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犀角杯

故宮犀角杯,故宮博物院所藏傳世作品來看,明清時代的犀角雕刻製品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藝人們利用犀角扁底尖頂的形狀,雕鏤成花紋各異的杯、爵等酒器。在明代,中國與南亞、非洲各地的經濟、文化已有交流,犀角自遠方不斷輸進,因此犀角雕刻藝術與竹、木、金、玉的雕刻藝術同步為藝林珍賞之品。從而出現了一些犀角的雕刻能手,從《格古要論》書上的記載看,明代以鮑天成、濮仲謙、尤通和尚均最為有名。

鮑天成

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身兼多技,是明代末期江蘇一帶著名雕刻家。他能用犀角、象牙、各種硬木、香料等材料,雕刻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墜及髮簪、印章之類,設計奇巧,工細絕倫,與蘇州的琢玉名手陸子剛齊名,在江南很負盛名。傳世作品中有一件造型優美,玲瓏精巧,色澤瑩潤,光潔細膩的犀角蕉葉紋壺,就是他的傑作。這件小執壺高13厘米,口徑15×7.8厘米,是用兩個亞洲犀角合併製成的帶流執壺。一個小犀角為蓋,一個大犀角為壺身,壺蓋形如盔帽,色比較深。所刻回文鈕為後嵌,蓋一周用陽文刻蕉葉紋。壺身左側為光素流口,一條螭虎從壺身攀繞著向流口瞪視。右邊為柄,三條螭龍圍繞著柄把上下騰戲。壺身紋飾從底向上四層為蟠夔層為蕉葉紋,二層為獸面紋,三、四層為蟠夔紋。在雕刻技法上 運作靈活,壺身淺浮雕的紋飾,刀法雖然淺隱,但花紋清晰流暢,與田黃石刻有異曲同工之妙。小壺把柄鏤刻之處,作者更是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將獨角螭龍刻繪的靈活生動,氣勢雄奇,是明末清初時期犀角藝術稀有的珍品。這件作品是香港葉義先生1985年捐贈給故宮博物院的。

尤通

字雨源,當時人稱他為‘尤犀杯’,江蘇無錫人。他的雕刻技術為家傳,是明末清初時期著名的犀角雕刻能手。清初時,康熙皇帝(公元1662-1722年)因他的技藝精湛,將他征入內苑專為皇帝服務。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犀角仙人槎杯,便是他的代表之作。槎杯高11.7,長27,寬8.7厘米,形如小舟。尤通根據犀角材料的自然形狀設計巧制而成。這件作品使用的是非洲犀角,同時採用了加熱方法,使槎首的犀角裙邊如同靈芝花瓣。杯腹內鐫有乾隆後題的詩句「照諸幸而逭溫氏,刻杯仍此遇尤家,河源自在人間世,漢使訛傳星漢槎」。由於這支犀角尾部形似船首,中部色彩微暗,尤通在船身上刻出樹幹與波紋,使多節的樹幹纏繞在船頭。又沿船邊輕輕雕出波浪紋,恰當地突出了仙人的形象,加深了人們觀賞小船沐浴於陽光下,飄蕩在銀河中的想像。

尤侃

字直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雕刻家。他刻的犀角製品,曾被世人視為至寶。有一件高8.3厘米,口徑12×8厘米,足徑4.5×3厘米的犀角芙蓉鴛鴦杯,既小巧又文雅。作者採用鏤刻浮雕技法,將犀角製成侈口、束足、平底形杯。在杯底刻有陰文“直生”“尤侃”篆體方圓印各一個。這件制於明代末期的芙蓉鴛鴦杯,色澤瑩潤,刀法細膩流暢。
明代也有眾多沒有落款的犀角杯,造型奇巧美觀,雕工細緻精湛。如浮雕的折枝花卉紋杯、葡萄花果紋杯;圓雕的犀角彌勒佛等。折枝花卉紋杯,高16.7厘米,是用非洲白犀牛角製成的。杯口如同一朵盛開的屬葵花,外杯壁浮雕荷花、海棠花、屬葵花及荔枝,花果枝葉開合仰覆、穿插掩映,姿態非常生動。杯的三足經過加熱,捏壓成外撇形狀,增加了杯體輪廓的變化,使這件淺蜜色、如膏如玉的三足杯,更為清雅精緻。再如用亞洲犀牛角製成、高21厘米的葡萄花果杯,杯形上敞下尖,在屬葵花型的杯口下,通身刻滿了葡萄、壽桃、石榴、枇杷等花果,枝葉繁茂,須藤縈繞,碩果纍纍,生氣盎然。杯體紋飾雖然繁縟,但雕刻非常細膩,浮雕鏤刻,將這件寓意吉祥的葡萄花果杯刻畫得玲瓏剔透,美不勝收。犀角雕彌勒佛是一件以圓雕為主的製品,作者用亞洲雙角犀牛的后角刻成彌勒的形象,高7.9厘米, 底徑長15.3厘米,寬10厘米,上深下淺,呈古栗色。在底的凹窪裙邊處填有木板,以保護其微薄的雕刻邊角。彌勒有兩種形象,一種為有捲曲短髮、眼觀鼻、鼻觀心,表情嚴肅,一付超脫世情六欲、毫無喜怒哀樂的樣子,這種是印度彌勒的本相。此種形象的塑像,只在河北正定縣隆興寺里的《慈氏閣》中保留了一座。另一種則即是那光首、笑口、肥頭碩耳,大腹便便的彌勒,也即是在民間為人們喜聞樂見中國式的彌勒佛。此件犀角彌勒佛,就是以這種民間喜聞樂見的形象為題材刻制的。在彌勒身上所表現的頭大、耳大、肚大、手打腳大、乳房大等五大特徵,代表著歡喜、長壽、福氣、豐滿、健康等意。而這種寓意也正是人們所企盼的。作者以圓雕技法,採用隨形犀角的形狀進行刻制。這件古栗色的圓雕彌勒佛,尤以頭部色澤為深。作者抓住人物大笑時的表情姿態,儘量誇張形容,把他刻畫的既有樸實的老者形態,又有仙者的神情。而且把他的衣紋、手足、面部、眉眼,刻畫的無不微妙維肖。尤其是彌勒那兩腮上肌肉露出的笑坑,鼻、眼幾乎擠成一堆,真稱得上是憨中顯精,拙中見巧的絕佳之作。
清代犀角作品也十分多樣化,尤其是清代中期時,因各地進貢的玉器非常多,而且精碾細琢,有繁縟的傾向。乾隆皇帝對此比較厭煩。他認為蘇揚玉器故作玲瓏剔透,既俗氣又無用,大力提倡仿古之風。這種仿古風氣對其它工藝材料也產生了很大影響。而犀角本質古香古色,渾厚蒼深,做仿古銅器的造型和花紋,自有其得天獨厚之處。所以犀角雕刻在乾隆時代出現的仿古銅器的器皿蔚為一時的風尚。
這類作品,圖案式表現方法很多,既有典型的圖案化的蟠螭、獸面、幾何紋,也有寫實性的雲水、龍鳳紋,結構與形象的處理都體現了很強的傳統風格。在圖案的構成上,注重運用疏密、繁簡、動靜的對比,也注意運用大小及深淺的對比,使刻畫的對象主次分明,形象生動,線條流暢而整體感強。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批犀角杯中,仿古犀角製品基本上占了二分之一。如仿古“觚螭紋”犀角杯,就是根據“武英殿彝器圖錄”上商代銅器“亞醜方觚”而製作的。長身,細腰,闊底,腹部以雷紋,口下及足上以蕉葉紋為底紋。杯身杯柄上浮雕蟠螭紋。蟠螭布飾疏密有致,在觚體上浮雕三三兩兩,觚緣透雕層層疊疊。作者把觚緣難以計數的蟠螭,構思為攀附而上的形態。自然弧曲而成的杯柄。杯身透雕出大小不同的空間,虛實相間,引人入勝。作者以犀角之杯,雕觚之形,形符其實。造型之美,構思之巧,雕鏤之精,堪稱為最。
除仿古作品之外,再有就是繪畫性質的浮雕作品,採用題材十分廣泛,內容非常豐富。這些高浮雕、圓雕風格的犀角作品,大部分是沿襲明代雕刻技巧,以傳統的吳派畫意中的山水、人物、花鳥為題材,進行雕琢。如恬美寧靜的農家樂場面;豐富精彩的花鳥魚蟲圖案紋飾;協琴訪友,以文會友的園林景致,內容廣泛,層次豐富。特別是有的犀角杯被刻成了花形或葉形。花或葉與杯融為一體,形象極為簡潔而優美。先以山水人物圖杯(圖8)來看,這件高14.3厘米,口徑19.8×11.7厘米,敞口斂足橢圓形杯,杯口內滿雕雲龍紋,杯外壁深浮雕仙山海島。在角紋細密、色澤如蜜的質材上,作者靈活運用了鏤刻、貼上、管鑽等技巧,將所雕刻的畫面,平面上刻出透視的效果,深具濃郁的畫韻,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地方風格。
以龍為題材的犀角杯,造型也很多。這種杯大部分是清宮造辦處工匠所做,據清宮造辦處記載,牙匠楊秀曾多次承接過刻制雲龍犀角杯的活計,可惜未能查證出哪件作品為他手制。現在故宮收藏的雲龍犀角杯是清代中前期的作品。此件雲龍杯,高21.3厘米,口徑19.5×11.5厘米,色如蒸栗,寬流,有杯有柄,是根據犀角的自然形狀雕刻而成。杯壁通體雲紋,而且杯柄渾然一體。雲中九龍盤絞掩映,龍騰雲涌,氣勢壯觀。這件雲龍杯,雕刻細膩渾樸,光澤瑩潤。所刻雲氣舒捲自然,龍形婉轉生動,價值高於玉杯,民間傳說中入宮盜取九龍杯的故事,可能即是指此類型杯。清代乾隆皇帝對此杯十分厚愛,於公元1788年為此杯題詩:“犀角興明代,精傳無錫尤,已教創輪輅,未免費雕鎪,命匠敦一朴,作杯斥巧浮,雲龍述經義,雜說與韓侔。”說明此杯刻制的精妙,並作為“古玩甲等”收藏。
再一件是犀角雕龍柄螭龍紋杯,制於清代中期,高11.5厘米,口徑13.5×8.5厘米,撇口,上闊下窄,仿古觚形。作者以鏤刻浮雕技巧,將粗龍龍身製成杯柄與底足。龍身在右,龍尾在左,頭與上肢攀附在杯口,似一條雄健的蒼龍將一觚醇酒擁護於胸,蒼鱗、火焰布滿全身。在杯壁上,作者分上中下將紋飾分為三組。上用陽文方夔拐子紋裝飾;下以浪花紋美飾底緣;中部有條框相隔,以對稱圖案形式,浮雕雙龍戲珠紋。兩組雙角禿首蛟龍,兩兩相對,曲頸躬身,騰拿翻行。同時在杯壁上,又採用高浮雕技法,以三條小蛟龍為襯,一條小龍盤在大龍尾部,兩條小龍已游浮在杯口內側,尤似與母一起,在杯中尋覓。整個作品呈現出“蒼龍教子”之意。刻工十分高超,刀法精絕,圓雕、浮雕兼配,多種雕刻技法融為一體,紋飾細密精美,無與倫比,既有仿古格調,又有獨創新穎的寓意,是清代中期犀角雕刻製品中的優秀作品。
犀角雕刻藝術從明代開始,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能工巧匠各顯其能,他們根據犀角特有的造型姿態,表面的紋理,精雕細琢成一件件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墜及髮簪、印章等,犀角雕刻與竹、木、金、玉的雕刻藝術一起,都被視為藝林珍賞之品,其中以犀角杯最負盛名。從最早的文物鑑定著作《格古要論》中的記載看,明代以來江蘇一帶犀角雕刻工藝逐漸興起,其中著名的犀角雕刻大師有鮑天成、濮仲謙、尤通和尚等等,他們雕刻的犀角杯設計奇巧,工細絕倫,是當時世人追捧的藝術珍品,然而明代名家的犀角杯作品,最終傳世的畢竟不多,上乘作品更是鳳毛麟角,如今故宮博物院所藏明代犀角杯,個個都堪稱精品。
犀角杯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和藝術的完美結合,能工巧匠們巧妙地利用犀角的材質,和犀角所特有的樹幹質感的扭曲、虬勁等特徵,製作雕刻成一個個工藝精湛,玲瓏精巧的犀角杯。並在犀角周身表面,甚至內壁上雕琢山水、松石,意境幽遠古韻。大師的藝術氣質和靈感,在犀角杯身方寸天地中,抒發得淋漓盡致,而且杯身的雕刻技法各有不同,深雕、淺雕、鏤空雕等疏密有致,使得每一件犀角杯上的紋飾,都包含各自不同的意境。
經歷明代的繁盛,犀角杯逐漸成為藝術品中獨特的一支,它瑰麗蹊蹺的造型不僅深得世人喜愛,而且犀角中蘊含的尊貴之氣,更使得犀角杯成為宮廷貴族中的不可少的藏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