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

是由一層層厚度各異的礦物質成分所組成大自然主體。凡穿地四尺,為壤五尺,為堅三尺。——《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築土曰堅。厥土惟白壤。——《書·禹貢》霄壤;壤力(地力);壤未(地下);壤水(地下水;泉水);壤室(土室;土屋);壤陛(土做的台階);天壤之別。

基本信息

簡單註解

--------------------------------------------------------------------------------

rǎng
⑴ㄖㄤˇ
⑵鬆軟的土,可耕之地:土~。沃~。~土。
⑶地,與“天”相對:霄~。天~之別。
⑷地區,區域:~界。接~。窮鄉僻~。
壤

⑸古同“攘”,紛亂。
⑹古同“穰”,五穀豐收。
⑺鄭碼:BSER,U:58E4,GBK:C8C0
⑻筆畫數:20,部首:土,筆順編號:12141251251112213534
參考辭彙
--------------------------------------------------------------------------------
soil
霄2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土襄
漢字部件分解:土亠口口井一衣?
筆順編號:12141251251112213534
筆順讀寫:橫豎橫捺橫豎折橫豎折橫橫橫豎豎橫撇折撇捺3

詳細註解

-------------------------------------------------------------------------------

rǎng
[名]
⑴(形聲。從土,從襄(xiāng),襄亦聲。“襄”指“包裹”、“包容”。“土”與“襄”聯合起來表示“包裹了種子的泥土”。本義:已經播種了種子的田土。引申義:熟田)
⑵土壤[soil]
壤,柔土也。——《說文》
凡穿地四尺,為壤五尺,為堅三尺。——《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築土曰堅。
厥土惟白壤。——《書·禹貢》
深耕細鋤,厚加糞壤。——《論衡·率性》
⑶又如:壤墳(柔細肥沃,適於耕種的土地);壤芥(泥土和小草);沃壤
⑷泛指泥土[earth;soil;clay]
夫太山不辭壤石。——《說文·尊賢
⑸又如:霄壤;壤力(地力);壤未(地下);壤水(地下水;泉水);壤室(土室;土屋);壤陛(土做的台階);天壤之別
⑹也指一般的土地[land]
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李斯《諫逐客書》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列子·湯問》
⑺又如:壤地(泛稱土地或國土);壤策(土地政策)
⑻地區[area]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⑼又如:窮鄉僻壤
⑽邊界線,疆域[border]。如:接壤
⑾數詞。十秭為壤。又以萬萬秭為壤。亦泛指大數[largenumber]
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陔,萬萬陔曰秭,萬萬秭曰壤。——《孫子算經》
⑿通“穰”。豐收[bumperharvest]
畏壘大壤。——《莊子·庚桑楚》
⒀姓
⒁捋~袂。~臂。
壤皓腕於神滸兮——曹植《洛神賦》4

詞性變化

-------------------------------------------------------------------------------

rǎng
[動]

⑴ 毗連;連線 [join]

毗連;連線[join]
且夫韓、魏之所以重畏秦者,為與秦接境壤界也。——《史記

⑵ 鑿地出土 [dig]

鑿地出土[dig]
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內壤,闕然不見其壤,有食之者也。——《穀梁傳》
常用詞組
--------------------------------------------------------------------------------
壤壤
rǎngrǎng
[confused]同“攘攘”,紛亂的樣子
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
壤土
rǎngtǔ
⑴[loam]∶細砂和粘土含量不相上下的土壤,適於種植各種植物
⑵[land]∶田土;國土;泥土
漢譯英
--------------------------------------------------------------------------------

soil5

相關詞語

--------------------------------------------------------------------------------


English
--------------------------------------------------------------------------------

Rǎng
Loosesoftsoil,canthegroundofthe耕.
Ground,isoppositewith"day".
Region,district.
Inancienttimessimilartothe"攘"disorderlyandnumerous.
Inancienttimessimilartothe"穰",thegrainisabundant.

soil6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三】【土部】壤柔土也。從土襄聲。如兩切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柔土也。大雅。陶復陶穴。毛傳。陶其土而復之。陶其壤而穴之。九章筭術。今有穿地積一萬尺。問為堅壤各幾何。荅曰。
為堅七千五百尺。為壤一萬二千五百尺。穿地四。為壤五。為堅三。為墟四。劉徽注。壤謂息土。堅謂築土。周禮。辨十有二壤之名物,而知其種。以敎稼穡樹蓺。
注。壤亦土也。以萬物自生言則言土。土猶吐也。以人所耕而樹蓺言則言壤。壤,和緩之皃。某氏注尙書曰。無塊曰壤。周禮草人。墳壤用麋。勃壤用狐。鄭雲。墳
壤潤解。勃壤粉解。釋名曰。壤,瀼也。肥濡意也。按言物性之自然。壤異乎堅土。言人功,則凡土皆得而壤之。壤與柔弱雙聲。穀梁。日有食之。傳曰。吐者外
壤。食者內壤。闕然不見其壤。有食之者也。麋信雲。齊魯之閒謂鑿地出土,鼠作穴出土皆曰壤。按蟲鼠所出字亦作場,作塲。音失羊反。見方言。亦取柔意。今俗
語謂弱曰壤。漢書。壤子王梁,代。壤謂肥晠也。從土。?聲。如兩切。十部。

康熙字典

【醜集中】【土字部】壤·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7
〔古文〕《廣韻》如兩切《集韻》汝兩切,音穰。《說文》柔土也。無塊曰壤。又物自生則言土,人耕種則言壤。《書·禹貢》鹹則三壤。《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知其種,以敎稼穡樹藝。又壤奠,壤土所出奠贄也。《書·康王之誥》一二臣衞,敢執壤奠。又《揚子·方言》梁益之閒,所愛諱其肥盛曰壤。壤子猶愛子也。《鄒陽·上吳王書》壤子王梁。又富足也。與穰同。《列子·天瑞篇》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壤。又傷也。《穀梁傳·隱三年》日有食之,吐者外壤,食者內壤。又紛錯貌。《史記·貨殖傳》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又蓋壤,天地也。《韓愈詩》威風挾惠氣,蓋壤兩劘拂。又煩壤,糞埽之餘積也。《莊子·達生篇》煩壤之內,雷霆居之。又蟻壤,泉穴也。《戰國策》齊桓公伐孤竹,山中無水。隰朋曰:去蟻壤寸有水。掘之,果得水。又擊壤,古戲也。《史記·五帝紀》帝游康衢,老人擊壤而歌於路。 
 又地名。《春秋·宣七年》公會晉侯、宋公、衞侯、鄭伯、曹伯於黑壤。《注》晉地。《左傳·隱十一年》公之為公子也,與鄭人戰於狐壤。《注》鄭地。《史
記·秦本紀》甘茂伐韓宜陽,五月不拔,樗里子譖之,王欲罷兵。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悉起兵拔之。一曰息壤,坌土也。《路史》息生之土,長而不窮。
柳宗元有永州龍興寺息壤記。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壤駟赤,字子徒,秦人。又《集韻》如陽切,音勷。肥土也。《急就章》墼絫廥廐庫東廂,屛廁溷渾糞土壤。

補充

做為名詞,關於土壤的分類:
⑴凍土
分類:冰沼土和凍漠土
地理分布:高緯地帶和高山垂直帶的上部
冰沼土分布在北極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帶
凍漠土主要分布在中國的青藏高原和其他高山地區
成土條件:苔原氣候或高原氣候(低溫、低蒸發、水分飽和、永凍層)
以苔蘚、地衣為主的苔原植被或多年生、中旱生的草本植物、墊狀植物和地衣
冰川地形
母質差異較大
成土過程:凍融交替顯著,以物理風化為主,生物、化學風化微弱
元素遷移不明顯,存在粗骨性
永凍層深度影響土壤剖面層次分化
極地冰沼區水分飽和,表層有泥炭化和半泥炭化的有機質積累,並有潛育層形成
高山凍漠土分布區,降水少,淋溶弱,剖面中有石膏、易溶性鹽和碳酸鈣的累積,土體呈鹼性,表土結皮和龜裂
主要性狀:具有永凍土壤溫度狀況
地表具有多邊形土或石環狀、條紋狀等凍融形態特徵
土體淺薄(<50厘米),剖面構型簡單
有機質含量低,陽離子代換量低,粘粒含量少,營養元素貧乏
⑵灰化土
分類:灰化土、生草灰化土、潛育灰化土、棕色灰化土
地理分布: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緯向綿延展布
世界各地的高山
中國大興安嶺北端和青藏高原某些高山亞高山垂直帶(極少)
成土條件:
?氣候:寒溫帶濕潤氣候區,冬長而寒冷,氣溫季節變化大,降雨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少,但低溫冬凍,水分蒸發弱;永凍層存在,地表水分充足,有利於淋溶和潛育作用的進行
?植被:針葉林為主
?地形、母質:山地和丘陵平原
?更新世冰川沉積物(主)、砂岩、泥岩、粘土、石灰岩風化物
成土過程:灰化層形成過程
?澱積層形成過程
?主要性狀:具有灰化澱積層
?土體剖面分異明顯,土體構型為O-Ah-E-Bsh-C
?表層有機質含量高,腐殖質中以富里酸為主,土壤呈酸性
?陽離子交換量低,鹽基飽和度低
?整個剖面中各種氧化物均有明顯的流失,除了鈣、鎂、矽等大量淋失外,鐵、鋁有明顯的淋溶澱積
?粘粒含量從表層向下明顯增高,澱積層粘粒含量可為灰化層的兩倍左右,質地有明顯的突變性
⑶淋溶土
分類:暗棕壤、棕壤、黃棕壤和白漿土
地理分布:廣泛分于于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地區,在亞洲的中東部、北美洲的中東部、歐洲的中西部及南部的局部地區、南美洲的南部、非洲的南北端都有分布。
中國主要分布於南起大巴山和長江、北跨山東半島、東北的廣大地區
成土條件:
?氣候:溫帶、暖溫帶、以至北亞熱帶的濕潤季風氣候區
白漿土、暗棕壤分布區,冬季寒冷乾燥,土壤凍層深,表層凍結時間150天左右,年降水分配極不均勻,暖季(5—10月)降水較多,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
棕壤分布區,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季節凍層較淺。
黃棕壤分布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乾旱,降水量多集中於夏、秋兩季,氣候上已屬於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區。
?植被
暗棕壤:針闊混交林;
棕壤:落葉闊葉林;
黃棕壤: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
白漿土:喜濕草本(草甸和草甸沼澤)和木本
?地形、母質
淋溶土分布區的地形多為低山丘陵、低平原河谷階地、山間盆地和盆地、山前台地及部分熔岩台地;
成土母質為沉積物、坡積物、第四紀沉積物
主要性狀:具有粘化層
土體剖面構型為O-Ah-Bt-C
中-高度鹽基飽和度,交換性鹽基總量較高
有機質含量高,腐殖質組成差異大,呈微酸性至酸性反應,
粘粒含量高,以未徹底風化的矽酸鹽粘土礦物為主,質地粘重。多呈棱塊狀結構,有棕色膠膜。
剖面中澱積層粘粒含量高,粘土礦物以水雲母和蛭石為主
⑷富鋁土
分類:磚紅壤、磚紅壤性紅壤、紅壤和黃壤
地理分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亞洲東南部、非洲中部、北美洲東南部和南美洲北部,都有大面積的分布。
中國長江以南至南海諸島、台灣-橫斷山脈的廣大地區
成土條件:
?氣候熱帶、亞熱帶氣候,高溫多雨。
?植被
磚紅壤:熱帶雨林、季雨林
磚紅壤性紅壤:南亞熱帶季雨林
紅壤:常綠闊葉林
黃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熱帶山地濕生常綠林
?地形、母質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成土母質為各種酸性和基性岩,並以富鋁風化殼為主。
主要性狀:診斷層和診斷特性
中度以上的富鋁化特徵(鐵鋁層)
診斷特性
中度以上的富鋁化作用表現在於:
礦物分解、鹽基和二氧化矽淋失作用十分強烈,粘土礦物以高嶺石類粘土礦
物和鐵鋁氧化物為主;
礦物風化析出的氧化鐵在土壤中產生明顯富集;
鋁離子除進入交換性複合體,招致高度鋁飽和外,還以三水鋁石形式存在。
鐵鋁層中氧化鐵富積,鐵的游離度增大
粘粒的陽離子交換量低與矽鐵鋁率低
對用以診斷富鋁土綱的鐵鋁層不僅以其粘粒部分陽離子交換量和矽鋁分子率作為指標,而且還需就其與脫鉀作用聯繫的K2O含量作出限定。具體指標是:部分亞層細土三酸消化分解物組成中K2O<35克每千克。
形態特徵
如果沒有受到侵蝕,土層深厚,土體分異不明顯,但可劃分出Ah-Bs-C各層
各層性狀
腐殖質層一般厚10—20厘米,濁橙色至濁黃棕色。粒狀或小塊狀結構,疏鬆而多根系,常夾有殘落物和碎屑片。
鐵鋁層這是富鋁土的重要診斷層,呈暗紅色至黃棕色,緊實粘重,孔隙較少,粘土礦物中以1:1型(高嶺石類)或鐵鋁氧化物占優勢。多呈塊狀或棱塊狀結構,在孔壁或結構面上常出現澱積的粘粒膠膜或鐵結核。
母質層常見有玄武岩、玢岩發育的鐵質富鋁風化殼,石灰岩、白雲岩發育的鋁質富鋁風化殼,淺海沉積物發育的石英質富鋁風化殼,第四紀紅色粘土發育的矽鐵質鐵鋁風化殼
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顆粒較細,排列較緊,粘粒活度低,膨脹較小,因為有較多無定形鐵鋁氧化物的膠結作用,因此形成的團聚體,尤其是微團聚體的水穩定性很強。
土體的孔隙度比較高,透水性較好,能容忍較大的降水強度。
粘結力小
化學性質
富鋁土全剖面呈酸性反應,pH值一般為4.5—6.0,其酸度主要是由於鋁離子所引起的
含較多游離氧化鐵(正電荷載體),對富鋁土的表面性質有較大的影響
磷含量較低,氮和鉀含量變動大
⑸鈣積土
分類:黑鈣土、栗鈣土、灰鈣土、棕鈣土和黑壚土
地理分布:溫帶、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向乾旱氣候過渡區
歐亞大陸的溫帶和暖溫帶內陸地區,從黑海以西向東延伸越過巴爾喀什湖,略呈東北-西南向的帶狀分布
北美落基山以東的美國東部大平原,
南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中國主要分布於東北西部、內蒙古、甘肅、新疆、寧夏等地
?成土條件:氣候年降水量不足,降水年變幅大,季節性乾旱明顯,乾燥度由半濕潤區向內陸乾旱區增大。
?植被
黑鈣土:草甸草原、草原、
栗鈣土:乾草原、
棕鈣土、灰鈣土:草原——荒漠
黑壚土:草原、農作物
?地形和母質
地形以平原、高原、台地和階地為主
成土母質以黃土狀沉積物為主
主要性狀:具有暗色表層
剖面具有鈣積層或強石灰特徵,有時有鹽化層、鹼化層、石膏層
土體剖面構型為Ah-Bk-C
具有石灰反應,易溶性鹽類少,鹽基飽和度高
粘土礦物以蒙脫石和水雲母為主
⑹弱淋溶土
分類:灰色森林土、褐土、灰褐土和燥紅土
地理分布:分布範圍較廣,五大陸的半濕潤半乾旱地區
中國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北,由東北向西南延伸
?成土條件:氣候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均有分布,氣候類型差異大
?植被
灰色森林土:溫帶森林草原或森林向草原過渡帶
褐土:常綠硬葉林、灌叢和森林草原(中國為中生夏綠闊葉林與灌叢)
燥紅土:熱帶稀樹草原或熱帶稀樹灌叢草原
?地形、母質
在中國多分布在山地、山丘或丘陵地帶中。燥紅土所在地形為山坡地、河谷地或海岸階地。
母質差異較大
主要性狀:具有半乾潤土壤水分狀況
土體剖面構型不明顯
表層有機質含量高,陽離子交換量和鹽基飽和度高
不同土壤類型酸鹼性不一
⑺荒漠土荒漠土分類:灰漠土、灰棕漠土和棕漠土
地理分布: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荒漠地區
世界荒漠土分布在撒哈拉、大洋州、中亞、阿拉伯、南美以及美國西部等荒漠地區
中國荒漠土分布在甘肅、新疆、青海、寧夏以及內蒙古等省區
成土條件:氣候
乾旱的大陸性氣候:
降水稀少,降水變率大;
日照強烈,蒸發量大於降水量;
風大而強烈,多大風和塵暴天氣
灰漠土:溫帶荒漠邊緣地區
灰棕漠土:溫帶荒漠地區
棕漠土:暖溫帶荒漠地區
參考資料:土壤地理學

拼音是rang的漢字

拼音是rang的漢字共有21個,如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