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衛生學

放射衛生學

《放射衛生學》是2004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德智,本書是供高等學校放射醫學專業及核醫學專業方向本科教學用的教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內容包括作用於人體的電離輻射源、醫療照射中對職業照射工作人員和對患者的防護、工業輻照裝置及其安全與防護、發電用壓水反應堆及其安全與防護、輻射監測、放射性廢物的安全管理、職業照射工作人員的健康管理、核武器和輻射布放器襲擊的防護。書中引入了近10年來國內外放射防護的新概念,系統地闡述了放射衛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豐富。深入淺出,重點突出,實用性強,有可讀性。

《放射衛生學(供五年制放射醫學專業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放射醫學方向>用)》亦可供放射衛生防護工作人員和醫療照射職業工作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作用於人體的電離輻射源

第一節 天然輻射源

一、宇宙輻射

二、陸地輻射

三、人類活動給公眾增加的天然輻射照射

第二節 人工輻射源

一、人工輻射源對公眾產生的照射劑量

二、人工輻射源對職業人員產生的照射劑量

第二章 放射防護的目的和應遵守的三項原則

第一節 放射防護的依據和目的

一、放射防護的生物學依據

二、放射防護的目的

第二節 放射防護應遵守的三項基本原則

一、實踐正當化

二、放射防護最最佳化

三、個人劑量限值

第三節 放射防護三原則的套用

一、最最佳化的過程、方法和計畫實施方案

二、放射防護三原則在醫療照射中的套用實例

第三章 放射防護標準

第一節 防護標準演變的歷史回顧

一、國際防護標準的歷史演變

二、我國放射防護標準的發展歷程

三、與放射防護相關的幾個重要國際機構

第二節 我國現行的放射防護標準

一、行為準則

二、劑量限值

三、輻射實踐的豁免準則及豁免水平

第四章 輻射源的外照射防護

第一節 密封源的種類及其泄漏檢驗

一、密封源的種類

二、密封源的泄漏檢驗

第二節 密封源在醫療照射中的套用

一、近距離治療用的密封源

二、遠距離治療用的密封源

第三節 醫療照射中套用的輻照裝置

一、醫用放射診斷裝置

二、醫用放射治療裝置

三、臨床放射職業人員的年受照射劑量分布

第四節 醫用照射源外照射的防護措施

一、工作場所的區域劃分

二、減少醫用照射源對人體外照射劑量的三項措施

三、禁止防護的原理

四、輻射源外照射劑量率的估算

五、禁止體厚度的估算

第五節 醫用放射源易發事故及其預防對策

一、易發事故及其發生率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三、事故預防對策

第六節 航天飛行時的輻射防護

一、宇宙輻射防護的特點

二、宇宙空間的主要輻射危險源

三、航天飛行的輻射安全

第五章 非密封源的內照射防護

第一節 操作非密封源場所的輻射危險

一、非密封源外照射

二、表面放射性物質污染

三、工作場所受到的空氣污染

第二節 放射性核素進人人體的途徑及其在體內的行為

一、放射性核素進人人體的途徑

二、放射性氣溶膠粒子在呼吸道內的沉積規律

第三節 操作非密封源時的綜合防護措施

一、熟識常用放素性核素的毒性

二、工作場所的分級

三、工作場所的區域劃分

四、工作場所建築設計應符合的防護要求

五、非密封源包容和工作場所的通風換氣

六、妥善收集和貯存放射性廢物

七、安全穩妥地貯運放射源

八、注意個人防護

九、非密封源易發事故及其防護對策

十、去除表面放射性污染物

第六章 核醫學診斷和治療中對患者的防護

第一節 患者防護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核醫學診斷檢查的正當化

二、核醫學診斷檢查的最最佳化

三、給予患者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控制

第二節 核醫學診斷中患者的受照劑量

一、醫療保健水平的等級劃分

二、核醫學診斷檢查頻次

三、核醫學診斷檢查患者的年齡和性別構成

四、各項常規核醫學檢查致患者的有效劑量

五、PET顯像致患者的有效劑量

六、兒童核醫學顯像時典型的有效劑量

第三節 核醫學診斷中對患者的防護

一、醫生和物理技術人員的職責

二、核藥物選擇及檢查程式監督

三、減少患者體內的輻射吸收劑量

四、對育齡婦女的防護

五、對孕婦的防護

六、對授乳期婦女的防護

七、對患者家屬或陪護人員的防護

八、對兒童的防護

九、杜絕給藥失誤

第四節 核醫學治療中對患者的防護

一、治療性核藥物的選用

二、核藥物治療用藥的活度

三、核醫學治療中的防護要求

四、核醫學治療中對患者的防護應考慮的幾個問題

五、核醫學治療中對患者家屬和同室患者的防護

六、治療給藥失誤的應急處理原則

七、正確認識治療性的遠期效應

第五節 核醫學診斷和治療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一、定義與目的

二、核醫學儀器的質量控制

三、放射性藥物的質量控制

四、檔案證明和記錄的保存

第七章 醫用X射線診斷中對患者的防護

第一節 對患者防護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x射線診斷檢查的正當化

二、X射線診斷檢查的最最佳化

三、約束患者的受照劑量

第二節 X射線診斷檢查頻次和患者的受照劑量

一、X射線診斷檢查頻次

二、X射線診斷檢查致患者的有效劑量

第三節 診斷檢查中對患者的防護

一、醫生的職責

二、保證X射線發生器的基本條件

三、減少患者受照劑量的基本措施

第四節 診斷檢查中的質量保證

一、驗收檢驗

二、醫用X射線診斷設備的質量控制指標和評價

三、醫用X射線診斷質量保證的防護意義

四、人員培訓和組織建設是質量保證的前提

第八章 放射治療中對患者的防護

第九章 工業輻照裝置及其安全與防護

第十章 核反應堆的安全與防護

第十一章 放射性廢物的安全管理

第十二章 輻射監測

第十三章 職業照射人的健康管理

第十四章 核武器和輻射發布放器襲擊的防護

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