力行,治國者之典範,程功立事,目見為效。疏闊失察,事業不成

兼聽則明 偏聽則暗

事曉則成 人昏業敗

高貴者昏 卑賤者明

厚德載物 雅量容人

程功立事 目見為效

不思則昏 昏則必敗

卷八 愚敗

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無兵不足深憂,無餉不足恐懼,人亡政息,國無棟樑之才乃最大的失策。能當一人而天下取,失當一人而社稷危,用人乃社稷安危成敗之所系。善用人者勝,不用人則愚,愚則敗

……

卷九 奢敗

卷十 躁敗

卷十一 急敗

卷十二 驕敗

卷十三 智敗

卷十四 剛敗

卷十五 仁敗

卷十六 亂敗

卷十七 言敗

卷十八 忠敗

再版後記

作者簡介

李古寅,漢族,1944年12月生,1982年蘭州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研究生畢業。曾長期擔任河南省圖書館業務副館長。河南省五、六、七屆政協委員,被河南省圖書館學會評選為專家學者、古籍整理、歷史學學科帶頭人。其學有本源,治學嚴謹,於中國古文獻開發用功最勤,對目錄學、版本學、歷史學皆有研究。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漢代河西民屯結構辨析》、《捻軍聞見錄手稿考略》等論文數十篇;主編出版《河南省圖書館古籍研究論文選集》、《河南省圖書館中文古籍書目》(集部)、《臣鑒錄》、《中國古代刑具的故事》、《中國古代從政謀略》、《盛世女傑史謎叢書》(《大漢天嬌竇太后》、《曠世女皇武則天》、《興國皇后孝莊》)、《河南省市縣圖書館古籍善本書聯合目錄》等書十餘部,均受到學界和讀者的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