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正穴

支正穴

支正穴Zhizheng(SI7)手太陽經之絡穴。取穴為在前臂背面尺側,當陽穀與小海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5寸。其主治為頭痛、目眩、熱病、癲狂、項強、肘臂酸痛。

基本信息

穴位釋義

支正穴支正穴

小腸經氣血在此大部分循小腸經本經運行。
支正。支,樹之分枝也。正,氣血運行的道路正也。支正名意指小腸經氣血大部分循小腸經本經流行。本穴物質本由養老穴提供,但因養老穴的陽氣大部分上走天部,小腸經本穴處的氣血物質處於空虛之狀,因此經穴外部的氣血匯入本穴並循小腸經而行,氣血運行的通道為小腸正經,故名支正。

穴位配伍

支正穴支正穴
配三焦俞治目眩頭痛;配神門治神志病;配曲池治肘臂手指痛不能握。
支正配神門,為原絡配穴法,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癲狂,精神病。
支正配肩髎,有舒筋通絡的作用,主治肩臂,手指疼痛,攣急。

解剖

支正穴支正穴
皮膚→皮下組織→前臂骨間膜―尺側腕屈肌―指深屈肌。 皮膚由前臂內側皮神經分布。皮下組織內除上述皮神經外, 還有貴要靜脈, 該靜脈以不同形式與肘正中靜脈相連, 最後歸流肱靜脈。針由皮膚、皮下筋膜在貴要靜脈的後方穿前臂深筋膜, 入尺側腕屈肌, 再深至指深屈肌。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側半由尺神經支配, 該肌橈側半由正中神經支配。

主治

①頭痛,目眩
②熱病,癲狂
③項強,肘臂酸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臨床套用

1.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精神病,眩暈,神經性頭痛;
2.其它:麥粒腫,十二指腸潰瘍等。

現代研究

舌尖疼痛 取雙側支正穴,進針後用捻轉提插瀉法,間隔10分鐘行針1次,留針30分鐘。

方例

⒈配神門,為原絡配穴法,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癲狂,精神病。
⒉配肩髎,有舒筋通絡的作用,主治肩臂,手指疼痛,攣急。

文獻

銅人》:治頭痛目眩。
大成》:主驚、恐、悲、愁、癲狂。
金鑒》:主治七情鬱結不舒,消渴飲水不止。

按摩功效

支正穴支正穴
支正穴在手臂的背面,從手掌根往上5寸、也就是6個手指的距離,這個位在肉和骨頭的中間,骨縫裡的痛點就是。按摩支正穴的時候,可以採取揉、按、掐的手法,力度要適中,當支正穴出現酸痛感的時候就可以了。每次按大約100下,半個月以後效果就會出來了,擺脫扁平疣“穴”到病除。
支正穴為什麼這么“神”呢?“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統的正,支正穴是小腸經通到心臟的穴位,心臟和小腸也是相表里的,而連通心臟和小腸的一個絡穴就是支正穴。絡穴是聯絡的意思,就是說心臟和小腸全靠它來聯絡。
人的身上長了一個瘊子,有了扁平疣,這都可以算作是人身體上的贅生物,這些贅生物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人身體上的贅生物在中醫裡邊講就叫痰結,就是濕氣結在一起結成這些東西了,叫痰濕所結。人體內有了氣鬱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氣,體內的痰濕凝結就會形成這些贅生物。
支正穴可以從心臟那裡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後衝擊小腸經,人體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濕就會消化不出去,如果小腸的功能增強了,痰濕能夠被及時地化解掉,就不會產生這些贅生物,也就是說支正穴化解掉了體內痰濕的贅生物。這下大家明白了,按摩支正穴為什麼可以治療扁平疣了吧!
既然扁平疣主要是體內濕濁過多、脾虛水濕運化不利所致,那么在按摩小腸經里的支正穴以後,再和按摩胃經里的豐隆穴、脾經的陰陵泉穴結合起來,可以算得上錦上添花了。對這幾條經絡堅持疏通按摩,不僅可以去除扁平疣,還有很好地防衰老的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