撣邦高原

撣邦高原

海拔1500~2000米,最高點琳峰(在臘戌東南)海拔2,675米。由古生代、中生代石灰岩構成。高原核心是大型古老的花崗岩侵入體,其周圍的接觸帶上多變質岩發育。

簡介

撣邦高原 東南亞中南半島北部高原,也是中南半島最大高原(其北端一部分已不屬中南半島範圍)。位於緬甸東部,幾乎包括撣邦和克耶邦全境,一部分在曼德勒等省。東與中、老、等國的山地相接。面積17萬平方公里。居民多撣人。地勢起伏,地面侵蝕劇烈,脊嶺和溝谷交錯。岩溶地形分布廣泛。

備註

海拔1500~2000米,最高點琳峰(在臘戌東南)海拔2,675米。由古生代中生代石灰岩構成。高原核心是大型古老的花崗岩侵入體,其周圍的接觸帶上多變質岩發育。高原面上喀斯特地貌發育,多褶皺山脈和深大斷裂。源自北部山地,縱穿高原的河流,將高原割為數段,如伊洛瓦底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東緬高原,薩爾溫江與湄公河之間的清邁高原,及湄公河與紅河之間的寮國高原等。富水力資源。最大湖泊因萊湖。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涼、熱、雨三季,雨量充沛。水力和森林資源豐富,盛產珍貴的柚木。金屬礦藏有鉛、鋅、銀 、銻 、銅 、錫 、鎢等。緬甸境內還出產寶石。北部的包德溫礦區是全國最大的鉛、銀、鋅產區,並產寶石。西半部開發較早,城鎮較多。東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