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灰年畫

撲灰年畫

撲灰年畫是在寫意國畫的基礎上成長起來,後來經高密北鄉公婆廟村王姓人家發展創新,在文人畫和廟宇壁畫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撲灰起稿,繼以手繪,半印半畫的年畫。所謂撲灰,即用柳枝燒灰,描線作底版,一次複印多張。

概述

撲灰年畫撲灰年畫
撲灰年畫是中國民間年畫中的一個古老畫種,始見於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盛行於清代。從現有的資料看,中國只有高密一地存在這種年畫,主要產地在高密北鄉姜莊、夏莊一帶三十多個村莊。

詳解

撲灰年畫是在寫意國畫的基礎上成長起來,後來經高密北鄉公婆廟村王姓人家發展創新,在文人畫和廟宇壁畫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撲灰起稿,繼以手繪,半印半畫的年畫。所謂撲灰,即用柳枝燒灰,描線作底版,一次複印多張。藝人繼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臉、手,敷彩,描金,勾線,最後在重點部位塗上明油即成。撲灰年畫技法獨特,以色代墨,線條豪放流暢,寫意味濃,格調明快。撲灰年畫多以仕女、胖娃、戲曲人物、神話故事、山水花卉為題材,深受民眾喜愛。
山東濰坊高密撲灰年畫是世界上獨特的畫種,被譽為“中國一絕”。
撲灰年畫起源於明代成化年間,是一種撲灰起稿手繪年畫,產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北鄉姜莊夏莊一帶30多個村莊。創始人是北鄉公婆廟村一個姓王的民間藝人,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到乾隆末年地方上作撲灰年畫的人漸多,在李家莊、趙家圈、杜家官莊開辦作坊成立畫店。到清末鼎盛時期,作畫能手蜂起,發展成兩個主要的流派:“老抹畫”和“紅貨”。它的製作式打好腹稿以後,藝人用柳木炭條起線稿,再用畫紙線上稿上撲抹複印,一稿可撲數張,因有這一招,便又“撲灰”之名。撲灰起稿之後,再加手繪,經“大涮狂塗”、“細心巧畫”,“描子勾拉”、“粉臉”、“涮手”、“賦彩”、“開眉眼”、“勾線”、“涮花”、“磕鹽菜花”、“描金”、“塗明油”一整套工序,才能畫出一張漂亮的畫來。
“老抹畫”繼承傳統畫法,仍以畫墨屏為主,畫風典雅,雖受新畫派衝擊,決心不改初衷,自編歌謠表態明志:“墨屏墨屏,案頭清供。婆娘不喜,老頭奉承。貨賣識主,各有前程。”撲灰“紅貨”,大膽借鑑天津楊柳青年畫和濰縣年畫對色彩的運用,向大紅大綠靠攏,使作品顯出艷麗紅火,對比強烈的特色,一時為多數人所喜愛,藝人也自編歌謠,宣揚成績:“紅綠大筆抹,市上好銷貨,莊戶牆上掛,吉祥又紅火。”
早期的撲灰年畫以水墨為主,從清代道光年間逐步發展為以色代墨,並趨向艷麗。由於大筆縱橫,自由揮灑,有抹的味道,藝人們稱其為“抹畫子”。內容大都表現喜慶,很適於民戶節日張貼。“姑嫂閒話”、“踢毽子”、“萬事如意”“富貴平安”、“八仙慶壽”、“牛朗織女”、“福壽雙全”、“雙童獻壽”、“家堂”等都是撲灰年 畫的代表作品。清代中期,作品就銷往煙臺臨沂徐州內蒙古、東北等地。現在因其有獨特的技法,粗獷的風格,已引起了專家學者的高重視,成了研究收藏的珍品。中國美術館首都博物館、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均有收藏。《中國美術大全》中介紹了十多幅代表作品,中央美術學院、天津藝術學院等院校的師生作為臨摹教材。1998年國家外事局、西安電影制廠選取高中主灰年畫等五種畫種製做的《中國年畫》紀錄影片,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大使館展播。
撲灰年畫藝術風格獨樹一幟,以色代墨,著色濃重,色彩艷麗,形象追求動感,結條豪放流暢,人物面部造型多胖耳大腮,但在豐滿圓潤中不失雋秀感。撲灰年畫揮豪放、推拙粗獷、古樸 、典雅,兼工重寫是它的精髓。題材有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戲曲人物、仕女娃娃等,把年畫與年 俗活動緊密結合,深受民間歡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