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皮炎是由於放射線(主要是β和γ射線及X線)照射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症性損害。本病主要見於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及從事放射工作而防護不嚴者。可引起一系列皮膚反應和損傷,表現為可逆性的毛髮脫落、皮炎、色素沉著及不可逆的皮膚萎縮,皮脂腺、汗腺的毀滅和永久性的毛髮缺失,以致放射性壞死,繼之形成潰瘍。

發病機理

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皮炎

各種類型的電離輻射均可使皮膚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它們對生物組織損傷的基本病變是一致的,即細胞核的DNA吸收了輻射能,導致可逆或不可逆的DNA合成和細胞分化兩方面的影響,由此引起細胞基因信息的變更。由於這些基本病變而引起一系列皮膚反應和損傷,表現為可逆性的毛髮脫落、皮炎、色素沉著及不可逆的皮膚萎縮,皮脂腺、汗腺的毀滅和永久性的毛髮缺失,以致放射性壞死,繼之形成潰瘍。小劑量輻射對皮膚的影響是隱匿和蓄積的。損害發生的遲早及輕重與放射性的性質、劑量及患者的個體差異有關。

症狀體徵

急性放射性皮炎

往往由於一次或多次大劑量放射線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劑量不很大也可以發病。潛伏期因放射線的劑量和各人的耐受性不同而長短不定,約8~20d。可分成三度:第一度:初為鮮紅,以後呈暗紅色斑,或有輕度水腫。自覺灼熱與瘙癢。3~6周后出現脫屑及色素沉著。

第二度:顯著急性炎症水腫性紅斑,表面緊張有光澤,有水皰形成,皰破後成糜爛面。自覺灼熱或疼痛。經1~3月痊癒,留有色素沉著、色素脫失、毛細血管擴張和皮膚萎縮等。

第三度:紅斑水腫後迅速組織壞死,以後形成頑固性潰瘍。潰瘍深度不定,一般可穿通皮膚及肌肉,甚至骨組織。潰瘍底面有污穢的黃白色壞死組織塊。自覺劇痛。很難癒合,愈後形成萎縮性瘢痕、色素沉著、色素脫失和毛細血管擴張。損害嚴重者大血管閉塞,肢體發生乾性壞疽。在潰瘍和瘢痕上可繼發癌變。

如頭痛、頭暈、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出血及白細胞減少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二、三度可伴全身症狀,如頭痛、頭暈、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出血及白細胞減少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慢性放射性皮炎

多為長期、反覆小劑量放射線照射引起,或由急性放射性皮炎轉變而來。潛伏期自數月至數十年。炎症表現不顯著。由於放射線破壞皮脂腺、汗腺、毛囊以及甲床生髮層細胞而致皮膚乾燥、粗糙、皸裂,毛髮脫落,甲色暗晦,出現縱嵴、色素沉著及增厚,甚至脫落。甲皺微循環改變,可見管襻異常及毛細血管血液粘滯。病理學特徵為顯著的增生和變性改變,並且有持久性、反覆性和區域性等特徵。皮膚損害部久之可繼發鱗癌,少數可為纖維肉瘤。

診斷

根據患者有放射性接觸史,損害發生於放射部位及與熱灼傷相似的臨床特點,容易診斷。病理檢查有助診斷。

輔助檢驗

急性放射性皮炎局部組織病理可見棘細胞水腫和空泡變性,無絲分裂的細胞分化及核固縮,基底液化壞死,真皮噬色素細胞中黑素增加,網突變平,真皮上部水腫,毛細血管擴張,真皮血管內膜水腫和增殖,皮脂腺變性。

慢性放射性皮炎的局部組織病理可見真皮較深處血管壁纖維性增厚,伴不同程度的血管性阻塞,角化過度和粒層增厚,棘層肥厚或表皮萎縮,基底細胞的核固縮伴黑素沉著,真皮上部表淺血管和淋巴管擴張,膠原纖維均質化,皮脂腺、毛囊、汗腺不同程度破壞。

治療

一般治療

一旦發病應及時停止放射線照射,並注意保護,避免外界刺激。

局部治療

⑴急性放射性皮炎1.2度紅斑水腫明顯時可用爐甘石洗劑或3%硼酸溶液濕敷。無水腫滲出的急性皮炎及慢性皮炎可選用溫和無刺激性霜劑、軟膏,如維生素E霜、10%魚肝油軟膏及其它護膚霜等,亦可選用皮質激素類霜劑或軟膏。

⑵對潰瘍性損害可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等,亦可用10%魚肝油軟膏或行氦氖雷射照射,對頑固性潰瘍可考慮手術切除並行植皮術。

⑶對癌前期或癌變早期損害可用5%5-氟尿嘧啶軟膏或行外科切除。

全身治療

主要是加強支持療法,給於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必要時給以輸液、能量合劑及胺基酸等,並補充維生素A、D、B、C、E等。其它可用丹參片及低分子右鏇糖酐以改善局部或全身微循環。

預後及預防

預防本病的發生應注意:

①放療時避免過大劑量。

②詳細觀察放療後的皮膚改變,如已發生皮炎,應停照,並定期隨訪觀察。

③從事放射線工作的人員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並加強防護措施。

④定期體檢,發現有病變傾向者應及時休息,對病情較重者應考慮調換工作。若發現從事X線工作的人員手部出現贅生物,應密切隨訪觀察,以防癌變。

保健貼士

日常護理中,患者外出應做好防護措施,如用帽子、傘等防照射;穿著柔軟的全棉內衣;淋浴時要用溫水和柔軟毛巾輕輕蘸洗,禁用肥皂擦洗或熱水浸浴,避免冷熱刺激如熱敷、用冰袋等。更不要用化妝品外塗及外貼膠布。放療期間要多飲水以排出毒素,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佳,如多食菠菜、韭菜、番茄等蔬果及大豆、核桃、花生等殼類食物。

病例

放療是惡性腫瘤治療常用的一種手段,在長期放射治療過程中,局部皮膚經長期放射線照射、刺激,即可出現局部皮的膚炎性反應,紅、腫、熱、疼、嚴重者可出現皮膚破潰、甚至達肌層,疼痛難忍,不能入眠,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作者治療及護理骨肉瘤放射性皮炎病例,療效顯著,給病人減輕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達到人性化關懷的目的。病歷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病例介紹: 患者、女,56歲,右下肢股骨軟組織肉瘤術後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出現大面積的放射性皮炎(該病人是過敏體質),即皮膚破潰,疼痛難忍,不能入眠,因此不能繼續治療,護理要求保持局部乾燥、多暴漏、防磨檫及保持完整性等。如圖一:

2物品準備 碘伏、氧氣、慶大黴素2支、無菌油紗多塊、無菌紗布、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1支、無菌換藥碗一套、繃帶、膠布、治療巾一塊。

3處理方法 給碘伏消毒、氧氣吹乾(濕化瓶內不加濕化液)、慶大黴素原液沖洗、碘伏油紗復蓋包紮,如滲出物較多隨時更換敷料,如滲出物不多可隔日一次或隔兩日一次。

4效果評價 通過此上方法,給碘伏消毒、氧氣吹乾、慶大黴素原液沖洗、碘伏油紗復蓋包紮,症狀明顯好轉,疼痛減輕能安靜入眠。

5護理措施 放射治療是腫瘤治療的最常見的方法之一。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射線不僅對腫瘤細胞有殺傷作用,而切對正常組織及全身也有同樣的殺傷作用,因此,對做放射治療的患者不僅要做好放療前、中、後的護理,同時也要做好對放射治療所產生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工作。

5.1放療前的護理 在放療前首先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如其出現緊張、恐懼嚴重時可給予心理指導,使其對放療有所了解,消除緊張、恐懼情緒;其次改善全身情況,注意營養調配,改善局部情況,避免局部感染。

5.2放療中的護理腫瘤病人放療中常出現疼痛、出血、感染、頭昏、食欲不振等症狀、應及時對症處理。注意調整治療方法及劑量,儘量保護不必照射的部位,同時給予鎮靜劑,維生素B類藥物。充分攝入水分,從而達到減輕全身反應及避免局部放射損傷的目的。在放療過程中,注意經常觀察血象變化,如白細胞低於3.0×109/L,血小板低於8.0×109/L,應及時查找原因,或暫停放療,給予綜合治療。如出現放射性皮炎應極時處理,效果不佳者根據情況必要時停止放療,按本文治療方法處理。

5.3放療後的護理 照射後的局部皮膚要保持清潔,避免物理和化學刺激。儘量減少治療局部的摩擦,患者內衣應柔軟、純棉布料、衣領及衣邊不要過硬,以免刺激局部皮膚引起潰瘍。照射後的皮膚,因受放射性損傷,抵抗力減低,易繼發感染,所以要根據不同放療部位加以保護。對照射過的原發腫瘤部位不可輕易進行活檢,如皮膚癌,局部如破潰可造成經久不愈的創面

6討論 放射性皮炎是惡性腫瘤在放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如出現此症狀可給病人造成極大的痛苦,因皮下神經末梢較多,對痛覺敏感度增加,可出現疼痛難忍,不能入眠,嚴重影響了病人的生活質量,使治療不能繼續進行,即可威脅病人的生命。通過此上治療方法效果顯著,作者認為治療效果顯著的合理原因有以下幾種:碘伏消毒:可起到消毒滅菌、保持局部不被細菌感染;慶大黴素創面噴灑:可預防感染、達到消炎、殺菌目的;氧氣吹創面:可增加局部潰瘍面接收大量高濃度氧氣,可保持局部足夠的氧氣,延緩潰瘍發生,處進潰瘍癒合;碘伏油紗:可保護創面濕潤,軟組織在濕潤生長,減少神經末梢乾燥引起的疼痛,達到消毒滅菌於外界隔絕的目的。如出現放射性皮炎通過此上方法治療效果顯著,可在短時間內治癒,減少病人的痛苦,也可繼續治療,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延緩生命,易於臨床推廣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