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第九中學

攀枝花市第九中學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中學創建於1978年,實行一校兩牌(攀枝花市民族中學),位於攀枝花市大河北路中段,是全市唯一一所民漢合校,集國小、國中、高中為一體的普通中學。學校占地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教育教學設施齊備、功能完善。是四川省綠色學校、四川省示範家長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中學(攀枝花市民族中學)創建於1978年9月,原名渡口市交通第四中學,1983年4月,移交市教育局直接管理,先後更名為渡口市第九中學、攀枝花市第九中學,2001年9月,四川省教育廳批准設立攀枝花市民族中學。學校位於有中國“聚寶盆”之譽的攀枝花市大河北路中段,毗鄰鑫島遊樂城。校園綠化率98%,是莘莘學子學習的理想選擇。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中學是攀枝花市唯一一所實行民漢合校辦學形式的市直屬中學,也是全市高中學校布局調整後重點發展的特色高中之一。2009年有5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730人,其中高中29個教學班,學生1360人。

教學環境

學校校園面積141181平方米,建築面積34724.2平方米,固定資產4000餘萬元。

2006年學校新建了面積8250平方米,有36個高中教室,設有多媒體網路教室,教師電子備課室,地理多功能教室,圖書閱覽室,會議室,學術報告廳,形體訓練室,現代技術教育網路教室,學生電視台等的教學行政綜合大樓;建成了標準草坪足球場和塑膠田徑運動場;修建了學生第二宿舍和第二食堂,可滿足2040名學生的食宿。學校同時具有實驗大樓、室內排球館、標準比賽游泳池、太陽能澡堂、10米跳水池等,建有4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和標準的籃球場。學生宿舍床位1300個,能滿足所有高中學生和各年級民族學生的住宿需要。校園環境優美,綠草如茵,林木蔥蘢,繁花似錦,有濃厚的育人氛圍。

辦學成果

自建校到2006年止,學校共培養小學生3934人,國中生4427人,高中生3748人,其中培養民族高中學生907人,民族國中學生334人,向各類大專院校輸送學生1023人,其中民族學生497人。2006年12月,在校學生人數達到2512人,高中在校學生1000餘人。在校學生比2001年增長近一倍,民族學生增長六倍。

從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有852人參加高考,631人升入各類大專院校,升學率達71.7%;民族學生549人參加高考,404人升入各類大專院校,升學率達73.6%;升學率高於省、市平均水平。體育具有傳統特色,總體水平位居攀枝花市前列,排球是學校的傳統項目。藝術教育成績喜人,學校“索瑪花藝術團”編創的舞蹈,多次參加省、市大型演出活動,多次獲得省、市一、二三等獎。

師資力量

教師隊伍愛崗敬業、年富力強、充滿活力。2006年,學校有專職教師144人,學歷達標率100%,具有中高級職稱教師77人,占專任教師的53.5%。高中教師中有57%的為市局及以上學科骨幹(或學科帶頭人)。

2009年,學校有專任教師152人,其中中高級教師79人,省、市、縣(局)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44人。

教學理念

學校堅持科學發展觀,繼續走“依法治校、民主管校、科研強校、特色興校”之路,堅持“以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中心,以民族教育和體育教育為特色,以教育科研為推動力”的辦學指導思想,進一步加大教育教學改革,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認真實施集體備課和學科骨幹教師指導的制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採取多種途徑最佳化教師隊伍,為教師發展和優秀教師的成長搭建平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探索以人為本的管理與科學管理在高層面上的融合,實現管理的最最佳化。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民漢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創設良好的環境,提供優質的教育。

辦學特色

學校形成了“民漢合校,小、初、高三元並舉,藝體特長”的辦學特色;構建了職能部門與學部負責制相結合的立體管理體系;孕育了知愛嚴訓、民漢和諧的德育特色,形成了“塑造信心、激發潛能、精心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學校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實踐“學案導學法”、“洋思教學法”,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一大批優秀、骨幹教師脫穎而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極大提升。

所獲榮譽

學校獲得“執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單位”、“四川省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綠色學校”、“四川省校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示範家長學校”、“市級文明單位”、“市級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市級衛生紅旗單位”、“市級無毒社區”、“市級校風示範學校”、“教育教學督導優秀學校”等榮譽或稱號。成為攀枝花市唯一一所“四川省預防毒品教育聯繫學校”。

發展目標

2006年,隨著攀枝花市高中辦學布局的調整,學校緊緊抓住此機遇,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求真務實,充分發揮學校管理、師資、辦學條件的優勢,在謀求民族高中發展的同時,積極迎接城區高中發展的需要,做大做強高中教育。學校提出提出了“重點發展高中,最佳化國小國中,突出民族教育與藝體特色”的發展思路,制定了“學校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了發展目標、措施。總體目標:把學校辦成管理一流,質量一流,師資一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在省內有一定影響的省級示範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