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壤集

著者

宋・邵雍

朝代

書目提要

宋 邵子撰。前有治平丙午自序,後有元?辛卯邢恕序。晁公武《讀書志》云:“雍邃於《易》數,歌詩蓋其餘事,亦頗切理。”案自班固作《詠史》詩,始兆論宗;東方朔作《誡子》詩,始涉理路。沿及北宋,鄙唐人之不知道,於是以論理為本,以修詞為末,而詩格於是乎大變。此集其尤著者也。朱國楨《涌幢小品》曰:“佛語衍為寒山詩,儒語衍為《擊壤集》,此聖人平易近人,覺世喚醒之妙用。”是亦一說。然北宋自嘉?以前,厭五季佻薄之弊,事事反樸還淳。其人品率以光明豁達為宗,其文章亦以平實坦易為主。故一時作者,往往衍長慶餘風。王禹?詩所謂“本與樂天為後進,敢期杜甫是前身”者是也。邵子之詩,其源亦出白居易。而晚年絕意世事,不復以文字為長。意所欲言,自抒胸臆,原脫然於詩法之外。毀之者務以聲律繩之,固所謂謬傷海鳥,橫斥山木;譽之者以為風雅正傳。莊?諸人,轉相摹仿,如所謂“送我一壺陶靖節,還他兩首邵堯夫”者,亦為刻畫無鹽,唐突西子,失邵子之所以為詩矣。況邵子之詩,不過不苦吟以求工,亦非以工為厲禁。如邵伯溫《聞見前錄》所載《安樂窩》詩曰:“半記不記夢覺後,似愁無愁情倦時。擁衾側臥未欲起,簾外落花撩亂飛。”此雖置之江西派中,有何不可?而明人乃惟以鄙俚相高,又烏知邵子哉!集為邵子所自編。而楊時《龜山語錄》所稱“須信畫前原有《易》,自從刪後更無《詩》”一聯,集中乃無之。知其隨手散佚,不復收拾。真為寄意於詩,而非刻意於詩者矣。又案邵子抱道自高,蓋亦顏子陋巷之志。而黃冠者流以其先天之學出於華山道士陳摶,又恬淡自怡,跡似黃、老,遂以是集編入《道藏太玄部》《賤字》、《禮字》二號中,殊為誕妄。今並附辨於此,使異教無得牽附焉。〖質量〗二校。

版本

《四庫全書》本

卷數

22

部分內容閱讀

十苟非自有異。事苟是安有二。○推誠吟
○寄吳傳正寺丞
去惡慮傷恩存惡憂害義。徒有仁者心殊無仁者意。○答人言卿相一歲俸寒儒一生費。人爵固不同天爵何嘗匱
斷續蟬聲外稀疏雁下前。年光空去也人事益蕭然。洗竹留新筍翻書得舊篇。誰知養心者肯與世爭權中秋光景好中州煙水奇。天重初寒候人便半醉時。
卻恐鄉人未甚知相知深後又何疑貧時與祿是可受老後得官難更為。
寬則民慢猛則民殘。寬猛相濟其民自安。○小道吟
伊嵩有客欲無言進退由來盡俟天。好靜未能忘水石樂閒非為學神仙。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自顧時。若有意時非語話都無情處是肝脾。
何異君臣初際會又同天地乍氤氳。醺酣情味難名狀醞釀工夫莫指陳。
○和李審言龍圖行次龍門見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