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無鹽

刻畫無鹽

刻畫無鹽是一個成語,注音是kè huà wú yán,精細地描摹醜女無鹽。比喻以醜比美,引喻比擬得不恰當。出自《晉書·周凱傳》。

基本信息

發音

kèhuàwúyán

基本解釋

刻畫無鹽刻畫無鹽
《晉書·周顗傳》:“庾亮嘗謂顗曰:‘諸人鹹以君方樂廣。’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亦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無鹽,齊國醜婦;西施,越國美女。謂以醜比美,比擬不倫不類。宋陳亮《桂枝香》詞:“做數珠見,刻畫毋(無)鹽唐突。”清惲敬《與李汀州書》:“敬前書可謂刻畫無鹽,唐突西子矣。”
翻譯:出處東晉初年,很有名望的尚書僕射周顗為人特別謙虛。人們總喜歡把他與當時同樣有名望的尚書令樂廣相提並論,說他們兩人都是才學過人、德高望重。周顗謙虛地說:“把我與他相比,是褻瀆了他,那是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了。”

示例

仿數珠兒,~唐突。(宋·陳亮《桂香枝》詞)

相關詞語

刻畫無鹽,唐突西子,刻畫:精細的描繪;無鹽:傳說中的古代醜女;西子:即西施,美女。比喻為了突出醜的而貶低了美的。
刻畫,雕刻和繪畫
塔之基層四方各有一門,門楣原有刻畫。——郭沫若《游西安》
精細地描摹,塑造
刻畫入微
刻畫英雄人物形象
刻畫無鹽,《晉書·周顗傳》:“庾亮嘗謂顗曰:‘諸人鹹以君方樂廣。’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亦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無鹽,齊國醜婦;西施,越國美女。謂以醜比美,比擬不倫不類。宋陳亮《桂枝香》詞:“做數珠見,刻畫毋(無)鹽唐突。”清惲敬《與李汀州書》:“敬前書可謂刻畫無鹽,唐突西子矣。”
刻畫入微,微:細小。精心細緻地描摹,連極小之處也不大意。形容認真細緻,一絲不苟。
無鹽,1.缺鹽。《管子·地數》:“惡食無鹽則腫,守圉之本,其用鹽獨重。”宋蘇軾《山村五絕》之三:“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
2.亦稱“無鹽女”。即戰國時齊宣王后鍾離春。因是無鹽人,故名。為人有德而貌醜。後常用為醜女的代稱。漢劉向《列女傳·齊鍾離春》:“鍾離春者,齊無鹽邑之女,宣王之正後也。其為人極醜無雙,臼頭深目,長指大節,卬鼻結喉,肥項少髮。”漢劉向《新序·雜事二》:“鍾離春者,齊婦人也,極醜無雙,號曰無鹽女。”晉葛洪《抱朴子·論仙》:“不可以無鹽宿瘤之醜,而謂在昔無南威西施之美。”唐李白《于闐採花》詩:“丹青能令醜者妍,無鹽翻在深宮裡。”郭沫若《王昭君》第一幕:“只因王待詔沒有賄賂給我父親,所以他便故意把她畫成了無鹽一樣。”
3.亦稱“無鹽女”。指貌醜而有賢德的婦女。元楊暹《西遊記》第十八出:“把西子比無鹽,那裡有佳人將四德兼?”
4.古地名。戰國時為齊邑,漢置縣,治所在今山東東平。北齊時廢。《史記·項羽本紀》:“﹝宋義﹞乃遣其子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後漢書·郡國志三》:“東平國……無鹽,本宿國,任姓,有章城。”
5.複姓。《史記·貨殖列傳》有無鹽氏。
刻薄寡思的意思和發音,寡:少。待人說話冷酷無情,不厚道。
刻肌的意思,古代指墨、劓、臏、刖之刑。《後漢書·梁統傳》:“五帝有流、殛、放、殺之誅,三王有大辟、刻肌之法。”李賢註:“刻肌謂墨、劓、臏、刖。”
刻骨仇恨是什麼意思,永記心頭的深仇大恨。
刻不容松是什麼意思,片刻也不能鬆懈。清林則徐《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折》:“惟現在夷躉既經移動,自須到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